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同三司
拼音:yí tóng sān sī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晋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改开府仪同
酏浆
拼音:yǐ jiāng
粥汤。《新唐书·藩镇传·刘济》:“ 济 自朝至中昃不食,渴索酏浆。”
一般与个别
拼音:yī bān yǔ gè bié
一般指事物在现象上和本质上的共同之点,个别指单个的、特殊的事物。个别必须与一般相联结而存在,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中。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在一般中得到反映。一般与个别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的认识是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又以对一般事物的认识为指导,认识尚未认识或尚未深入认识的各种个别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对一般事物的认识。
佚存
拼音:yì cún
散失而复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 清 嘉庆 中, 日本 林衡 (号 天瀑山人 )辑有《佚存丛书》,所收均为我国散失已久的古籍。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 明 人此类小说,佚存在 日本 者闻颇不少也。”
宜家宜室
拼音:yí jiā yí shì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一以当百
拼音:yī yǐ dāng bǎi
yī yǐ dāng bǎi ㄧ ㄧˇ ㄉㄤ ㄅㄞˇ 一以当百(一以當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及晨,血战於万贼中,无不一当百。”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一以当百,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移风振俗
拼音:yí fēng zhèn sú
ㄧˊ ㄈㄥ ㄓㄣˋ ㄙㄨˊ 移风振俗(移風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新唐书·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睪鼓
拼音:yì gǔ
鼓名。即鼛鼓。睪﹐通"鼛"。
意得志满
拼音:yì dé zhì mǎn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一将成功万骨枯
拼音: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易慢
拼音:yì màn
仪驾
拼音:yí jià
皇太后、皇后的仪仗。《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先期遣告天、地、庙、社,届日陈皇太后仪驾、皇帝法驾卤簿,设表案 慈寧宫 门。”
伊博人
拼音:yī bó rén
尼日利亚的民族之一。少数分布在喀麦隆等国。约1700万人(1985年)。讲伊博语。原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
议驳
拼音:yì bó
亦作“ 议駮 ”。 1.议论错杂不一。 汉 王充 《论衡·异虚》:“ 高宗 祭 成汤 之庙,有蜚雉升鼎而雊。 祖己 以为远人将有来者,説《尚书》家谓雉凶,议駮不同。”(2).提出异议,予以驳回。《光绪政要》:“﹝二年,﹞特派 胡瑞澜 提讯。嗣据该侍郎仍照原拟具奏,经刑部以情节岐异议驳。”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否则交部议奏时,我必议驳。”
伊阿宋
拼音:yī ā sòng
希腊神话中的忒萨利亚王子。叔父珀利阿斯篡夺王位后,令伊阿宋去科尔喀斯觅取金羊毛。伊阿宋得赫拉之助,与赫拉克勒斯、珀尔修斯等英雄,乘坐阿耳戈快艇,历经艰险取得金羊毛。
贻爱
拼音:yí ài
(1).招人喜爱。 南朝 宋 谢灵运 《伤己赋》:“ 卞 赏珍于连城, 孙 别骏於千里。彼珍骏以貽爱,此陋容其敢拟。”(2).遗留及于后世之爱。 北齐 刘昼 《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貽爱为不朽也。”
一唱众和
拼音:yī chàng zhòng hé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倚法
拼音:yǐ fǎ
凭借法律。《书·君陈》:“无倚势作威,无倚法以削。” 唐 韩愈 《复雠状》:“许復讎,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宋史·食货志上四》:“使民侥倖得钱,非国之福;使吏倚法督责,非民之便。”
倚傍门户
拼音:yǐ bàng mén hù
ㄧˇ ㄅㄤˋ ㄇㄣˊ ㄏㄨˋ 倚傍门户(倚傍門户) 谓依附、投靠某一门派或集团。《明史·阉党传·门克新》:“ 克新 , 汝阳 人。由 青州 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 叶灿 、光禄卿 钱春 、按察使 张光縉 倚傍门户,且请速诛 熊廷弼 。” 清 黄宗羲 《答汪魏美问济洞两宗争端书》:“自立门户者,如子孙不藉先人之业,赤手可以起家;倚傍门户者,如奴僕占风望气,必较量主者之炎凉。”
遗编絶简
拼音:yí biān jué jiǎn
同遗编断简。
宜春宫
拼音:yí chūn gōng
秦 离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 宜春宫 ,本 秦 之离宫,在 长安 城东南 杜县 东,近 下杜 。”参见“ 宜春苑 ”。
一地里胡拿
拼音:yī dì lǐ hú ná
见一地胡拿。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拼音: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
贻风
拼音:yí fēng
谓影响、感化。《梁书·元帝纪》:“若夫大孝圣人之心,中庸君子之德,固以作训生民,貽风多士。”
倚翠偎红
拼音:yǐ cuì wēi hóng
ㄧˇ ㄘㄨㄟˋ ㄨㄟ ㄏㄨㄥˊ 倚翠偎红(倚翠偎紅)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晴乾了尤云殢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转灾为福吾缄舌,倚翠偎红你小心。”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每到饮酒宴行的时节,任我倚翠偎红。”
一脚脚
拼音:yī jiǎo jiǎo
犹一步步。《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猪羊走入屠宰家,一脚脚来寻死路。”
宜春
拼音:yí chūn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2).指 宜春宫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 ,歷 封峦 ,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 宜春 ,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汉书·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 ,东游 宜春 。” 颜师古 注:“ 宜春 ,宫也,在 长安 城东南。” 唐 王维 《登楼歌》:“却瞻兮 龙首 ,前眺兮 宜春 。”参见“ 宜春宫 ”。(3).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崔道融 《春闺》诗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史·礼志六》:“立春,妇人进春书,刻青繒为帜,像龙御之,或蟾蜍,书帜曰‘宜春’。” 清 陈维崧 《齐天乐·早春寿魏塘柯素培先生》词:“小楼人倚,梅花天气,正院贴‘宜春’,釵摇燕子。”《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过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贴起‘宜春’。” 郁达夫 《立春日》诗:“闲来剪个‘宜春’字,贴上兰花小瓦盆。”(4).指 宜春院 。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自高头 宜春 梨园 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孙 一人而已。”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 宜春 之子弟。”参见“ 宜春院 ”。
