胮肛
拼音:pāng gāng
臃肿,肥大。
厚实
拼音:hòu shi
(一)、厚:这布挺厚实。炕上厚厚实实地铺着一层稻草。
(二)、宽厚结实:厚实的肩膀。
(三)、(学问等)深厚扎实:功底厚实。学术基础厚实。
(四)、丰富;富裕:家底厚实。
对作
拼音:duì zuò
世俗之疑,辩照是非之理,使后进见是非之分”,并希望这些主张能得到君王的采纳,以便对政治和教化有益。
轻霄
拼音:qīng xiāo
指天空。 晋 左思 《蜀都赋》:“擢脩干,竦长条,扇飞云,拂轻霄。”
逻络
拼音:luó luò
比喻巡防严密犹如罗网。
腾灼
拼音:téng zhuó
形容火势猛烈。
畏匿
拼音:wèi nì
畏怯回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舍人相与諫曰:‘今君与 廉颇 同列, 廉君 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余符
拼音:yú fú
指兵符、传符等重要符节以外的用于禁苑、交巡等的凭证。《唐律·贼盗·盗宫殿门符》:“餘符,徒一年。” 长孙无忌 疏议:“餘符,谓禁苑及交廵等符。”
听阈
拼音:tīng yù
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灼烁
拼音:zhuó shuò
(东西)有光彩的样子。
冬训
拼音:dōng xùn
在冬季进行的训练
胚芽
拼音:pēi yá
(一)、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二)、比喻刚萌生的事物:矛盾的胚芽。
可气
拼音:kě qì
令人生气真可气值得生气,应该生气
登陟
拼音:dēng zhì
(1).登上。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絶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 刘敬宣 每登陟焉。” 唐 贾岛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诗:“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清 管同 《馀霞阁记》:“ 盋山 与 四松 ,各擅一美,不可兼并。自 餘霞之阁 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2).升天。指死。 章炳麟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哀辞》:“亦有 马君 ,就涂未极,詗吏旁布,断头登陟。”
拟古
拼音:nǐ gǔ
模仿古代的风格、艺术形式:拟古之作。
离离
拼音:lí lí
(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 传:“离离,垂也。” 郑玄 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 孔颖达 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离离,实垂之貌。” 前蜀 贯休 《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离离。”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 蜀 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2).浓密貌。 三国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鬱鬱长堤土,离离浅渚毛。” 明 高启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诗:“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 清 陈梦雷 《青青河畔草》诗:“离离万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战斗的城》诗:“如今,我看见当年签约的楼阁,早埋进离离的荒草。”(3).井然有序貌。《尚书大传》卷三:“《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皎皎白间,离离列钱。” 隋 虞世基 《讲武赋》:“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 兰溪 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筯排霜脊。”(4).旷远貌;空貌。 宋 苏轼 《郭熙画秋山平远》诗:“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碧琐离离,素女窥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龙伏天上之形。”(5).明亮貌;光鲜貌。 五代 齐己 《还人卷》诗:“金梭札札文离离, 吴 姬 越 女羞上机。” 明 唐寅 《七夕赠织女》诗:“神云矫矫月离离,帝子飃颻即故期。” 孙世伟 《克庵寄示莅闽以来诗稿哀时感物忧谗畏讥赋此以志同声之感并呈朴庵》:“西维星象离离变,南海秋潮暗暗沉。”(6).引申为光彩、光荣。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离离令问,匪邇伊遥。”(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王琦 注:“即水清石见之意。” 明 李东阳 《赤壁图歌》:“姦雄僭窃何足数,青史离离后人看。”(8).隐约貌。 唐 卢纶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夜峯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明 张居正 《人日对
马扬
拼音:mǎ yáng
(1). 汉 司马相如 与 扬雄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范文澜 注:“ 马 扬 即 司马相如 与 扬雄 。” 明 丰坊 《真赏斋赋》:“ 贾 董 敷其治策, 马 扬 逞其诡丽。”(2). 汉 司马迁 与 扬雄 的并称。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史记》:“ 班孟坚 为《汉书》亦放其意於序传内,又歷道之而谦不敢自谓作者,避於拟圣,故改作为述,然叙致之体与 马 扬 不殊。”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寻 固 於 马 扬 传末,皆云 迁 雄 之自敍如此。”
二觉
拼音:èr jué
本觉与始觉。
图表
拼音:tú biǎo
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示意图、统计表等。
四存
拼音:sì cún
清 初 颜元 著《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合称“四存”。
宋朝
拼音:sòng cháo
春秋 时 宋国 公子,容貌甚美。后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 为夫人 南子 召 宋朝。”杜预 注:“朝,宋 公子,旧通于 南子。”《论语·雍也》:“不有 祝鮀 之佞,而有 宋朝 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何晏 集解:“宋朝,宋 之美人而善淫者也。”三国 魏 阮籍《猕猴赋》:“沐兰汤而滋秽兮,匪 宋朝 之媚人。”唐 皮日休《鹿门隐书》:“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奸邪善害人。害稼者有时而稔,是不害也。虽有 祝鮀 之佞,宋朝 之美,其害人也,可胜道哉!”
