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
成语解释: |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成语例子: | 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
百度百科: |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有时跟“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管中窥豹指的是只看见事物的一小部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而可见一斑指的是看一小部分可以推测出全貌。从哲学上矛盾观来讲,可见一斑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由事物一个部分的某些特点可以推至整体的某些特点;而管中窥豹,所见不全面则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部分的某些特点不能推至整体。【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有时也指从微小的方面推知全篇。与“见微知著”近似。 |
成语繁体: | 管中窺豹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豹,不能读作“bāo”; |
成语易错: | 豹,不能写作“貂”;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
成语典故: |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 “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
英语翻译: | lit. to see a leopard through a narrow tube (idiom); fig. to miss the big picture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以管窥天、窥豹一斑 |
反义词: |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
断管残沈
不管不顾
寻常管弦
弱管轻丝
管鲍之好
吃粮不管事
束教管闻
凤管鸾箫
凤箫龙管
豪管哀弦
凤管鸾笙
持管窥天
管鲍分金
急管繁弦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弄管调弦
神仙中人
矫枉过中
日中必移
舟中之指可掬
画中有诗
中河失舟
中情烈烈
鱼游釜中
焦心热中
海中捞月
暗中作梗
猿母中箭
壶中天地
如日中天
胸中之颖
中正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