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dé zhī yú
◎ 一得之愚 yīdézhīyú
[stupid person may once in a while have a good idea] 谦辞,指自己的见解
谦称自己的一些浅见。参见「千虑一得」条。宋.岳珂《桯史.卷七.吴畏斋谢贽启》:「喜拜重来之命,试伸一得之愚。」近一孔之见
拼音:yī bǐ bù gǒu
拼音:yī bān wú èr
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西游记.第七一回》:「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就一般无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尽有途路各别,毫无干涉的人,蓦地有人生得一般无二,假充得真的。」
拼音:yī bǎi wǔ rì
拼音:yī chuán
拼音:yī èr
◎ 一二 yī-èr
(1) [just a few;one or two]∶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a little]∶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a few]∶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one by one]∶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一点儿、少数。《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先叙了儿子病势如何的利害,次叙著朱亲家夫妇如何的抱怨。这句话,王三老却也闻之一二。」《红楼梦.第七回》:「读书一事,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英语 one or two, a few
法语 un ou deux, un peu
拼音:yī zì shī
称能改正或更动文句中一个字的老师。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僧齐己传》:「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己不觉下拜,时人称谷为一字师。」《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该死!该死!眼前现前之物,偏倒想不起,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也称为「一字之师」。
拼音:yī lì chéng dāng
竭尽全力担负责任。《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竖子自任可灭,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拼音:yī shǒu yī jiǎo
解释
拼音:yī bǐ jǐn
拼音:yī běn
同源。《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校勘用语。指另一个版本。如:「一本作某某。」
表示数量的多寡:(1) 文书一册。《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2) 草木一株。如:「腊梅一本」。(3) 戏曲一折或数折合成的一个段落。《儒林外史.第二回》:「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 的故事。」近一册
完全根据。《新五代史.卷六○.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
拼音:yī chuī
拼音:yì nián sān jié
拼音:yī fà
◎ 一发 yīfā
(1) [more;even more]∶更加;越发
如果处理不当,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2) [together]∶一同;一并
◎ 一发 yīfà
[a hair]∶一根头发
一根头发。晋.傅咸〈栉赋〉:「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
形容远山微茫。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拼音:yī qióng èr bái
◎ 一穷二白 yīqióng-èrbái
[be poor and blank;be backward both economically and culturally] 比喻基础薄弱,指工农业生产落后,文化、科学水平低下
形容非常贫穷落后。
大陆地区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准低。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拼音:yī xiào qiān jīn
形容美人一笑的可贵。南朝梁.王僧孺〈咏宠姬〉诗:「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宋.黄庭坚〈两同心.一笑千金〉词:「一笑千金,越样情深,曾共结,合欢罗带,终愿效,比翼纹禽。」也作「千金一笑」。
拼音:yī yuè
每年的第一个月,即正月、元月。《书经.泰誓.序》:「一月戊年,师渡孟津。」
一个月之间。《诗经.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抱朴子.内篇.论仙》:「令断谷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
英语 January,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德语 Januar (S), Jänner <Österreich, Südtirol> (S)
法语 janvier, le premier mois lunaire
拼音:yī hùn
拼音:yī yíng yī hé
拼音:yī yú sān fǎn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拼音:yī xiàn tán huā
解释
拼音:yī suǒ chéng nán
解释
国语辞典
语本《易经.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第一胎就生下男孩。宋.王迈〈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诗:「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成男喜可知。」也作「一索得男」。
拼音:yī sī
细微。《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话一丝也不错!前日不多时,河下方家请我写一副对联,共是二十二个字。」也作「一些」。
拼音: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解释
国语辞典
