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词语

本页面整理三字词语,含三个字词语以及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草团瓢

拼音:cǎo tuán piáo

解释
1.亦作"草团标"。 2.圆形茅屋。
-----------------
国语辞典
草团瓢cǎo tuán piáoㄘㄠˇ ㄊㄨㄢˊ ㄆㄧㄠˊ
  1. 圆形茅屋。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恼翻我怎干休?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这里怨天公安排得我便无著落,困蛰龙久隐在草团瓢。」

草帚儿

拼音:cǎo zhǒu ér

解释
即草稕儿。
-----------------
国语辞典
草帚儿cǎo zhǒurㄘㄠˇ ㄓㄡˇㄦ
  1. 旧时酒店的招牌。以杉叶束成球状,悬放门首。《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稍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

草标儿

拼音:cǎo biāo ér

解释

草标儿 cǎobiāor

[grass stick on goods for sale;wisp of straw marking articles for sale] 旧时物件出卖时插于其上的草秆

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水浒传》

-----------------
国语辞典
草标儿cǎo biāorㄘㄠˇ ㄅㄧㄠㄦ
  1. 插在货品上,表示要出售的草秆。《水浒传.第一二回》:「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儒林外史.第三回》:「见范进抱著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草台班

拼音:cǎo tái bān

解释
临时搭设的戏台,习称“草台”。旧时经常在农村和集市临时搭台演出的戏曲班社,称“草台班”。一般演员较少,设备简陋,流动性大。

草刷儿

拼音:cǎo shuā ér

解释
1.即草稕儿。

草头露

拼音:cǎo tóu lù

解释
1.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干。比喻难以持久。
-----------------
国语辞典
草头露cǎo tóu lùㄘㄠˇ ㄊㄡˊ ㄌㄨˋ
  1. 草上朝露易干。比喻不能持久。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草鞋亲

拼音:cǎo xié qīn

解释
1.指穷亲戚。
-----------------
国语辞典
草鞋亲cǎo xié qīnㄘㄠˇ ㄒㄧㄝˊ ㄑㄧㄣ
  1. 穿草鞋的亲戚。比喻贫穷卑贱的亲戚。如:「做人要厚道,千万不可轻视草鞋亲!」

草团标

拼音:cǎo tuán biāo

解释
1.见"草团瓢"。

草衣士

拼音:cǎo yī shì

解释
指隐遁不仕之人。

草稕儿

拼音:cǎo zhùn ér

解释
1.乡村酒店用作酒幌的草帘。

草鞋费

拼音:cǎo xié fèi

解释
1.见"草鞋钱"。

草鞋钱

拼音:cǎo xié qián

解释
旧时公差衙役向案犯或当事人勒索的钱财,俗称"草鞋钱"。
-----------------
国语辞典
草鞋钱cǎo xié qiánㄘㄠˇ ㄒㄧㄝˊ ㄑㄧㄢˊ
  1. 旧日公人出差,向民间勒索的费用,称为「草鞋钱」。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我劝哥哥饶了你性命,有甚么草鞋钱与我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我过去諕他一諕,吃他几钟酒,讨些草鞋钱儿。」

草堂体

拼音:cǎo táng tǐ

解释
明宁王朱权所定乐府体十五家之一。

草荐子

拼音:cǎo jiàn zǐ

解释
1.方言。草鞋。

草土臣

拼音:cǎo tǔ chén

解释
官吏在居丧中对君上具衔时的自称。

草料场

拼音:cǎo liào chǎng

解释
1.堆藏军马和其他牲口饲料的地方。

钗头凤

拼音:chāi tóu fèng

解释
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
国语辞典
钗头凤chāi tóu fèngㄔㄞ ㄊㄡˊ ㄈㄥˋ
  1. 词牌名。属双调。宋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偶遇,曾填钗头凤以志感慨。

  2.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相逢,彼此感慨怅惘,悲念不已 。

钗股篆

拼音:chāi gǔ zhuàn

解释
书法篆体的一种。其笔法曲折﹐圆而有力﹐如折钗股。

柴桑翁

拼音:chái sāng wēng

解释
1.指晋陶潜。因其晩年隐居柴桑,故称。 2.指晋刘遗民。

柴桑主

拼音:chái sāng zhǔ

解释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载,潜在彭泽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柴桑,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陶潜。

柴桑伦

拼音:chái sāng lún

解释
晋陶潜隐居浔阳柴桑,一生酷爱菊,后因谓爱菊的高雅之人为"柴桑伦"。

柴油机

拼音:chái yóu jī

解释

柴油机 cháiyóujī

[diesel engine] 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

-----------------
国语辞典
柴油机chái yóu jīㄔㄞˊ ㄧㄡˊ ㄐㄧ
  1. 一种利用柴油作为燃料,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机。功率比汽油机大且燃料费用低,广泛用于多种机器设备及客货轮等。

