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ò zhú
劈开竹子。如:「用刀破竹」。
比喻作战或事情顺利进行。参见「破竹之势」条。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三国演义.第九一回》:「雄军云集,狂寇冰清,才闻破竹之声,便是失猿之势。」
拼音:pò fèi
拼音:pō fēng
◎ 颇丰 pōfēng
[rather good] 足够大而多
赢利颇丰
拼音:pō fù mà jiē
拼音:pó zǐ
◎ 婆子 pózi
(1) [baggage]∶卑微或邪恶的女人
一个声名狼藉的老婆子,卖草裙和干瘪人头的
(2) [wife]∶妻子
(3) [old female servant]∶年纪较大的女佣人
粗使婆子
妻子。《西游记.第八四回》:「那王小二有个婆子,带了两个孩子,哇哇聒噪,急忙不睡。」
对妇女的称呼。通常带有轻视意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左右可将枷来,枷了这婆子!」
年老的女性佣人。《红楼梦.第四○回》:「鸳鸯听说,便命人也送两样去后,鸳鸯又问婆子们回来吃酒的攒盒可装上了。」
英语 old woman
法语 vieille femme
拼音:pò huài
◎ 破坏 pòhuài
(1) [ruin;destroy]∶摧毁;毁坏
破坏城池
破坏桥梁
(2) [do great damage to;damage]∶使受到损害
破坏名誉
(3) [demolish;change completely]∶变革;破除
破坏旧秩序
(4) [decompose;destroy]∶物体的组织损坏
破坏维生素
(5) [break;violate]∶违反
破坏纪律
损害。如:「加热,会破坏维他命C。」近败坏,毁坏,摧毁反建设,修复,修理,维护,维持
损毁。如:「这次任务是破坏敌人的工事。」
拼音:pò shāng fēng
◎ 破伤风 pòshāngfēng
[tetanus] 病名。又名伤痉、金疮痉。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破伤风杆菌从创口侵入体内而引起
病名。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在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先出现咀嚼肌的痉挛,引起牙关紧闭,次出现其他肌肉的痉挛,常能致命。
拼音:pò quē
拼音:pò mǐ zāo kāng
拼音:pò zhèn yuè
唐代三大乐舞之一。本为唐初军中乐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李世民所作,后发展为大型武舞曲,远近闻名,曾更名为「七德舞」。后只沿用为词牌名。也称为「破阵子」、「十拍子」。
拼音:pò qīn
破坏婚姻。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当初倚大呵妆儇主婚,怎知我嫉妒呵特故里破亲。」
拼音:pò guàn
拼音:pō diàn
拼音:pō pén
拼音:pò jiǎn chóng shēng
拼音:pō mò shān shuǐ
拼音:pò qiè chén cí
拼音:pò qín shì jué
拼音:pō jiào
拼音:pō tuó
◎ 陂陀 pōtuó
(1) [with ups and downs] 倾斜,不平坦
(2) [step]∶台阶
不平坦、不顺利。《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英语 sloping and uneven
法语 en pente inégale
拼音:pò niú
拼音:pō wéi
◎ 颇为 pōwéi
[rather] 很——用在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很高,但还未达到最高点
说话时颇为激动
拼音:pō lí
玻璃。清.周济〈满庭芳.珍重经年〉词:「年年约,湔裙俊侣,沉醉碧颇黎。」
拼音:pō nài
可恶、可恨。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颇奈白士中无理,他在潭州为官,不期他倒娶了谭记儿做夫人。」也作「叵奈」。
拼音:pō wǒ
较量、计较。《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上来言语,总是共汝作剧,汝也莫生颇我之心,吾也不见汝过。」
拼音:pō zhī
拼音:pō lǐ
拼音:pō líng
拼音:pō shèn
拼音:pō nài
可恶、可恨。《秦并六国平话.卷上》:「颇耐小邦结当侵凌大国,待教诸国一兵片甲不回。」也作「叵奈」。
拼音:pō jí
拼音:pō pì
拼音:pō piān
拼音:pō fú
◎ 颇孚 pōfú
[ride] 得到支撑、支持
颇孚众望
拼音:pō cí
拼音:pō huí
拼音:pō xuàn jiā
拼音:pō xiǎn
拼音:pō dù
◎ 坡度 pōdù
[slope;gradient] 斜坡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山坡的倾斜度。如:「这座山的坡度很大。」
山地、道路或铁路的倾斜度。通常以百分比或度数表示之。
英语 gradient, slope
法语 Pente (topographie)
拼音:pō tǔ
拼音:pō piě
脸色、面色。元.曾瑞〈四块玉.黄肇村〉曲:「奴非不爱双生俊,孛老严,坡撇狠,钱上紧。」也作「披撇」。
拼音:pō gǔ
拼音:pō lǒng
拼音:pó rán
头发斑白的样子。唐.白居易〈白发〉诗:「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聊斋志异.卷一.娇娜》:「一叟入,鬓发皤然,向生殷谢。」
拼音:pó yīng
拼音:pó wēng
拼音:pó suō
◎ 婆娑 pósuō
(1) [wirl,dance]∶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have luxuriant foliage;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枝叶纷披的样子
舞蹈的样子。《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
盘旋、停留。《文选.宋玉.神女赋》:「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阑珊、舒展。《北周.庾信.枯树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舒展。唐.姚合〈游阳河岸〉诗:「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委婉曲折。《文选.王襃.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茂盛的样子。《尔雅.释木》「如松柏曰茂」句下晋.郭璞.注:「枝叶婆娑。」
泪光闪动的样子。如:「泪眼婆娑」。
英语 to swirl about, (of leaves and branches) to sway
德语 flott wirbelnder, anmutige Tanzdrehungen (V)
法语 danser, balancer
拼音:pó luó mén
◎ 婆罗门 póluómén
[Brahman] 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种姓或僧侣的一员,其主要职务是诵经、传经(吠陀经)并主持宗教各种仪式。亦称“婆罗门教徒”
印度的贵族。
词牌名。本为唐大曲,曲调乃从大曲摘遍而来。词为双调,七十六字,九平韵。也称为「婆罗门引」。
梵语音译,义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拼音:pó ér
对妇女的称呼。《金瓶梅.第三五回》:「拏银子到房中与他娘子儿说:『老儿不发狠,婆儿没布裙。』」
拼音:pó huān x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