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tān dé wú yàn |
---|---|
成语解释: |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
成语例子: |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梁斌《红旗谱》八 |
百度百科: | 贪得无厌,汉语词语,原意:贪婪得到从不厌烦。今意: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成语繁体: | 貪得無厭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补充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得,不能读作“děi”。 |
成语易错: | 贪,不能写作“贫”。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婪 |
成语造句: |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
成语辨析: | 贪得无厌和“得寸进尺”都有不满足的意思。贪得无厌形容人极其贪婪;不知满足;多指人的性格;“得寸进尺”指逐步地掘取;多指人贪婪的行为。 |
成语典故: |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
英语翻译: | be insatiably avaricious; have insatiable greed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
反义词: | 一尘不染、知足常乐 |
贪贿无艺
爱势贪财
玩时贪日
贪生舍义
狼贪虎视
贪财无厌
嫉贪如仇
贪财无义
贪财好利
贪名图利
贪冒荣宠
使贪使愚
好酒贪杯
贪夫徇利
狼贪鼠窃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马上得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近水楼台先得月
穿井得人
不得开交
优劣得所
得胜葫芦
得江山助
垂手可得
毫无所得
除狼得虎
得缩头时且缩头
上不得台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得人为枭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