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àn tián
◎ 旱田 hàntián
(1) [dry farmland (land)]
(2) 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
(3) 主要依靠雨水才能插秧的稻田。亦指浇不上水的耕地
土地表面不蓄水或缺乏灌溉设施的田地。多种植不需要大量水分的植物,如花生、棉花、小麦等。反水田
拼音:hàn qiáo
拼音:hàn dào
陆地上通行的道路。如:「他返乡走的都是旱道。」也称为「旱路」。
拼音:hàn gǔ
拼音:hàn huò
拼音:hàn qín
拼音:hàn qíng
◎ 旱情 hànqíng
[damage to crops by drought;ravages of a drought] [某个地区] 干旱的情况
干旱的实际情况。如:「电视新闻经常会播放世界各地的旱情画面。」
英语 drought conditions
德语 Dürre (S)
法语 sécheresse, dommage causé par la sécheresse
拼音:hàn yún
拼音:hàn cǎo
拼音:hàn chuán
◎ 旱船 hànchuán
(1) [land boat,a model boat used as a stage prop in some folk dances] ∶民间艺术‘跑旱船’所用的船形道具
(2) [land boat] ∶园林中形状略像木船的临水的房屋
民间游艺「跑旱船」所用的船形道具,是一种用木片或布饰等扎成的无底船。
园林中滨临水旁的船形房屋。
拼音:hàn hàn
解释
拼音:hàn jǐng
干枯、没有水的井。
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为积蓄雨水而挖的井。
拼音:hàn xiàng
长时间未下雨而干燥的现象。如:「今年夏天的旱象比往年都严重。」
英语 drought
德语 Anzeichen von Trockenheit (S)
拼音:hàn mái
拼音:hàn miáo dé yǔ
久旱的禾苗及时得到甘霖的滋润。比喻于困难之际获得援助。《水浒传.第五○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拼音:hàn shí
解释
拼音:hàn shuǐ jīng
拼音:hàn yān guō
拼音:hàn zī
拼音:hàn gān
拼音:hàn dào
◎ 旱稻 hàndào
[upland rice;dry rice] 种在旱地中、抗旱能力强于水稻的稻种,根系发达,叶宽,米质软而缺乏光泽
陆稻的别名。参见「陆稻」条。
拼音:hàn huāng
拼音:hàn jì
古代求雨的祭典。《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
拼音:hàn zhàn
拼音:hàn yāng
拼音:hàn qiàn
拼音:hàn qì
拼音:hàn lì
拼音:hàn gū zhuāng
拼音:hàn hàn
拼音:hàn rè
拼音:hàn hè
暑气炎热逼人。唐.沈佺期〈被弹〉诗:「是时盛夏中,暵赫多瘵疾。」
拼音:hàn hàn
阳光普照的样子。《太平御览.卷三.天部.日上》:「既入其职,则于其民,暵暵然如日之正中也。」
拼音:hàn dì
拼音:hàn yǔ
◎ 汉语 Hànyǔ
[Chinese] 汉族的语言。构成汉藏语族的一个分支,其口语形式差别很大,但有共同的以形象符号直接体现词意而与发音不相联系的书面体系。主要方言分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和粤语等
中国话,汉藏语系中的一个语言。包括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等七种主要方言。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拼音:hàn zì
◎ 汉字 hànzì
[Chinese characters] 记录汉语的文字。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朝鲜、越南、日本曾使用汉字千余年
用以记录汉语的传统文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历代发展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多种字体。除记录语言的功能外,汉字的艺术性高。三千余年历史中,对日本、韩国、越南诸国语文曾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也称为「中国字」、「中国文字」。
拼音:hàn xué
◎ 汉学 Hànxué
(1) [the Han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名物、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
(2) [sinology]∶对中国的研究,尤指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
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考据,故后世称朴学、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与宋代义理之学「宋学」相对称。
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
拼音:hàn gāo
拼音:hàn zú
◎ 汉族 Hànzú
[the Han nationality]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以华夏为主干的族称,为我国五大民族之一。汉时包括华夏系、东夷系、荆吴系、百越系及其他种族;汉代以后,又以居住中原的汉族为主,渐与邻近的种族融合。因两汉国势强盛,遂称为「汉族」。也称为「华族」、「中华民族」。
拼音:hàn yǔ pīn yīn fāng àn
◎ 汉语拼音方案 Hànyǔ Pīnyīn Fāng’àn
[the Scheme for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拼音:hàn yǔ pīn yīn zì mǔ
拼音:hàn jiàn
拼音:hàn zuò
拼音:hàn rì tiān zhǒng
拼音:hàn yí
拼音:hàn zhuàn
拼音:hàn shuǐ
◎ 汉水 Hàn Shuǐ
[the Han River] 中国中部的一条河,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河川名。发源于陕西省宁羌县北皤冢山,至湖北省汉口与汉阳之间流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亦是汉中盆地的命脉。也称为「汉江」。
拼音:hàn gāo zhū
拼音:hàn shū
◎ 汉书 Hànshū
[Han Shu(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书名。东汉班固撰。记载西汉的历史,一百二十卷。体例分为纪、表、志、传。为二十四史之一,亦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拼音:hàn 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