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o开头的词语

本页面整理以sao开头的词语,首字拼音为sao的词语以及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扫泥米

拼音:sǎo ní mǐ

扫取遗留在地的米粒。

缫丝厂

拼音:sāo sī chǎng

从事缫丝业的工厂。

骚坛

拼音:sāo tán

(一)、诗坛。明 徐复祚《投梭记·折齿》:“他风流名士压骚坛,乌鬼寧同仙鹤班。”清 袁于令《西楼记·砥志》:“交好,无非词苑名流,与那骚坛年少,怎拚捨西楼月夜花朝。”清 秋瑾《读徐寄尘小淑诗稿》诗:“今日骚坛逢劲敌,愿甘百拜作降军。”
(二)、引申为文坛。清 张声玠《四十自序》:“与 闽 之学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骚坛树旗鼓。”

骚掠

拼音:sāo lüè

骚扰掠夺。

埽墓

拼音:sào mù

(一)、《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埽除墓地耳。”颜师古 注:“言待其丧至也。”后以“埽墓”为等待祸发之典。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南齐 徐文景 方贵盛,其父深忧之曰:‘我正当埽墓待丧耳。’”
(二)、于坟上培土,清除荒草,并进行祭奠。清 葆光子《物妖志·介类·蟒》:“乾道 间,歷阳 芮不疑,从父埽墓。”

骚驿

拼音:sāo yì

犹驿骚。

骚头

拼音:sāo tóu

犹淫棍。

扫尘

拼音:sǎo chén

(一)、扫去灰尘。泛指清扫。《梁书·武帝纪上》:“取 新垒 其如拾芥,扑 朱爵 其犹扫尘。”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繆。”鲁迅《彷徨·祝福》:“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逯斐《夜航》一:“腊月二十三那天,小学里的 邵老师,带着红领巾们,到军属家去扫尘。”
(二)、喻清除敌军。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灭跡扫尘,斩其梟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骚语

拼音:sāo yǔ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骚魂

拼音:sāo hún

指 屈原。泛指死去的诗人。

扫犁

拼音:sǎo lí

见“扫穴犁庭”。

扫石

拼音:sǎo shí

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扫解

拼音:sǎo jiě

全部缴清。

骚苏

拼音:sāo sū

愁苦貌。汉 焦赣《易林·姤之井》:“先易后否,失我所市,骚苏自苦,思吾故土。”

骚情赋骨

拼音:sāo qíng fù gǔ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扫地以尽

拼音:sǎo dì yǐ jìn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扫网

拼音:sǎo wǎng

挥动捕虫网驱逐和捕捉昆虫。

臊子

拼音:sào zi

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羊肉臊子面。

扫听

拼音:sǎo ting

探询;从旁打听。

骚词

拼音:sāo cí

指骚体诗的文词。 五代 齐己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今 毗陵 人平语,皆曰鐘, 京口 人曰兜, 淮 南人曰坞,犹 楚 人曰些。尝有士人学为骚词,皆用此三语,闻者无不附掌。”

扫松

拼音:sǎo sōng

扫墓。

扫灭

拼音:sǎo miè

扫荡消灭扫灭敌寇

埽眉才子

拼音:sào méi cái zǐ

旧指有文才的女子。因女子画眉,故名。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埽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亦省称“埽眉才”。清纳兰性德《鹊桥仙》词:“从前负尽埽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慅慅

拼音:sāo sāo

解释

慅慅 sāosāo

[be in tumult] 动荡不安

军中慅慅,人情大异。——《隋书·李德林传》

-----------------
国语辞典
慅慅sāo sāoㄙㄠ ㄙㄠ
  1. 扰动不安的样子。《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军中慅慅,人情大异。」

搔首弄姿

拼音:sāo shǒu nòng zī

解释

搔首弄姿 sāoshǒu-nòngzī

[(of a woman) stroke one's hair in coquetry;giggle and flirt] 指故作姿态、卖弄风情。也说“搔头弄姿”

