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ěr zhuì zǐ
◎ 耳坠子 ěrzhuìzi
[eardrop] 又叫耳坠儿,多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耳朵上的饰物。也作「耳环」。
拼音:ěr yán ér
拼音:ěr guā zǐ
◎ 耳刮子,耳掴子 ěrguāzi,ěrguāzi
[a box on the ear] 耳光
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巴掌。《文明小史.第三回》:「也有问过口供不对,挨著几下耳刮子的。」也作「耳光」。
英语 (coll.) a slap on one's face, a cuff
拼音:ěr gēn xiāng
拼音:ěr sān lòu
拼音:ěr wā sháo
拼音:ěr mù guān
拼音:ěr biān xiāng
拼音:ěr guō zǐ
拼音:ěr wā zǐ
◎ 耳挖子 ěrwāzi
[earpick] 掏耳垢用的小勺儿
掏耳垢的用具。《红楼梦.第二八回》:「只见凤姐站著,蹬著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呢。」
一种妇人的首饰。可用来掏耳垢。
英语 earpick, curette
法语 curette
拼音:ěr yīng diàn
拼音:èr shī chéng
拼音:fā yǔ cí
◎ 发语词 fāyǔcí
[a form word;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 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
文章中用于句首,揭举事物的虚词性助词。文言中有「夫」、「维」、「盖」等。「词」文献异文作「辞」。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句下邢昺.疏:「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也称为「发端词」。
拼音:fā yuán dì
河流的源头。如:「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都在青海。」
发迹、起始、开头的地方。如:「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沿岸。」
拼音:fā shāo yǒu
对某种事物十分著迷的人。如:「漫画发烧友」、「音响发烧友」。
拼音:fā láo sāo
◎ 发牢骚 fā láosao
(1) [mutter]∶抱怨;鸣不平
一群发牢骚的人
(2) [grumble]∶老是埋三怨四,不满地嘟囔
食品涨价,全城人都在发牢骚
向人倾吐心中的不满和怨恨。如:「他有不愉快却不明说,老喜欢在背后发牢骚。」
拼音:fā duān cí
◎ 发端词 fāduāncí
(1) [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也叫发语词。多用在句首,揭举事物。文言中有“夫”、“维”、“盖”等词
(2) [preface]∶序言
文章中用于句首,揭举事物的虚词性助词。也称为「发语词」。
拼音:fā yào zǐ
拼音:fā zhèng chóng
拼音:fā pí qì
◎ 发脾气 fā píqi
(1) [lost one’s temper]∶沉不住气,生气
这种事也没有使她发脾气
(2) [get angry]∶因事情不如意而吵闹或骂人
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
因事情不如意而生气发怒。《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吃他发起脾气来,少不了一顿拳脚。」
拼音:fā shí chē
装有机械,可以将大石块抛向远距离的车。晋.傅玄〈马钧传〉:「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
拼音:fā xuán liáng
拼音:fā xíng rén
主办出版品有发行权的人,称为「发行人」。
拼音:fā bào jī
发送电报的机械。
拼音:fā lì shì
◎ 发利市 fālìshì
[first deal] 〈方〉∶开业后做的第一笔生意,预示日后买卖顺当
做一天中的头笔生意。《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那阿寄发利市,就得了便宜,好不喜欢。」
引申为得好运、得采头、营业获利。《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今番且借这个机会,敲那贼头几个板子,权发利市。」《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
拼音:fā jiào jiǔ
拼音:fā míng jiā
◎ 发明家 fāmíngjiā
[inventor]创造新装置、新设计 或新方法者
发现、创造新事物或新方法的人。如:「爱迪生是一位改变世界的发明家。」
拼音:fā qǐ rén
创作一事或成立一组织,首先建议及发动的人。
拼音:fā xiàn quán
拼音:fā yǔ cí
拼音:fā dòng jī
◎ 发动机 fādòngjī
(1) [engine;motor]
(2) 适用于特殊类型的机器,通常它把一种形式的能改变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
汽油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
(3) 把(如热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和升高的水的势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力和运动的机器
利用热力、风力、电力等发生动力的各种机动机器的总称。为英语engine的义译。如蒸气机、内燃机、电动机等,种类繁多。也译作「引擎」、「原动机」。
专指电动机。
拼音:fā yān dàn
拼音:fā lìng qiāng
径赛、游泳比赛等开始时,用来发出声音信号、形状似手枪的器械。也称为「发号枪」。
拼音:fá kē rén
语本《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人即以伐柯人指媒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各以色彩衬盘,安定帖送过,方为定论。」近媒人
拼音:fá shān yǔ
拼音:fá dí rén
拼音:fá dū luó
拼音:bá tián shì
拼音:fǎ xī sī
◎ 法西斯 fǎxīsī
[fasces]古罗马长官权力的标志,是用红带捆绑的榆木或桦木棍棒,上面插着战斧的斧头。后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我们决不忘记日本法西斯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帜。为拉丁语Fasces的音译。为中间插著一把斧头的束棒。后义大利极权组织法西斯党用作该党的标帜。故后以法西斯借指主张专制独裁、实行恐怖统治者。
英语 fascist (loanword)
德语 Faschist (S)
法语 fasciste, fascisme
拼音:fǎ láng jí
拼音:fǎ xiān wáng
拼音:fǎ lán róng
拼音:fǎ rén gǔ
拼音:fǎ shū tiē
拼音:fǎ yǎn zōng
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文益禅师创立。因文益的谥号──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是禅宗五家中最晚成立的宗派。宗风简明的地方似云门;细密的地方类似曹洞,思想的特色主张一切现成。在宋初曾盛极一时,但到了宋代中叶,法脉就断绝了。其间不过一百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文益、德韶、延寿等。
拼音:fǎ wǒ jiàn
拼音:fǎ jiè yǔ
拼音:fǎ jiè xìng
拼音:fǎ guó hào
一种从牧童吹的角笛改良而成的金属管乐器。具有三个半八度管的音域,柔性的音色。现在的法国号,还附有按键,亦可作半音演奏。旧音ㄈㄚˋ ㄍㄨㄛˊ ㄏㄠˋ fà guó hào。
拼音:fǎ xǐ 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