铭感
拼音:míng gǎn
深刻地记在心中,感激不忘:大家对我如此关切和照顾,使我终身铭感。
碾米
拼音:niǎn mǐ
将谷用工具碾成可直接烹煮的米。
死板
拼音:sǐ bǎn
(一)、不活泼;不生动:这幅画上的人物太死板,没有表情。
(二)、(办事)不会变通;不灵活:做事情不能死板。
多高
拼音:duō gāo
形容很高。
顺把
拼音:shùn bǎ
北京土话,顺利的意思。经常用做否定意义,“不顺把”就是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陪待
拼音:péi dài
陪伴招待;陪侍。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再遣 子房 领着 曹参 等一班儿将官,同去陪待,致孤家殷勤之意,料他必然欢悦。”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捨得不肯把肉身陪待?”
诫敕
拼音:jiè chì
亦作“ 诫勅 ”。1. 汉 代皇帝诏书的一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辛未詔曰” 唐 李贤 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2).告诫;嘱咐。《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勅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宋 王安石 《诫励诸道转运使经画财利宽恤民力制》:“此礼义庸耻之所兴,而二帝三王诫勑百工诸侯之所先,后世不可以忽者也。”
经办
拼音:jīng bàn
经手办理:这事是他经办的。
非得
拼音:fēi děi
表示必须(一般跟“不”呼应):棉花长了蚜虫,非得打药(不成)。干这活儿非得胆子大(不行)。
扫境
拼音:sǎo jìng
倾其境内全力。
梼杌
拼音:táo wù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谓之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凶顽无匹俦之貌。”。服注:“梼杌状似虎,豪长一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楚之梼杌。——《孟子》。注:“囂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丁音恶兽名也。”借指凶恶的人
美刀
拼音:měi dāo
美利坚合众国的官方货币。
劣品
拼音:liè pǐn
劣质产品:谨防劣品。
突杌
拼音:tū wù
腾笑
拼音:téng xiào
(一)、犹发出笑声。
(二)、使发笑,让人见笑。
嫩芽
拼音:nèn yá
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或树叶。
雍父
拼音:yōng fù
传说中 黄帝 的臣僚,杵臼的发明者。 雷学淇 校辑《世本》:“ 雍父 作臼杵,舂也。” 宋衷 注:“ 雍父 , 黄帝 臣。”《史记·周本纪》“ 楚 围 雍氏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故 雍城 在 洛州 阳翟县 东北二十五里,故老云 黄帝 臣 雍父 作杵臼所封也。”
学坏
拼音:xué huài
照着坏人的样子做:多跟好人交朋友,别学坏。
启会
拼音:qǐ huì
古代祭礼程序之一。打开礼器的盖子。《仪礼·士丧礼》:“敦启会。” 郑玄 注:“会,盖也。”《仪礼·士虞礼》:“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 郑玄 注:“会,合也。谓敦盖也。”建法会。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盖闻昔者我佛说法,曾有天女散花,现在 杭州 启会,我佛大概未必亲临。”
铜币
拼音:tóng bì
铜制的货币。
瑞光
拼音:ruì guāng
吉祥之光。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法苑珠林》卷五三:“祥应荐臻,瑞光频朗。” 宋 苏轼 《和子由中秋见月》:“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见説仙家旧风度。寿星图,瑞光浮动云衢婺。”
税调
拼音:shuì diào
谓放置调度。
献状
拼音:xiàn zhuàng
(1).谓观裸状之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晋侯 ﹞入 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羈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 惠栋 补注:“献状,谓观状也。先责其用人之过,然后诛观状之罪。”相传 晋文公 骈胁,而 曹公 曾近观其裸浴,故责其观裸状之罪。(2).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絳闕。”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岂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 浦起龙 通释:“献状,媚态也。” 宋 黄庭坚 《胜业寺悦亭》诗:“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元 尹廷高 《雨中度江见海怪出没》诗:“江神唯识诗客意,故尔献状聊相娱。”(3).投献的状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公 归去与婆婆説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来府中,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 秀秀养娘 。”按,此指卖身状。
絪床
拼音:yīn chuáng
有褥垫的床铺。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翠兰为絪牀,緑叶为幃幙。”
菊部
拼音:jú bù
见“菊部头”。
搜漱
拼音:sōu shù
清寒貌。
富隆
拼音:fù lóng
富足兴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金钱》:“大而牺牲性命,侵灭公理,以求一国一种族之强盛;小而丧尽良心,弃尽廉耻,以求一身一家之富隆。”
些辞
拼音:xiē cí
犹些章。 明 宋濂 《元故奉训大夫杨君墓志铭序》:“故为具记其事,而又为些辞一章,以代勒铭。”参见“ 些章 ”。
恼火
拼音:nǎo huǒ
生气:大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