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
拼音:cáo dòng zōng
解释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国语辞典曹洞宗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师徒所创。属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头希迁即事而真的见解,也就是从个别事物上,显现本然无别的理体。到良价从而发展五位君臣的说法。本寂则是大振曹洞宗风的人。此后此宗风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从如净禅师受法,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禅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临济宗法脉不绝,直到现代。
草甸子
拼音:cǎo diàn zǐ
解释◎ 草甸子 cǎodiànzi
[grassplot;grassy marshland]〈方〉∶野草丛生的洼地
-----------------
国语辞典草甸子
草地。如:「他平日最爱躺在草甸子上,一边沉思,一边享受阳光。」
草里金
拼音:cǎo lǐ jīn
草塘泥
拼音:cǎo táng ní
解释也叫灰塘泥﹑塘草粪等。江浙农村积制较多的一种沤肥。先将河泥和稻草(或其他杂草)夹杂积置,使其发酵腐解。入春,常与厩肥﹑绿肥等一起作为水田的基肥。
草上霜
拼音:cǎo shàng shuāng
解释羊毛皮的一个品种。其毛附皮处呈灰黑色,毫端则白色,圆卷如珠,若霜落草上,故名。参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翻毛外褂马褂》。
-----------------
国语辞典草上霜
草上的霜。《元史.卷一六九.石抹明里传》:「睿宗尝从太宗西征,在道绝汲,曷鲁晨起,聚草上霜,煮羮以进。」
一种贵重的羊皮。其毛近皮处为灰黑色,尖端则呈白色,圆卷如珠,似霜在草上,故称为「草上霜」。
草刺儿
拼音:cǎo cì ér
解释比喻很细小的东西。
-----------------
国语辞典草刺儿
比喻极不值钱的东西。如:「一根草刺儿,他也休想拿去。」
草台戏
拼音:cǎo tái xì
解释◎ 草台戏 cǎotáixì
[performance on the simple stage in rural areas] 在农村简易舞台上演的戏
草木灰
拼音:cǎo mù huī
解释◎ 草木灰 cǎomùhuī
[plant ash] 草、木、树叶等烧剩的灰,含钾,常用作农家肥料,用来促使苗杆变硬、抽穗
-----------------
国语辞典草木灰
草、木、树叶等燃烧后所余的灰烬。含钾、燐、钙等质,为农田常用肥料。
英语 plant ash
法语 cendre de bois
草库伦
拼音:cǎo kù lún
钗盒盟
拼音:chāi hé méng
解释传说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定情之盟约。见唐陈鸿《长恨歌传》。
钗头符
拼音:chāi tóu fú
解释端午节避邪的一种头饰。
-----------------
国语辞典钗头符
旧时在端午节配戴用来避邪的五色头巾。也作「钗符」。
钗梁凤
拼音:chāi liáng fèng
柴桑门
拼音:chái sāng mén
解释晋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后因以"柴桑门"泛指故里的家门。
嗔忿忿
拼音:chēn fèn fèn
陈若曦
拼音:chén ruò xī
解释 (1938- )加拿大籍华裔作家。台湾台北人。女。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英美文学,1966年回北京,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到美国,任《远东时报》主编、大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城里城外》,长篇小说《归》、《突围》,杂文集《文革杂忆》、《无聊才读书》等。
陈凯歌
拼音:chén kǎi gē
解释 (1952- )电影导演。福建长乐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7-1990年在美国进修。因执导《孩子王》获金鸡奖导演特别奖;《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奖影片还有《黄土地》、《大阅兵》等。
陈述句
拼音:chén shù jù
解释◎ 陈述句 chénshùjù
[declarative sentence] [语]∶用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在书面上,陈述句后面用句号(今年丰收了。)
-----------------
国语辞典陈述句
陈墨香
拼音:chén mò xiāng
解释 (1884-1942)京剧作家。又名敬余,湖北安陆人。京剧票友,能演青衣、花旦。1924年起,与荀慧生长期合作,为荀编创剧本五十多种;又为程砚秋、王玉蓉编写剧本。一生编剧一百多种,《杜十娘》、《钗头凤》、《红楼二尤》等最著名。
陈子昂
拼音:chén zǐ áng
解释 (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
国语辞典陈子昂
人名。(西元661~702)字伯玉,唐射洪人。性褊急,然轻财好施与。武后时官至麟台正字,迁右拾遗。唐初诗风犹宗徐、庾,至陈子昂始归于雅正。著有《陈拾遗集》。
陈后主
拼音:chén hòu zhǔ
解释 (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字元秀,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公元582-589年在位,其间奢侈荒淫,不理国政。国亡被俘,后病死洛阳。曾作《玉树后庭花》等艳体诗。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
国语辞典陈后主
帝号。(西元553~604)名叔宝,字元秀,宣帝之子。荒淫无度,隋师至,犹奏伎行乐,后被俘至长安。著有文集三十九卷,词采绮艳。
陈死人
拼音:chén sǐ rén
陈惊座
拼音:chén jīng zuò
解释《汉书.游侠传.陈遵》﹕"﹝陈遵﹐字孟公﹞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座云。"后用以借指名震于时的名士。
陈霸先
拼音:chén bà xiān
解释 (503-559)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小吏出身。公元549年侯景叛乱时,受湘东王萧绎之命于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与王僧辩军会合,讨灭侯景。萧绎即位称帝,他任征虏将军。萧绎被杀后立萧方智为帝。同年击败北齐的进攻,被封为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