-----------------
国语辞典
搔首弄姿sāo shǒu nòng zī ㄙㄠ ㄕㄡˇ ㄋㄨㄥˋ ㄗ
  1. 形容故意卖弄风情。清.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昧于诗之正变,而徒掇拾古今诸家之片词琐语,描头画角,搔首弄姿。」也作「搔头弄姿」。

英语 to stroke one's hair coquettishly (idiom)​

搔首踟蹰

拼音:sāo shǒu chí chú

解释

搔首踟蹰 sāoshǒu-chíchú

[scratch one's head in hesitation] 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

-----------------
国语辞典
搔首踟蹰sāo shǒu chí chúㄙㄠ ㄕㄡˇ ㄔˊ ㄔㄨˊ
  1. 以手抓头,来回徘徊不定。形容心情焦虑著急。《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六.猾吏为奸》:「苟有得,则怡然长熽。或未会意,则搔首踟蹰。」

搔痒

拼音:sāo yǎng

解释

搔痒 sāoyǎng

(1) [titillate]∶刺激使觉得痒

(2) [scratch the pruritus;scratch where it itches]∶用某种尖而粗糙的东西擦自己的身体以解除痒的感觉

-----------------
国语辞典
搔痒sāo yǎng ㄙㄠ ㄧㄤˇ
  1. 用指甲抓痒处。如:「隔靴搔痒」。

搔头

拼音:sāo tóu

解释

搔头 sāotóu

(1) [scratch one's head]∶挠头,心绪烦乱或有所思的动作

(2) [hair clasp]∶古代指簪子

玉搔头

-----------------
国语辞典
搔头sāo tóu ㄙㄠ ㄊㄡˊ
  1. 搔抓头部。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2. 发簪。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搔扰

拼音:sāo rǎo

解释
1.动乱不安;扰乱。
-----------------
国语辞典
搔扰sāo rǎoㄙㄠ ㄖㄠˇ
  1. 扰乱使人不安。《西游记.第一回》:「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红楼梦.第二三回》:「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搔扰,岂不寥落。」

  2. 纷乱不安宁。汉.王符《潜夫论.边议》:「今边陲搔扰,日放族祸,百姓日夜望朝廷救己。」

搔首

拼音:sāo shǒu

解释
  •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 -----------------
    国语辞典
    搔首sāo shǒuㄙㄠ ㄕㄡˇ
    1. 用手搔发。形容心有所思或烦急的样子。宋.叶梦得〈虞美人.绿阴初过黄梅雨〉词:「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红楼梦.第一回》:「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

    搔头弄姿

    拼音:sāo tóu nòng zī

    解释

    搔头弄姿 sāotóu-nòngzī

    见“搔首弄姿”

    -----------------
    国语辞典
    搔头弄姿sāo tóu nòng zīㄙㄠ ㄊㄡˊ ㄋㄨㄥˋ ㄗ
    1. 形容卖弄风情。今多用于指女子故作姿态,取媚异性。《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清.袁枚《子不语.卷一五.尸香二则之一》:「秀姑不从,乃遣所嬖某作饵,搔头弄姿,为蛊惑计。」也作「搔首弄姿」。

    搔着痒处

    拼音:sāo zhe yǎng chù

    解释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语本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搔头抓耳

    拼音:sāo tóu zhuā ěr

    搔瓜

    拼音:sāo guā

    解释
    战国时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其地与楚相邻。梁楚两亭皆种瓜;梁人勤灌,瓜美;楚人懒灌,瓜恶。楚人妒忌,夜偷搔之,致使瓜有死焦者。梁人因欲报复,宋就不许,且令人夜灌楚瓜,使之亦美。见汉刘向《新序.杂事四》。后因用为以德报怨之典。

    搔背

    拼音:sāo bèi

    解释
    1.以指甲搔脊背。
    -----------------
    国语辞典
    搔背sāo bèiㄙㄠ ㄅㄟˋ
    1. 用指甲在背脊痒处刮挠。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搔把

