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 jué
◎ 发觉 fājué
[discover;find;detect] 开始知道
错误一经发觉,就应改正
发觉权威之间存在分歧
阴谋或罪迹等被察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查本犯未曾发觉之先,自潜迹逃往贵治。」近发现﹑觉察
举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我们只是查不著他的实踪迹,又怕他凶暴,所以不敢发觉。」
发现。如:「发觉人才」、「发觉事实」。近发现﹑觉察
拼音:fā yáng
◎ 发扬 fāyáng
[develop;carry on;enhance] 发展和提倡 [优良作风、传统等]
发扬正气
宣扬、提倡。《礼记.礼器》:「德发扬,诩万物。」近发挥反抑制
焕发、飞扬的样子。《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容貌充满,颜色发扬。」
引荐而登用之。《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发扬岩穴,宠进儒雅。」
拼音:fā fèn
◎ 发奋 fāfèn
(1) [work energetically;exert oneself]
(2) 振作起来;奋发
发奋攻关
(3) 决定努力;发愤
拼音:fā cái
◎ 发财 fācái
[get rich;make a fortune] 获得大量钱财物
发财致富的门路
获得很多金钱。《红楼梦.第四七回》:「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近发达反破产
拼音:fā chù
◎ 发怵 fāchù
[cowardly;timid]〈方〉∶胆怯,畏缩
第一次上台讲话总有点发怵
畏缩。如:「这种鬼地方不由得使人发怵。」
拼音:fā yǔ cí
◎ 发语词 fāyǔcí
[a form word;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 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
文章中用于句首,揭举事物的虚词性助词。文言中有「夫」、「维」、「盖」等。「词」文献异文作「辞」。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句下邢昺.疏:「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也称为「发端词」。
拼音:fā liǔ
拼音:fā dá
◎ 发达 fādá
(1) [advance;flourishing]∶[事物] 充分发展、兴盛
错把工业的发达当作精神的丰富
(2) [gain fame and fortune]∶旧指人发迹
(3) [develop]∶使充分发展
发达经济
◎ 发达 fādá
[developed;flourishing] [事物]已充分发展,各方面先进
发达国家
发迹显达。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秀才每几时能勾发达。」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每日则著我使牛耕种,薛仁贵也,几时是我那发达的时节也呵。」近发展,繁荣,兴盛,兴旺 2.发财反破产,衰败,衰落,萎缩
兴盛、进步、开展。如:「工业发达」、「经济发达」。
拼音:fā zhèng
◎ 发怔 fāzhèng
[stare blankly;be in a daze] 发呆
因心神不贯注而眼睛呆视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九回》:「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甩了起来。」也作「发楞」。
拼音:fā xué
吴语。指发笑。
拼音:fā yuán dì
河流的源头。如:「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都在青海。」
发迹、起始、开头的地方。如:「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沿岸。」
拼音:fā yán
拼音:fā nàn
◎ 发难 fānàn
[launch an attack;rise in revolt] 发动反抗或叛乱;起义;起事
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汉书·项籍传》
首先起事。《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近起事
发问质难。唐.王季友〈酬李十六岐〉诗:「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拼音:fā shēng
◎ 发生 fāshēng
(1) [happen;take place]∶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occur]∶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arise;emerge]∶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新近产生。如:「发生事件」、「发生问题」。近爆发,发作,产生
春天的代称。《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卵子受精后,经数次变化而生长为动物,称为「发生」。
拼音:fā xíng
◎ 发行 fāxíng
[issue;publish;distribute] 发出新货币、新书刊等
发行航空邮票
发行了一种新唱片
出售或批发。
批发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我如今就是这样发行去卖,有人认出,反为不美。」
发布通行。如:「发行纸币」、「发行书报」。近刊行
出发。《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搜谐单于立八岁,元延元年,为朝二年发行,未入塞,病死。」
拼音:fā yuán
◎ 发源 fāyuán
[rise;originate] 指江河等开始流出;起源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
起源、开端。《文选.张衡.南都赋》:「滍、澧、泺、浕,发源岩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近起源
拼音:fā lèng
◎ 发愣 fālèng
(1) [daze]∶发呆,发昏
(2) [trance]∶恍惚,出神
拼音:fā xiáng
◎ 发祥 fāxiáng
[originate;rise] 兴起;发生
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后汉书·班固传》
显现祯祥。唐.柳宗元〈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天惟发祥,地不爱宝。」
拼音:fà zhǐ
◎ 发指 fàzhǐ
[bristle或(boil)with anger] 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史记·刺客列传》
令人发指
头发上指。形容盛怒的样子。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出》:「唉,外有逆藩,内有奸相,好教人发指也!」
拼音:fā xíng
◎ 发硎 fāxíng
[sharp] 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硎,磨刀石。发硎指刀子刚从磨刀石上离开,表示磨利。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拼音:fā piào
◎ 发票 fāpiào
[invoice;bill;receipt] 商店卖出货品时开给顾客的单据
商店于人购物时,将物名及物价开单,随货交与买者,政府亦凭此课税,称为「发票」。参见「统一发票」条。
拼音:fā biǎo
◎ 发表 fābiǎo
(1) [publish]∶在报、刊上登载出来
发表文章
(2) [issue;declare;express]∶在公开场合说出
发表意见
(3)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by means of diaphoresis]∶中医名词。即发汗解表。解散表邪的一种方法
