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词语

本页面整理五字词语,含五个字词语以及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水米不粘牙

拼音:shuǐ mǐ bù zhān yá

没喝水也没吃饭。形容病重不能进食。

虎毒不食儿

拼音:hǔ dú bù shí ér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智慧的痛苦

拼音:zhì huì dí tòng kǔ

剧本。俄国格里鲍耶陀夫作于1824年。从国外游学归来的贵族青年恰斯基具有进步思想,为贵族社会所不容,乃至被诬为“疯子”。恰斯基当众揭露了贵族社会的腐朽虚伪后愤然离去。

匈牙利事件

拼音:xiōng yá lì shì jiàn

1956年匈牙利发生的政治事件。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学生和市民示威游行,夜晚发生流血事件。次日,政府改组,纳吉任部长会议主席。后暴乱波及全国各地。纳吉宣布取消一党执政,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1月4日,卡达尔等人离开首都,另组工农革命政府。同日,苏联军队进入布达佩斯,纳吉被捕,事件平息。

苏台德事件

拼音:sū tái dé shì jiàn

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边境苏台德区的事件。这一地区居民多为日耳曼人,在德国挑动下,当地德意志党不断进行反政府活动,要求“自治”,希特勒乘机干涉,并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9月,英、法为自身利益,同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苏台德区遂为德国侵占。

小番子闲汉

拼音:xiǎo fān zǐ xián hàn

差役的耳目、帮手。《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那老儿是 郑州 秦寧军 人,姓 宋 ,排行第四,人叫他做 宋四公 ,是小番子閒汉。”《水浒传》第四一回:“第三个好汉姓 马 ,名 麟 ,祖贯是 南京 建康 人氏,原是小番子閒汉出身。”

新西伯利亚

拼音:xīn xī bó lì yà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最大城市。人口139.3万(1985年)。工业以机械制造和冶金为主。铁路枢纽,河港及航空要站。建有大型水电站和科学城。

红河三角洲

拼音:hóng hé sān jiǎo zhōu

越南北部最大的平原。由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3米以下。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越南北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恒河三角洲

拼音:héng hé sān jiǎo zhōu

在亚洲南部孟加拉湾的北岸。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形成的冲积平原,也称“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面积5.6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仅10米。三角洲上的河道,因泥沙淤积,河床日高,常泛滥成灾。

海军轰炸机

拼音:hǎi jūn hōng zhà jī

主要用于轰炸海上和沿岸目标的海军飞机。机载武器有空舰导弹、空地导弹、鱼雷、炸弹和核弹等。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突击力强的特点。

腾格里沙漠

拼音:téng gé lǐ shā mò

在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面积4.27万平方千米。沙丘占绝大部分,基本上为流动沙丘。内部多湖盆草滩,为牧场。

模数转换器

拼音:mó shù zhuǎn huàn qì

“模拟数字转换器”的简称。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装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须经各种检测装置,以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模拟量,随时提供被控制对象的有关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而进行控制。计算机的输入必须是数字量,故需用模数转换器达到控制目的。

粒子束武器

拼音:lì zǐ shù wǔ qì

利用高能强流粒子(电子、质子和离子)束摧毁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由高能强流加速器将粒子源产生的电子、质子或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用磁场将其聚集成密集的束流后射向目标,摧毁目标或使之失效。

海底扩张说

拼音:hǎi dǐ kuò zhāng shuō

一种解释洋底地壳形成的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底地壳中的分裂带(洋中脊)中不断涌出,冷却为洋底新地壳,原来的洋底地壳则随之而向两侧扩张。是从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为板块构造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合成洗衣粉

拼音:hé chéng xǐ yī fěn

洗涤用品,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粉粒状,用于洗涤衣服、织物等。通称洗衣粉。

新中产阶级

拼音:xīn zhōng chǎn jiē jí

与“旧中产阶级”相对。详“中产阶级”(857页)。

蚍蜉撼大木

拼音:pí fú hàn dà mù

见“蚍蜉撼大樹”。

同步电动机

拼音:tóng bù diàn dòng jī

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相同的交流电动机。其转子转速n与磁极对数p、电源频率f之间满足n=f/p。转速n决定于电源频率f,故电源频率一定时,转速不变,且与负载无关。具有运行稳定性高和过载能力大等特点。常用于多机同步传动系统、精密调速稳速系统和大型设备(如轧钢机)等。

