成语拼音: | wèi ér ài zhī |
---|---|
成语解释: | 畏:惧怕。指又怕又爱。 |
成语出处: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
百度百科: | 畏而爱之 (wèi ér ài zhī) 解释:畏:惧怕。指又怕又爱。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示例:威惠兼举,宽猛相资,故能~,不严斯治。 ★《隋书·樊子盖传》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成语造句: | 威惠兼举,宽猛相资,故能畏而爱之,不严斯治。 ★《隋书·樊子盖传》 |
民不畏威
畏天悯人
不畏强御
民不畏死
畏影而走
畏缩不前
无所畏忌
令人生畏
畏罪潜逃
贪生畏死
初生之犊不畏虎
畏葸不前
畏天恤民
畏口慎事
人言可畏
望而生畏
膝行而进
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华而失实
谈笑而道
席地而坐
不得已而求其次
相机而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挺身而斗
趔趄而行
量腹而食
同盘而食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毋翼而飞
仰天而笑
唾手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