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chì shēn luǒ tǐ |
---|---|
成语解释: |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裸,不能读作“luó”。 |
成语易错: | 裸,不能写作“倮”。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
成语造句: | 那个痴呆人赤身裸体地在街上走,被几位好心人送进了医院。 |
英语翻译: | As naked as when one was born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一丝不挂 |
反义词: | 衣冠楚楚 |
科头赤足
倦尾赤色
赤绳系足
忠心赤胆
眼腰黄赤
面红耳赤
丹赤漆黑
赤口烧城
赤手光拳
赤虎仪同
赤壁鏖兵
赤县神州
丹心赤忱
赤口毒舌
赤身露体
赤口白舌
戕身伐命
无官一身轻
长身鹤立
被发文身
洁身守道
身镜体牖
身价百倍
以身报国
碌碌终身
守身若玉
立身行己
身无长处
正身清心
杀身成仁
独善吾身
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