外层空间法

拼音:wài céng kōng jiān fǎ

协调和管理各国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空间活动的法律。已达成协议的内容有:各国拥有为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进入外层空间的平等权;不得要求对外层空间或任一天体拥有主权;国际性法律(包括联合国宪章)适用于外层空间;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建立核武器站或在天体上设置军事基地;国家对其所属的宇航员和宇宙飞行器拥有管辖权;载人飞船受损时,宇航员可接受任何一种救助。

许可证贸易

拼音:xǔ kě zhèng mào yì

技术拥有者将技术使用权许可证出售给技术引进方的技术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及商标使用权的转让。

灾害性天气

拼音:zāi hài xìng tiān qì

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雨淞、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薯芋类蔬菜

拼音:shǔ yù lèi shū cài

具有可供食用的肥大多肉的块根、块茎的一类蔬菜。如马铃薯、甘薯(番薯、山芋)、芋、山药、菊芋、生姜等。其产品器官(块根、块茎)位于地下。食用部位多含淀粉,可作蔬菜、杂粮、饲料等,还可作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原料。均用产品器官繁殖。

笛卡儿坐标

拼音:dí kǎ ér zuò biāo

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两个坐标之一,以X和Y表示两根无限而相交的直线参考轴,每个坐标即从任一轴沿平行于另一轴的方向量至该点的距离,并按照参考轴至该点的方向,对每一坐标任意赋以一个代数符号。

凯恩斯主义

拼音:kǎi ēn sī zhǔ yì

英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认为失业是由工人的消费需求和资本家的投资需求不足所造成;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调节,保持充分就业。主张加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职能,用政府的开支举办公共工程,来弥补私人投资和消费的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

西域都护府

拼音:xī yù dū hù fǔ

古代管理西域地区的军政机构。西汉于公元前60年始设,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小野云沟附近)。监护西域三十六国。王莽时废置,东汉曾两次复置。

所答非所问

拼音:suǒ dá fēi suǒ wèn

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二滩水电站

拼音:èr tān shuǐ diàn zhàn

在四川攀枝花市北、雅砻江下游。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年发电量170亿千瓦小时。1991年开工建设。

游褒禅山记

拼音:yóu bǎo chán shān jì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记述作者游山洞的经过,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题为游记,实以议论为主,隐示创业者必须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喀斯特高原

拼音:kā sī tè gāo yuán

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新殖民主义

拼音:xīn zhí mín zhǔ yì

见“殖民主义”(815页)。

坐山看虎斗

拼音:zuò shān kàn hǔ dòu

比喻暂不介入双方的斗争中,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劳动力市场

拼音:láo dòng lì shì cháng

指劳动力自由流动择业的场所。有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种劳动服务公司等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上,市场机制调节着劳动力供需,推动人才合理流动,促成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亚得里亚海

拼音:yà de lǐ yà hǎi

(一)、位于意大利东面的水域
(二)、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位于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之间。长约800千米,平均宽175千米,最深处1,324米,面积131,050平方千米。意大利海岸相当平直延续,无岛屿;巴尔干半岛西岸沿海则有许多大小岛屿,总的说来与海岸呈平行走向。奥特朗托海峡在东南端连接爱奥尼亚海。

平均海水面

拼音:píng jūn hǎi shuǐ miàn

某一海域一定期间(如1天、1月、1年或多年)海水面的平均位置。分别由相应期间的逐时潮位观测资料按一定方法计算求得。多年的平均海水面可作为陆地高程的起算面。中国规定按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

没嘴的葫芦

拼音:méi zuǐ dí hú lú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交通肇事罪

拼音:jiāo tōng zhào shì zuì

在我国,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原因与结果

拼音:yuán yīn yǔ jié guǒ

原因是使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受因果联系支配。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个现象,在不同的关系中可以分别是原因或结果。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几个结果,一个结果往往由几个原因引起。