国语辞典陈霸先
人名。(西元501~559)字兴国,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西元 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后受禅为帝,国号陈,都建业,在位三年,谥武,庙号高祖。
陈正字
拼音:chén zhèng zì
解释 1.指宋诗人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官至秘书省正字。后因称"陈正字"。
陈师道
拼音:chén shī dào
解释 (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师从曾巩。官至秘书省正字。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诗好苦吟,推崇杜甫,但作品较生硬艰涩。有《后山集》。
-----------------
国语辞典陈师道
人名。(西元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宋彭城人。性高介,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所为诗情深典奥,自成一家,著有《后山集》。
陈王赋
拼音:chén wáng fù
陈景润
拼音:chén jǐng rùn
解释 (1933-1996)数学家。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毕业。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1966年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另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因子的乘积之和”,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陈独秀
拼音:chén dú xiù
解释 (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
陈伯达
拼音:chén bó dá
解释 (1904-1989)福建惠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7年到延安,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中央秘书处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红旗》杂志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因积极参与林彪反党集团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中共中央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1988年10月刑满释放。著有《中国四大家族》、《人民公敌蒋介石》等。
陈大齐
拼音:chén dà qí
解释 (1886-1983)心理学家。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国民党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心理学专著之一《心理学大纲》。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主要著作还有《现代心理学》、《迷信与心理》等。
陈祖德
拼音:chén zǔ dé
解释 (1944- )九段围棋手。上海人。七岁拜名手顾水如为师学棋。60年代初入选国家围棋集训队。1963年受先战胜日本杉内雅男九段,创中国棋手胜日本九段的纪录。1965年在分先条件下战胜日本岩田达明九段。1964-1974年间三次获全国冠军。1982年晋升九段。擅长“中国流”布局。著有传记文学《超越自我》。
沈宋体
拼音:shěn sòng tǐ
解释指唐·沈佺期、宋之问所作的诗体。诗自汉季以迄六朝,格调屡变,沈约、庾信音韵婉谐,属对精密;至佺期、之问益以靡丽,学者宗之,称为沈·宋体。 沈香亭
拼音:shěn xiāng tíng
沈命法
拼音:shěn mìng fǎ
沈默默
拼音:shěn mò mò
沈葆桢
拼音:shěn bǎo zhēn
解释 (1820-1879)清末官员。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有所贡献。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水师,督办海防,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
-----------------
国语辞典沈葆桢
人名。(西元1820~1879)字翰宇,一字幼丹,清侯官人(今福建闽侯县)。道光进士,授编修,咸丰间署广信府。太平军兴,以守城有功,擢江西巡抚。同治间,总理福建船政十三年,日本窥伺台湾,负责加强台湾防务,以及开发等一切事宜。光绪初,官至两江总督,卒谥文肃。
沈鱼色
拼音:shěn yú sè
沈木香
拼音:shěn mù xiāng
沈颠颠
拼音:shěn diān diān
沈心工
拼音:shěn xīn gōng
解释 (1870-1947)音乐教育家。上海市人。1902年赴日本,在中国留学生中举办“音乐讲习班”。次年回国,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曾采用外国歌曲曲调填配新词,用作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的唱歌教材。编有《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尘沙劫
拼音:chén shā jié
趁风凉
拼音:chèn fēng liáng
趁打哄
拼音:chèn dǎ hǒng
趁脚跷
拼音:chèn jiǎo qiāo
樗散材
拼音:chū sàn cái
除馑女
拼音:chú jǐn nǚ
厨下儿
拼音:chú xià ér
解释犹厨子。
-----------------
国语辞典厨下儿
烹调食物的仆役。《三国志.卷五五.吴书.甘宁传》:「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
储备粮
拼音:chǔ bèi liáng
触藩羝
拼音:chù fān dī
解释 1.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触霉头
拼音:chù méi tóu
解释 1.见"触楣头"。
-----------------
国语辞典触霉头
碰到倒霉、不愉快、不顺畅的事。如:「最近不知怎么搞的?老是触霉头。」也作「触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