柴禾垛

拼音:chái hé duǒ

解释
柴堆。

柴桑令

拼音:chái sāng lìng

解释
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柴火钱

拼音:chái huō qián

解释
1.指伙食费。

柴火饭

拼音:chái huō fàn

解释
柴火烧的饭。指普通人家的平常饭食。

柴册礼

拼音:chái cè lǐ

解释
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

柴市节

拼音:chái shì jié

解释
1.民族英雄的气节。

嗔恚心

拼音:chēn huì xīn

解释
犹嗔心。

嗔面戏

拼音:chēn miàn xì

解释
唐代杂戏名。表演时,演员以手举足加于颈上。

陈情表

拼音:chén qíng biǎo

解释
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李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出仕蜀国。蜀亡后,晋武帝召他任官,他以祖母年老需照顾为由,上表推辞。文中陈述了作者少年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语气恳切、婉转,富有感染力。
-----------------
国语辞典
陈情表chén qíng biǎoㄔㄣˊ ㄑㄧㄥˊ ㄅㄧㄠˇ
  1. 文章名。晋李密撰。以祖母刘氏年老,上表晋武帝,请准其暂不任官,以便居家孝养年迈祖母。

陈蕃室

拼音:chén fān shì

解释
《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遂用"陈蕃室"指闲居之处。

陈列品

拼音:chén liè pǐn

解释
陈设供展览的物品。

陈琳檄

拼音:chén lín xí

解释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陈隋调

拼音:chén suí diào

解释
指陈隋时所流行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曲调。

陈妈妈

拼音:chén mā mɑ

解释
古代妇女拭秽处以自洁之巾。
-----------------
国语辞典
陈妈妈chén mā maㄔㄣˊ ㄇㄚ ˙ㄇㄚ
  1. 俗称月经带。《醒世姻缘传.第一一回》:「床背后、席底下、箱中、柜中、梳匣中,连那睡鞋合那陈妈妈都翻将出来。」也称为「陈姥姥」。

陈家紫

拼音:chén jiā zǐ

解释
见"陈紫"。

陈撄宁

拼音:chén yīng níng

解释
(1880-1969)道教学者。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少读古籍医书,研老庄道家之学。后历游九华、武当、崂山等名山胜迹。三十八岁后常居上海,任仙学院教授,主编道学杂志,曾研读道藏,写出部分道藏目录、索引及道书多种,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国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著有《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静功疗养法》等。

陈思思

拼音:chén sī sī

解释
(1940- )电影演员。原名丽梅,浙江宁波人。女。1955年从影,任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演员。先后主演《云海玉弓缘》、《三笑》、《双女情歌》等影片。

陈蕃榻

拼音:chén fān tà

解释
后汉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陈遵辖

拼音:chén zūn xiá

解释
见"陈遵投辖"。

陈登科

拼音:chén dēng kē

解释
(1919- )作家。江苏涟水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后任新华社记者。建国后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安徽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活人塘》、《风雷》等。

陈衡恪

拼音:chén héng kè

解释
(1876-1923)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研究。其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又工篆刻、书法,能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
国语辞典
陈衡恪chén héng kèㄔㄣˊ ㄏㄥˊ ㄎㄜˋ
  1. 人名。(西元1876~1923)​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修水人。善诗文、书法,尤长绘画、篆刻。喜作园林小景,亦偶作风俗人物画。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梁苍室印存》等。

陈炯明

拼音:chén jiǒng míng

解释
(1877-1933)广东军阀。广东海丰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鼓吹“联省自治”,反对孙中山北伐统一的主张,1922年4月被孙中山免职。同年6月发动武装叛乱。1923年被孙中山领导的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潮梅一带。1925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歼灭。后死于香港。
-----------------
国语辞典
陈炯明chén jiǒng míngㄔㄣˊ ㄐㄩㄥˇ ㄇㄧㄥˊ
  1. 人名。(西元1877~1933)​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广东法政学堂毕业。入同盟会,参与辛亥三二九之役。广东光复,任副都督,后代理都督。护法之役,任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陆军部长兼内政部长。民国十一年叛变,十四年被讨平。

陈平席

拼音:chén píng xí

解释
1.汉陈平出身微寒﹐家居穷巷﹐以敝席为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平席"形容贤士贫寒。

陈维崧

拼音:chén wéi sōng

解释
(1625-1682)清代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词作风格豪放。又善诗和骈文。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
国语辞典
陈维崧chén wéi sōngㄔㄣˊ ㄨㄟˊ ㄙㄨㄥ
  1. 人名。(西元1625~1682)​陈贞慧之子,字其年,号迦陵,清江苏宜兴人。以其髯长,时称陈髯。工诗词骈文,清康熙中举鸿博,授检讨,与修明史。著有《湖海楼集》。

陈力列

拼音:chén lì liè

解释
指为官任职。

陈鲤庭

拼音:chén lǐ tíng

解释
(1910- )电影、戏剧导演,理论家。上海市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2年加入左翼剧联。1940年从影,先后任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编导委员,昆仑影业公司艺委会主任。建国后曾任天马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影片有《遥远的爱》、《丽人行》、《人民的巨掌》等。

陈天华

拼音:chén tiān huā

解释
(1875-1905)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写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宣传革命。先后参加发起成立华兴会、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后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斗争,为激励人民誓死救国,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陈思王

拼音:chén sī wáng

解释
即曹植。曹植生前封陈王,死后谥号为“思”。
-----------------
国语辞典
陈思王chén sī wángㄔㄣˊ ㄙ ㄨㄤˊ
  1. 三国魏曹植封陈王,卒谥思,故称为「陈思王」。参见「曹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