钱塘江大桥

拼音:qián táng jiāng dà qiáo

在浙江杭州市区南。跨越钱塘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有两桥。一桥建于1937年,长1453米,其中正桥长1072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单线铁路桥。二桥建于1991年,上层为公路桥,长2861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长2000米。是联系沪杭、浙赣铁路的重要通道。现已建三桥。

乌拉圭回合

拼音:wū lā guī huí hé

指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内容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等议题。

山不转水转

拼音:shān bù zhuàn shuǐ zhuàn

《论语》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喜欢山,因为山是静的、固定的、不流动的。其中表现的是一种坚定、一种执著。比如我们对爱情和事业的执著等。智者喜欢水,因为水是动的、流动的、可以转的,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体现的是一种灵活、一种变化,这是智者对事物的态度。同时也寓意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山,水,人等都是具体事物。任何事物,静止都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山不转水转”,词面上讲的自然现象,实质上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山喻人。世间万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使“山”(喻人,包括你我)主观上希望“不转”,“水”(自然界一切事物)却照样“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几乎天天在变动,有些人适应不了,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这句话劝解他,使他随遇而安。以水喻人,以山比喻另外的人或事。当局面难以扭转时,或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用这句话劝导人们采取灵活措施,不要硬碰硬,以免两败俱伤。以水喻头脑。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就是在左右碰壁、陷进绝境时,人的大脑首先要“转”起来,克服恐慌的心理。这句话还可以鼓励自己或他人:不管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坎坷,不要失去自信心,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媚的一天。有否这鼓励,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人在承受力到达局限时总是软弱而苍凉的。应用:俗话说山不转水转,各领风骚几年,正是因为股市的曾经低迷才能够创造今日股市的火暴。展望未来,当投资者感觉到股市大事已经降临时,社会投资渠道和资金流向就会发生扭转,这无形之中就开始给房地产市场进行持续的降温过程。

人生地不熟

拼音:rén shēng dì bù shú

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中国科学院

拼音:zhōng guó kē xué yuàn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1949年11月成立。院部设在北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分布在全国各个系统的五百多位院士组成的学部;一是以一系列研究所为主体,加上若干教学、图书、出版、仪器研制中心等支撑单位和一批高技术企业。出版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辩证法通讯》以及各种专门学科的学报、专著、译著等。中国科学院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另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雅克萨之战

拼音:yǎ kè sà zhī zhàn

清军抗击沙俄侵略的战役。清初,沙俄军侵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1685年,清军将其逐出。不久俄军又重踞雅克萨,建筑土城。次年,清将萨布素等将俄军困于雅克萨,击杀俄将托尔布津。后因沙皇请和,始撤围。

尼格罗人种

拼音:ní gé luó rén zhǒng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体质特征是皮肤黑,嘴唇厚,鼻子扁宽,头发鬈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地。也叫黑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罗,英Negro]

修辞立其诚

拼音:xiū cí lì qí chéng

诚:真心实意。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僧来看佛面

拼音: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

英雄的十月

拼音:yīng xióng dí shí yuè

报告文学。华山作于1950年。报道东北解放战争中锦州之战的全过程,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作品场面壮阔,既有全景式的鸟瞰,又有具体场景的生动描绘。

豆腐渣工程

拼音:dòu fu zhā gōng chéng

比喻质量很差、极不坚固的建筑工程。

扎什伦布寺

拼音:zā shí lún bù sì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1447年建。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建筑依山傍水,金顶碧瓦,雄伟壮丽。全寺分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有殿堂数十处。弥勒殿内供有26.2米高的坐式弥勒佛铜像,为世界罕见大铜像。有历代班禅灵塔,塔身包裹银皮,镶嵌各色宝石,灿烂辉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罗毗荼人

拼音:dá luó pí tú rén

泛指说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中部和斯里兰卡北部。约1.7亿人(1983年)。多信印度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部分从事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