呈奏章表。《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公开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抗议示威,行政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如何解决问题。」近发布,公布,揭晓,揭橥,宣布,宣告
拼音:fà bìn
◎ 发鬓 fàbìn
[hair on the temples] 鬓角
在脸颊两边,两耳前侧的头发。如:「学校规定理发时要把发鬓修干净。」
拼音:fā yáng guāng dà
◎ 发扬光大 fāyáng-guāngdà
[carry forward;bring to great height of development;further develop and promote] 使美好的事物不断得到发展、提高
使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良好的传统、作风、事业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发展充实。如:「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拼音:fā shāo yǒu
对某种事物十分著迷的人。如:「漫画发烧友」、「音响发烧友」。
拼音:fā yīn
◎ 发音 fāyīn
[pronunciation] 发出的语音;清晰的读音
英语发音的变化
◎ 发音 fāyīn
[pronounce] 用发音器官发出语音或乐音
德语发音很好
泛指发出声音。也用于指发出语音或乐音。如:「发音清楚正确,是播音员的基本素养。」
拼音:fā fán
◎ 发凡 fāfán
[introduction to a book (subject)] 揭示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杜预《左氏春秋传序》
阐发全书要旨,摘举书中大意。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
拼音:fā huáng
盛大。如:「事业发皇」。
发明、发扬光大。汉.枚乘〈七发〉:「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拼音:fā zuò
◎ 发作 fāzuò
(1) [break out;show effect]∶突然发生;开始起作用
心脏病发作
(2) [have a fit of anger]∶发脾气
歇斯底里大发作
起作用或开始动作。《礼记.乐记》:「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一见了热水,药力、酒力俱发作起来。」近发生
动怒、发脾气。《水浒传.第九回》:「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更怕和尚发作。」《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主又发作道:『青天白日,难道有得你吃了饭不还钱不成!』」反容忍
拼音:fā nù
◎ 发怒 fānù
[flare up;infuriate;get angry] 动怒,生气
她因为最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怒
生气动怒。《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见先生发怒,也只得罢手。」近生气反息怒
拼音:fā yù
◎ 发育 fāyù
[develop] 生物体的机体和构造向成熟变化
作为十二岁的女孩她发育得很快
滋生长养。《礼记.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人自初生至成年,身体逐渐壮实,称为「发育」。如:「他已发育得很健壮。」
拼音:fā diǎ
拼音:fā dǒu
◎ 发抖 fādǒu
[shiver;shake;tremble] 因恐惧、生气、寒冷等原因而身体颤抖
冷得发抖
身体因寒冷或恐惧、愤怒而颤抖。《老残游记.第四回》:「他父亲吴举人一听,浑身发抖。」《文明小史.第三○回》:「黄詹事听罢,气得浑身发抖。」近哆嗦,战栗,颤抖,颤动,颤栗,震动
拼音:fā jì biàn tài
由贫贱变为富贵。《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这未发迹的好汉,却姓甚名谁?怎地发迹变泰?」《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却说未发迹变泰国家节度使郑信到得井底,便走出篮中,仗剑在手。」
拼音:fā láo sāo
◎ 发牢骚 fā láosao
(1) [mutter]∶抱怨;鸣不平
一群发牢骚的人
(2) [grumble]∶老是埋三怨四,不满地嘟囔
食品涨价,全城人都在发牢骚
向人倾吐心中的不满和怨恨。如:「他有不愉快却不明说,老喜欢在背后发牢骚。」
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
◎ 发聋振聩 fālóng-zhènkuì
[deafening noise] 聩、聋:耳聋。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喻指用言论文章使头脑糊涂,麻木不仁的人清醒过来
今者,吾欲与之微词,则恐不足发聋而振聩。——严复《救亡论》
聩,天生耳聋。发聋振聩指声音大得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以言论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清史稿.卷三七八.黄爵滋传》:「虽顽愚沉溺之久,自足以发聋振聩。」也作「振聋发聩」。
拼音:fā duān cí
◎ 发端词 fāduāncí
(1) [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也叫发语词。多用在句首,揭举事物。文言中有“夫”、“维”、“盖”等词
(2) [preface]∶序言
文章中用于句首,揭举事物的虚词性助词。也称为「发语词」。
拼音:fā yào zǐ
拼音:fā qíng
◎ 发情 fāqíng
[oestrus;be in heat] 雌性高等动物卵子成熟期的情欲亢奋;也指雄性要求交配的冲动
动物情欲亢进,适于交配的状态。
拼音:fā zhèng chóng
拼音:fā yán
◎ 发言 fāyán
[speak;make a speech] 发表意见(多指在会上)
他发言积极
◎ 发言 fāyán
[statement] 发表的意见
煽动性的口头发言
说话、表示意见。《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文明小史.第一○回》:「只听得教士首先发言,对本府说道……。」近说话反沉默
拼音:fā qián chǎn yōu
拼音:fā pí qì
◎ 发脾气 fā píqi
(1) [lost one’s temper]∶沉不住气,生气
这种事也没有使她发脾气
(2) [get angry]∶因事情不如意而吵闹或骂人
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
因事情不如意而生气发怒。《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吃他发起脾气来,少不了一顿拳脚。」
拼音:fā méng qǐ bì
拼音:fā jiè
1.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 2.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 3.泛指乡试考中举人。 4.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拼音:fā jiàn
拼音: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古代书籍用「某某章第一」、「某某章第二」来表明篇章次序。此种格式被模仿在口语里,把「发昏」说成「发昏章第十一」,有开玩笑的意思。至于发昏为什么是第十一章,有人以为是因为朱熹所定的大学章句一共十章,为了逗趣起见,遂把「发昏」列入第十一章。《水浒传.第二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兰孙跌脚搥胸,哭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拼音:fā kē dǎ hùn
泛指引人发笑的举动或言谈。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二.连枝秀》:「发科打诨,不离机锋。」也作「插科打诨」。
拼音:fā fán
感觉到烦躁。如:「这些事情乱七八糟的,真令人发烦。」
拼音:fā zh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