艺高胆大
拼音:yì gāo dǎn dà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义和团运动
拼音:yì hé tuán yùn dòng
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秘密组织,以传授拳术、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和反教会斗争。成员多为贫苦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1899年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势力日益壮大。次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战斗中,多次痛击侵略军。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义和团余部举起了“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议不反顾
拼音:yì bù fǎn gù
ㄧˋ ㄅㄨˋ ㄈㄢˇ ㄍㄨˋ 议不反顾(議不反顧) 谓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 义 ”。《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 清 冯景 《与乔侍读书》:“方是时,阁下与 于公 无积累之欢,特为国是起见,重悯 江 淮 亿兆夷人无辜而斩艾,迫於至诚,议不反顾。”
翊教
拼音:yì jiào
同“ 翼教 ”。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不能翊教缉政,釐济氓隐……臣之为媿也。”
仪法
拼音:yí fǎ
亦作“ 仪灋 ”。礼仪法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灋,不犯之以邪。”《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帝 乃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宋 苏舜卿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然 蜀 用 汉 仪法,无志、表亦传;若 吴 魏 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
意符
拼音:yì fú
即义符。形声字结构中表示意义的部分,对声符而言。如“粮”字左边的“米”,“视”字右边的“见”,“竿”字上面的“竹”,“盘”字下面的“皿”。意符本身原来也是独立的字,在形声字中只作为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英文翻译1.{语} ideograph; ideogram
佚宕
拼音:yì dàng
(1).更迭为害。《穀梁传·文公十一年》:“弟兄三人,佚宕中国。” 陆德明 释文:“大结反,更也。害,本又作‘宕’。”释文作“佚害”。(2).超脱;无拘束。 南朝 梁简文帝 《玄虚公子赋》:“追寂圃而逍遥,任文林而佚宕。” 明 杨慎 《庄子解》:“《庄子》为书,虽恢譎佚宕於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闔,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闕。” 明 唐顺之 《与两湖书》:“人知任佚宕者之为无拘束矣,而不知造性地者之尤为无拘束也。”
医护
拼音:yī hù
医疗护理答应她回原来的老行当, 干一辈子医护工作医生与护士的简称医护全体参加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拼音:yī biān yī tiáo hén,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掴: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仪方
拼音:yí fāng
古时端午节倒贴于柱上以避蛇虫的字样。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或採百草以製药品,觅虾蟇以取蟾酥,书‘仪方’二字倒贴於楹,以辟蛇虺。”
一往情深
拼音:yī wǎng qíng shēn
解释◎ 一往情深 yīwǎng-qíngshēn
[be head over heels in love;be passionately in love] 对人或对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
国语辞典一往情深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指人情感深厚、真挚,一旦投入,始终不改。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看到此处,令人一往情深。」反寡情薄义
英语 deeply attached, devoted
德语 an jemandem hängen (V)
法语 profondément attaché, consacré
羿后
拼音:yì hòu
即 后羿 。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 羿后 神幽赞, 灵王 法暗传。”参见“ 后羿 ”。
依此类推
拼音:yī cǐ lèi tuī
按此标准向同类推理。
贻尘
拼音:yí chén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彼裘紱於何有,貽尘谤於后王。”后以“貽尘”指遭受后人的讥诮。《南齐书·陆澄传》:“素飡之责,貽尘千载。”
忆菊
拼音:yì jú
诗歌。闻一多作。1922年发表。通过描绘各种菊花的姿态、色泽之美,赞美如花的祖国。全诗以物寓情,移情于物,强烈地表达了身处异国的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依佛
拼音:yī fó
皈依佛门。 唐 卢纶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 姚合 《送文著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翼鬲
拼音:yì gé
同“ 翼翮 ”。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震来虩虩,无丧翼鬲。”
依法治国
拼音:yī fǎ zhì guó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中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谊不敢辞
拼音:yì bù gǎn cí
ㄧˋ ㄅㄨˋ ㄍㄢˇ ㄘㄧˊ 谊不敢辞(誼不敢辭) 犹言义不容辞。 清 顾炎武 《答陈亮工书》:“曾蒙令祖先生知己之爱,谊不敢辞,已具一藁,藏之篋中。”
一虎难敌众犬
拼音: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
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以貍至鼠
拼音:yǐ lí zhì shǔ
yǐ lí zhì shǔ以貍至鼠见“ 以貍饵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