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bái miàn shū shēng |
---|---|
成语解释: |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
成语出处: | 《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
成语例子: | 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
百度百科: | 白面书生,意为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语出《晋书》。一种说法是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另一种是指相貌较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 |
成语繁体: | 白靣書生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生,不能读作“sēnɡ”。 |
成语易错: | 生,不能写作“声”。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阅历少或泛指书生 |
成语造句: | 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
成语典故: |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 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沈庆之不停地劝皇帝,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 皇帝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 皇帝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皇帝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后当然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
英语翻译: | lit. pale-faced scholar (idiom); young and inexperienced person without practical experience; still wet behind the ears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文弱书生 |
反义词: | 彪形大汉 |
白费蜡
恶叉白赖
云中白鹤
白眉赤眼
清浑皁白
白沙在涅
乌头白,马生角
白发苍颜
白骨再肉
忠贯白日
白眼相看
白衣送酒
白衣卿相
白首同归
一唱雄鸡天下白
朱朱白白
唾面自干
背前面后
革面洗心
面从背违
不看金面看佛面
两头三面
面折人过
腹里地面
人生面不熟
春风满面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掩面而泣
刀切豆腐两面光
靦面相迎
面面圆到
乱首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