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mǎ shǒu shì zhān |
---|---|
成语解释: |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
成语出处: |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成语例子: | 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
百度百科: | 首:头;瞻:往前或向上看。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瞻,不能读作“zhàn”。 |
成语易错: | 瞻,不能写作“詹”。 |
成语用法: | 作状语、谓语;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
成语造句: | 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
成语辨析: | 马首是瞻与“唯命是从”有别:马首是瞻含有褒义;而“唯命是从”多为贬义。 |
成语典故: | 出处:《左传 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释义:“瞻”是看的意思。这则成语的本意是,作战是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
英语翻译: | take the head of the general's horse as guide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亦步亦趋、唯命是从 |
反义词: |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溜须拍马
马龙车水
马如流水
玉堂金马
犬马之疾
柳营试马
求马唐肆
驽马恋栈
马首欲东
骑马找马
单枪匹马
襟裾马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走马之任
马不解鞍
声色狗马
神龙见首不见尾
三首六臂
卬首信眉
首善之区
翘首以待
褎然居首
俯首贴耳
摇首顿足
首鼠两端
仰首伸眉
伏首贴耳
首丘之情
碎首縻躯
首尾相继
文章魁首
庞眉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