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ng chéng
应允、承诺。《红楼梦.第六回》:「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得著了这个消息,凡是冲天炮有什么事,或是应承了余小琴的请托,叫幕府里拟批拟稿。」近答允反推搪
照应、照料。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老汉既忝在邻居,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拣有甚欠缺,或是大员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汉自当早晚应承。」
拼音:yìng zhì
◎ 应制 yìngzhì
[write poem according to the emperor's order] 旧指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
应诏,奉皇帝的诏命。明.屠隆《彩毫记.第六出》:「小人们闻皇上爷今日便殿开宴,召诸学士应制赋诗,小人们在此伺候供应。」也作「应诏」。
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文。如唐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 应制、元张翥的西内应制即事诗等。
拼音:yìng mǎo
◎ 应卯 yìngmǎo
[answer the roll call] 旧时官吏每天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到官署听侯点名,叫应卯,多比喻按惯例到场应付一下
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比喻虚应故事,敷衍了事。《红楼梦.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来学中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儿,二人假装出小恭,走到后院说私己话。」亦 称为「打卯」、「画卯」。
拼音:yìng ruì
拼音:yìng nuò
◎ 应诺 yìngnuò
[promise;undertake;agree] 答应;应承;承诺
慨然应诺
答应、允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红楼梦.第六九回》:「天文生应诺,写了殃榜而去。」
拼音:yìng fù yù rú
◎ 应付裕如 yīngfù-yùrú
[rise to the occasion] 形容从容对付,毫不费力
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如:「考前有充分准备,临场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也作「应付自如」。近应付自如反疲于奔命,捉襟见肘,应接不暇
拼音:yìng jiē
◎ 应接 yìngjiē
(1) [reception]∶应酬,接待
热情应接
(2) [cope with]∶应付
从容应接
(3) [response]∶呼应
书法家讲究字的点画要互相应接
(4) [coordinate]∶照应
自相应接
应酬交际。《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唐.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老病忘拘束,应接丧精神。」
接应、支援。《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彼此相呼应。唐.欧阳询《书法.应接》:「两点者如小八,自相应接。」
拼音:yìng shì
顺应世运。《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句下汉.何休.解诂:「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奸伪多。」
与世周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吾见世中文学之士……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佛的出世。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仰惟如来应世,声教被物。」
拼音:yìng kǎo
参加考试。《儒林外史.第三回》:「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近应试
拼音:yìng shǒu
◎ 应手 yìngshǒu
(1) [handle]∶随手而就
应手奏效
(2) [conveniently] 〈方〉∶[工具、武器等]用着觉得顺手,运用自如
应手货
随手、顺手。《南齐书.卷三五.高祖十二王传.长沙威王晃传》:「乃令晃复驰马拔之,应手便去。」
便利、方便,应合当下所需。《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这里胭脂巷有一位中书秦老爹要上北京补官,攒凑盘程,一时不得应手,情愿七扣的短票,借一千两银子。」
拼音:yìng chūn huā
拼音:yīng jié
拼音:yìng shì
◎ 应试 yìngshì
[take an exam] 应考;参加考试
参加考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归来打叠衣装,上杭应试,与王氏话别。」《红楼梦.第八一回》:「比如应试选举,到底以文章为主。」近应考
旧时奉天子之命所作的诗赋。
拼音:yìng míng diǎn mǎo
例行公事。《红楼梦.第五八回》:「尤氏虽天天过来,也不过应名点卯,亦不肯乱作威福。」
拼音:yìng mìng
接受命令。《南史.卷六九.虞荔传》:「及文帝平彪,武帝及文帝并书招之,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命征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邕惧,只得应命而至。」近报命
拼音:yìng zhēn
拼音:yìng xián ér dǎo
拼音:yìng xiàn
拼音:yìng zhàn
◎ 应战 yìngzhàn
(1) [meet enemy attack]∶与前来进犯的敌人作战
(2) [take up a challenge]∶接受对方的挑战条件
我坚决应战,保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接受别人的挑战,尤指军队临阵接战。如:「我军从容应战,毫不畏惧。」反挑战
拼音:yìng hòu
拼音:yìng fèng
拼音:yīng tiān shùn shí
◎ 应天顺时 yìngtiān-shùnshí
[act in response to the will of Heaven and time] 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晋书·元帝纪》
顺应天命和时势。多用为帝王创业嗣统的美词。《晋书.卷六.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拼音:yìng zhěn
◎ 应诊 yìngzhěn
[sees patients] 为来访病人进行诊治
接受求诊。如:「医生应准时应诊,以免病患苦候。」
拼音:yìng liú
拼音:yìng míng
挂名,表面上。《红楼梦.第九回》:「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耳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
拼音:yīng tiān lì
拼音:yìng wù
待人接物。《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蒙传》:「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卷七三.循吏传.刘旷传》:「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拼音:yìng xīn
拼音:yìng xíng
拼音:yìng yuán
拼音:yīng yǒu
拼音:yìng shì
拼音:yìng jǔ
◎ 应举 yìngjǔ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参加科举考试。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元来宋时宗室自有本等禄食,本等职衔,若是情愿读书应举,就不在此例了。」
拼音:yìng gǔ
拼音:yìng áng
答应。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恰才陪著笑脸儿应昂,怎觑我这查梨相。」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应昂,行唐,走奔龙床,扯住衣裳。」
拼音:yìng zú
拼音:yìng yǔ
拼音:yìng yuē
拼音:yīng lù
拼音:yìng ruǎn
拼音:yìng tiān chéng yùn
◎ 应天承运 yìngtiān-chéngyùn
[rule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Heaven] 应天:顺应天命。承运:承受运气。谓帝王顺应天命统治天下,符合上天意志
顺应天命,承受气运。指帝王奉天命统理天下。《抱朴子.外篇.酒诫》:「汉高应天承运革命,向虽不醉,犹当斩蛇。」
拼音:yìng dá rú liú
形容才思敏捷,答话如流水般顺畅。《旧五代史.卷九一.晋书.郑琮传》:「戎伍之事,一睹不忘,凡所诘问,应答如流,故所在知名。」《隋唐演义.第八三回》:「子仪应答如流,李白愈加敬爱。」也作「对答如流」、「应对如流」。
拼音:yīng tiān sān jué
拼音:yìng tiān shùn rén
顺应天命和民心。唐.李德裕〈项王亭赋〉:「自古聪明神武之主,未尝不应天顺人,以定大业。」《三国演义.第四回》:「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也作「顺天应人」。
拼音:yìng wéi
拼音:yìng zhǔn
拼音:yìng zàn
拼音:yìng zhào
拼音:yīng tiān shū yuàn
宋代著名书院之一。位于今河南省商邱县境内。范仲淹曾讲学于此。
拼音:yìng sh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