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ǎng yǎn
耀眼夺目,惹人注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六十九回》:「世上只有个红第一抢眼。鹿皮正在打听宝船转来,一眼就瞧著,故此先惊动了他。」
拼音:qiǎng jiù
◎ 抢救 qiǎngjiù
[rescue;save;salvage] 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
抢救病人
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迅速救护。如:「消防队员冒险进入火场,抢救生还者。」近拯救,挽救,援救
拼音:qiǎng jiàn
◎ 抢建 qiǎngjiàn
[rush to build] 加快速度以提前或及时完成建筑任务
拼音:qiǎng lüè
◎ 抢掠 qiǎnglüè
[loot] 抢劫
用暴力掠夺。《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焚烧宫室,抢掠库藏,祭公已死于乱军之中矣。」如:「这地区发生暴动,社会秩序明显失控,许多暴民趁机抢掠财物。」近劫夺,劫掠,强抢,抢夺,抢劫
拼音:qiǎng xiān
◎ 抢先 qiǎngxiān
[forestall] 争先,抢在前面
另一个人抢先占了空位
争先。《文明小史.第二回》:「一直出城,奔到高升店,当下就有号房,抢先一步进店投帖。」近争先反落后
拼音:qiǎng shuǐ
拼音:qiǎng xíng
拼音:qiǎng àn
抢劫的案件。如:「警方近日侦破多件重大抢案,颇能提高警察的士气。」
拼音:qiāng fēng
◎ 抢风 qiāngfēng
[headreach] 逆风。面向着风;挡住风
逆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
挡风。元.李文蔚《燕青博鱼.楔子》:「则我这白毡帽半抢风,则我这破搭膊落可的 权遮雨。」
拼音:qiǎng jīn
拼音:qiǎng hàn
拼音:qiǎng bù
步伐急速紧迫。《红楼梦.第一○五回》:「见二门上家人又报进来说:『赵老爷已进二门了。』贾政等抢步接去。」《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西卿抢步上前,请了一个安。」
拼音:qiǎng xì
◎ 抢戏 qiǎngxì
[upstage] 将演出据为己有或超出应享部分
黑猩猩居然跟人抢戏
演员竞争在戏中的演出分量。如:「他因强戏抢得太凶,而受到其他演员的排斥。」
拼音:qiǎng xiǎn
◎ 抢险 qiǎngxiǎn
[rush to deal with an emergency] 抢救险情
拼音:qiǎng chuāng
拼音:qiǎng huǒ
趁火打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七回》:「一则怕抢火的,二则怕搬的人多,碍著救火。」
拼音:qiǎng wèn
拼音:qiǎng tì
拼音:qiǎng hóng
一种掷骰子游戏。以掷得红点数多者为胜。《金瓶梅.第六十八回》:「于是西门庆与吴银儿,用十二个骰儿抢红。」《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拿骰子咱们抢红罢。」
拼音:qiǎng gōng
◎ 抢工 qiǎnggōng
[shock work] 抓紧时日、加快进程,以提前或及时完工
拼音:chēng yāo
◎ 撑腰 chēngyāo
[back up in behaviour;encourage;support] 从背后支持,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
撑腰打气
给予支持,当靠山。如:「别以为有爷爷替你撑腰,你就可以胡作非为。」
拼音:chēng chí
◎ 撑持 chēngchí
[shore up;sustain;prop up] 勉强支持
撑持工作
支持、支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专为爹死了,娘须立个主意,撑持门面。做儿子的,敢不依从。」《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冯主事更撑持不住,身边摸出几个药丸子把茶送下,就在伯集躺的烟铺上躺下。」近支持,支撑
拼音:chēng gāo
撑拄长篙使船只行进。《红楼梦.第五回》:「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拼音:chēng chuán
◎ 撑船 chēngchuán
[punt a boat;move a boat with a pole] 用长篙顶到河底来推动船前进
撑拄长篙使船只行进。《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钢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红楼梦.第四○回》:「凤姐也上去,立在船头上,也要撑船。」
拼音:chēng dá
懂事、通晓事理。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秀才忒撑达,将我问根芽。」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这壁厢道咱是个不撑达害羞的乔相识,那壁厢道咱是个不睹是负心的薄幸郎。」
漂亮、美丽。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服色尽奢华。」
周到。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性格稳重,礼数撑达。」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锦上花〉曲:「想著他锦绣充肠,诸余俊雅,山海填胸,所事撑达。 」
拼音:chēng shì
拼音:chēng chuāng
拼音:chēng lí
拼音:chēng tū
拼音:chēng wěi
拼音:jìng tǔ
◎ 净土 jìngtǔ
[Pure Land] 佛教指没有尘世庸俗气的清净世界
佛国为清净无浊之地,故称为「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净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修上乘之业,一心超脱轮回,往生净土。」反秽土
拼音:jìng lì
◎ 净利 jìnglì
[net profit] 企业毛利中除去税款、利息及一切杂项费用等所剩的利润
总收入除去一切成本后所剩余的利润。
拼音:jìng kǒu
◎ 净口 jìngkǒu
[performance of folk art without using obscene language] 中国曲艺术语。指不带黄色淫秽的语言和表演的曲艺演出
拼音:jìng yú
◎ 净余 jìngyú
[remainder] 除去用掉的外剩余下来的(钱或物)
除去用掉而剩余下来的。如:「这个月净余不多。」
拼音:jìng huǒ
◎ 净火 jìnghuǒ
[needfire] 通常指在灾难(如牛瘟)时以摩擦干木取得的火,认为它能避邪;特指圣约翰节(六月二十四日)夜晚点起的驱除病灾及厄运用的篝火
拼音:jìng shǒu
◎ 净手 jìngshǒu
(1) [wash one’s hands]∶洗干净手
(2) [relieve oneself]∶婉辞,指排泄大小便
洗手。如:「如厕后要净手。」
便溺。《水浒传.第二回》:「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金瓶梅.第一○回》:「只见他家使的一个大胖ㄚ头走来毛厕净手。」
拼音:jìng gāo
◎ 净高 jìnggāo
[stud] 从地板至天花板的房间高度
拼音:jìng yè
佛教称使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唐.孟铣〈释净土群疑论序〉:「以平昌孟铣早修净业凭为序引。」清.钱谦益〈仙坛倡和〉诗一○首之三:「已悔六时违净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拼音:jìng sǎo
拼音:jìng tóu
禅林掌厕所的僧人。《水浒传.第六回》:「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管厕所的净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
拼音:jìng mén
拼音:jìng liàn
拼音:qiāng jīn
拼音:qiāng shǒu
冒名顶替,代人考试者。《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勾串提学衙门,买嘱鎗手代考。」也作「枪手」。
拼音:chéng jiè
◎ 惩戒 chéngjiè
(1) [punish sb. to teach him a lesson]∶惩罚以示警戒
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2) [discipline sb.as a warning]∶以前失为戒
拿以前的过失警戒自己。《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反奖励
责罚以示警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如:「公务员违法、失职时,应受惩戒。」
拼音:chéng chǔ
◎ 惩处 chéngchǔ
[discipline;penalize] 惩办
遭受禁闭惩处的学员
处罚。《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访风俗》:「果有实迹,须待其更犯,小则惩处,大则申详。」如:「依法惩处」。反嘉奖
拼音:chéng bàn
◎ 惩办 chéngbàn
[punish] 惩罚治罪
严加惩办
惩戒、处罚。《花月痕.第四七回》:「教堂准立倭馆以内,不准另建别处,有犯者,照例惩办。」如:「严加惩办。」近惩治
拼音:chéng yì
拼音:chéng gēng
拼音:chéng b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