(谚语)淮南王刘安得道升天,鸡犬吃了剩下的仙药,也随之升天。见晋.葛洪《神仙传.卷六.刘安》。后比喻一个人做官得势,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著沾光。如:「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从他就任董事长以后,他的子女个个都成了公司里重要的干部。」
拼音:yī niǎn hóng
牡丹的别名。参见「牡丹」条。
山茶的别名。参见「山茶」条。
拼音:yī cì lè yè jiào
拼音:yī cùn shèn
拼音:yī chéng
拼音: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谚语)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歧路灯.第二七回》:「赵大儿生了一个女儿。事要恰好,话要凑巧,冰梅也腹痛起来。这宋婆生意发财,一客不烦二主。」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拼音:yì tiān
◎ 一天 yītiān
(1) [a day]∶一昼夜
(2) [round the clock]∶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one day]∶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the whole day;all the day]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方〉∶一天到晚
一日、整日。《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次日,一天无事。」《红楼梦.第一○八回》:「明日一早过来,我还要找补叫你们再乐一天呢。」
某一日。《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天,老夫妻两个同著媳妇正计议家事,只见舅太太合张太太过来。」
满天。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著这一天大雪。」
如天一样大。形容极大。《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德语 einen Tag, eines Tages
法语 un jour
拼音:yī wàng wú biān
一眼望去瞧不著边际。形容宽广、辽阔。如:「置身一望无边的大草原,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拼音:yī xiē
◎ 一些 yīxiē
[a number of;a little of;some] 几个;若干
少数、一部分。《红楼梦.第四二回》:「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也作「一点」、「一些个」、「一丝」。
英语 some, a few, a little
德语 einige
法语 un certain nombre de, quelques, un peu (de)
拼音:yī jì zhī cháng
◎ 一技之长 yījìzhīcháng
[professinal skill;speciality] 在某一特定方面(如某种手工业)有专门的技能、特长
具有某一种技能或专长。如:「只要具有一技之长,就不怕讨不到饭吃!」
拼音:yī shēn
◎ 一身 yīshēn
(1) [the whole body;all over the body;from head to foot]∶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suit]∶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single person]∶一个人
孑然一身
一人。如:「孑然一身」。
一身之长度。《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全身。《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红楼梦.第三一回》:「一交栽在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
衣服一套。《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说罢进去更衣,停了好一会才走出来,却换了一身时髦的装束。」也作「一身儿」。
独子单传。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英语 whole body, from head to toe, single person, a suit of clothes
德语 der ganze Körper
法语 tout le corps, un habit, seul
拼音: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
拼音:yí cì wū rǎn wù
拼音:yī niú jiǔ suǒ
拼音:yī bù
行走时脚向前跨一次,称为「一步」。比喻极短暂的距离或时间。《红楼梦.第六七回》:「我什么时候叫你,你什么时候到。迟一步儿,你试试!」《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虽说由上海到汉口走过两趟,却是跟著老人家,一步不敢离开。」
棋局中,移动或摆置棋子。如:「他下棋很谨慎,每走一步都考虑好久。」
事情的一个阶段。《红楼梦.第七○回》:「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就完了。」
法语 (un seul) pas
拼音:yī bǎi liù
拼音:yī mù
戏剧分幕时,其中的一段。如:「舞台上那一幕十八相送的戏,看得观众如痴如醉。」
引申为眼前所见到的一段景象。如:「刚才那一幕街头警匪枪战真是惊险万分!」
拼音:yī chè wàn róng
拼音:yī chǐ sù
拼音: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拼音:yī lóng yī shé
比喻人的行藏大不相同,一个飞腾,一个蛰伏。《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拼音:yī lì
◎ 一例 yīlì
[in the same way] 一律;同样
同等、同列。《史记.卷二三.礼书》:「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
一律、一概。《红楼梦.第一四回》:「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循例。如:「这事前两天他还说一例处理,怎么现在又有例外的说法呢?」
拼音:yī liàng
解释
拼音:yī lín yī zhǎo
解释
国语辞典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传一.赵执信传》:「又以士祯论诗,比之神龙不见首尾,云中所露一鳞一爪而已。」也作「一鳞半爪」。
拼音:yī zì zhí qiān jīn
比喻文章写得极好。清.李渔《意中缘.第一五出》:「自古道:『一字值千金,待我秤他一秤,看有多少重。』」也作「一字千金」。
拼音:yī wéi
拼音:yī x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