    拼音:sāo bǎ

    解释
    1.亦作"搔爬"。亦作"搔耙"。 2.谓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搔忧

    拼音:sāo yōu

    解释
    1.忧虑,忧伤。

    搔摸

    拼音:sāo mō

    解释
    犹言呵痒。

    搔摩

    拼音:sāo mó

    解释
    爬搔抚摩。

    搔爬

    拼音:sāo pá

    解释
    见"搔把"。

    搔动

    拼音:sāo dòng

    解释
    骚动;扰乱。

    搔背扒子

    拼音:sāo bèi pá zǐ

    解释

    搔背扒子 sāobèi pázi

    [back scratcher] 形状像手,装在杆的一端,用来搔自己的背的一种用具

    搔到痒处

    拼音:sāo dào yǎng chù

    解释
  • 搔到发痒的地方。比喻言语行为正对准要害或关键处。
  • -----------------
    国语辞典
    搔到痒处sāo dào yǎng chù ㄙㄠ ㄉㄠˋ ㄧㄤˇ ㄔㄨˋ
    1. 比喻正合心意,极为痛快。如:「这几句话正搔到痒处,只见老爷爷一直点头,颇为赞赏。」

    搔耳捶胸

    拼音:sāo ěr chuí xiōng

    解释

    搔耳捶胸 sāo ěr-chuíxiōng

    [scratch one's ear and beat one's breast] 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
    国语辞典
    搔耳捶胸sāo ěr chuí xiōngㄙㄠ ㄦˇ ㄔㄨㄟˊ ㄒㄩㄥ
    1. 抓耳朵、捶胸膛。形容焦躁悔恨的模样。《西湖佳话.三生石迹》:「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来。」

    搔搔

    拼音:sāo sāo

    解释
    1.忧虑貌。搔,通"慅"。

    嫂子

    拼音:sǎo zi

    解释
    1.兄之妻。 2.已婚妇女的泛称。
    -----------------
    国语辞典
    嫂子sǎo zi ㄙㄠˇ ˙ㄗ
    1. 称谓。对哥哥或朋友之妻的敬称。《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这剩下来的十几吊钱把与他哥,又租了两间屋开个小杂货店,嫂子也接了回来,也不分在两处吃了。」《红楼梦.第四六回》:「正说著,只见他嫂子从那边走来。」

    英语 (coll.)​ older brother's wife, sister-in-law, CL:個|个[ge4]

    德语 Frau des älteren Bruders

    法语 belle-soeur

    嫂夫人

    拼音:sǎo fū rén

    解释

    嫂夫人 sǎofūren

    [lady] 尊称朋友的妻子

    -----------------
    国语辞典
    嫂夫人sǎo fū renㄙㄠˇ ㄈㄨ ˙ㄖㄣ
    1. 敬称朋友的妻子。《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兄,怎么进去了这半天,莫非嫂夫人嫌我们在这里吵闹,责罚你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嫂夫人深明大义,一向景仰的。」

    嫂溺叔援

    拼音:sǎo nì shū yuán

    解释
    1.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嫂嫂

    拼音:sǎo sǎo

    解释
    1.兄之妻。 2.泛称年纪不大的已婚女子。 3.老家人对主母的称呼。
    -----------------
    国语辞典
    嫂嫂sǎo sao ㄙㄠˇ ˙ㄙㄠ
    1. 称谓。对兄之妻或年纪不大的已婚女子的敬称。《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关公曰:『嫂嫂安在?』飞曰:『皆陷于城中矣。』」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一折》:「(店小二云)​嫂嫂,咱且回店中去来。」

    英语 older brother's wife, sister-in-law, (polite address to a younger married woman)​ sister

    德语 Schwägerin ( Frau vom älteren Bruder )​ (S)​

    法语 la femme du frère le plus vieux, belle-soeur, (adresse polie à une femme mariée plus jeune )​ soeur

    瘙痒

    拼音:sào yǎng

    解释

    瘙痒 sàoyǎng

    [pruritus] 皮肤发痒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