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dīng gōng záo jǐng |
---|---|
成语解释: |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成语出处: |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
百度百科: | 春秋时宋国丁某在自家凿一井,需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得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比喻语言传来传去而失真 |
成语造句: | 丁公凿井的成语典故也就是穿井得人的典故 |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宋国人丁某在自家院子里开凿一口水井,由于他本人参与凿井加上采用新的方法,从而节省一个劳动力,他事后对别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传来传去,都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穿井得人 |
克丁克卯
丁丁列列
一丁点儿
可丁可卯
盛肥丁瘦
梦撒撩丁
丁是丁,卯是卯
逢吉丁辰
目不识丁
拔丁抽楔
平地起孤丁
零丁孤苦
不识一丁
丁丁光光
孤苦零丁
眼不识丁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夙夜在公
公报私雠
公生明,偏生暗
奉公如法
大动公惯
公冶非罪
货赂公行
天下为公
阳公麾日
廉明公正
公私猬集
背公向私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公事公办
以公灭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