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dé bù cháng shī |
---|---|
成语解释: |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
成语例子: | 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
百度百科: |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
成语繁体: | 得不償失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得,不能读作“děi”;偿,不能读作“shǎnɡ”。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
英语翻译: | the gains do not make up for the losses (idiom)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因小失大、贪小失大 |
反义词: | 乞浆得酒、得失相当 |
买王得羊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一蹴而得
杳不可得
独得之见
成败得失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近水楼台先得月
无得无丧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得意不宜再往
哭笑不得
得马折足
动辄得咎
得寸进尺
不得其死
不识一丁
不知所出
久而不匮
衣不遮身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谣诼不断
措手不及
眼不转睛
盛水不漏
东方不亮西方亮
坚信不疑
泥蟠不滓
亲近不疑
绝口不道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真金不怕火来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