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sān shí ér lì |
---|---|
成语解释: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成语出处: |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百度百科: | 三十而立,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说“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分句;指三十岁 |
成语造句: | 老舍《正红旗下》:“他从庆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诞辰起,就想自己去开个小肉铺。” |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
英语翻译: | be able to establish oneself at thirty; thirty years of age when a man should stand on his own feet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而立之年 |
再衰三涸
昼日三接
三拳不敌四手
三臡八菹
勇冠三军
一板三眼
三十三天
攒三聚五
再三再四
再衰三竭
三头对案
五申三令
三夫成市虎
三好两歉
三分鼎立
无事不登三寳殿
声价十倍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以一当十
十室容贤
一暴十寒
十亲九故
十年九不遇
三十六策
十万火急
十日并出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十行俱下
问十答十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十之八九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