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实习生 张馨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第六年度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该指数旨在追踪中国新富人群这一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力的群体不断变化的投资行为和财富观念。其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吴飞教授与上海嘉信理财国际市场董事总经理Lisa Hunt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该报告将年收入范围为12.5万-1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小于700万人民币的人群设定为目标人群。2022年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新富人群的财富健康正在稳步提升。财富健康指数从上一年的72.02小幅攀升至72.20,四项次指数的波动幅度也均不超过1个点。其中,财务规划次指数涨幅最大,上涨0.74个点至43.80。财富信心和投资参与这两项次指数也分别小幅攀升至74.34和79.56。资产管理次指数则为45.22, 较2021年微跌0.27个点。
嘉信理财集团是一家美国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5月31日,嘉信理财拥有逾360家分支机构,34200名员工,资产管理规模达7.3万亿美元。
金融素养与投资风险意识呈正相关,投资者教育势在必行
研究显示,新富投资者普遍对ESG、元宇宙、虚拟货币等新兴投资类别展现出较大的热情和兴趣,而金融素养较高的投资者对这些投资标的的风险评估较为成熟。
例如,由于虚拟货币和元宇宙概念的投资产品与实体经济关联性较弱,且相关监管尚不成熟,这类产品的投机性更强,相较于传统投资产品也往往风险较高,净值波动性更大。而认同这一观点的受访者在金融素养较高群体中的占比均比在金融素养较低群体中的占比高出10%以上。可见提升金融素养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判断和过滤概念炒作,从而更专注于市场的基本面和长期效益。
吴飞在解读本期《指数》报告时谈到:“我们在去年的研究中观察到新富人群正在有意识地根据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自己的财富管理实践。而今年的数据则印证了金融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金融素养的持续提升可以帮助新富人群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及时识别其中的金融风险,从而不断巩固财务安全、提升财富健康。”
新富家庭财务需求多样,共同协商可助家庭克服理财盲点
今年的《指数》调研重点探究了新富家庭的财富管理行为和决策方式。数据显示,不同家庭成员在投资态度、理财行为和决策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男性的投资策略更为激进,选择这一策略的新富人群在男女性受访者中占比分别为19.5%和13.6%;女性则更注重为一些家庭财务目标进行规划,有55.1%的女性受访者已经为孩子的教育开始进行财务规划,而男性占比仅为44.0%。
尽管存在这样的性别差异,高达74.1%的新富家庭仍将所有财务问题交由某一位家庭成员全权决策和管理。这种单人决策的方式可能会使家庭财富管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家人共同参与财务决策可以帮助家庭制定一套更具包容性的财务规划,从而使财富管理更好地兼顾每位家人的需求。
新富人群期待投顾服务为财富管理保驾护航
尽管新富人群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财富管理能力普遍表示满意,但今年的调研结果仍表明该群体的财富健康存在一定脆弱性。这在近两年刚入市的新投资者中尤为显著。尽管他们对自身财富管理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其他投资者,但却有高达26.9%的人表示自己无法承受任何损失。
这种隐患同样体现在新富人群处理一些常见财务问题的方式中。比如,对个人养老问题表示担忧的受访者仅占22.3%,但超过半数新富人群尚未制定养老规划。同时,新富人群对房价的担忧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但对金融投资的兴趣却并没有明显随之上升,可见他们尚未找到替代的投资方向。这种迷茫可能会使他们错失进一步提升财富健康的契机。
令人庆幸的是,新富人群对各类投顾服务的使用率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业应当把握这一市场机遇,通过投资顾问就上述问题为新富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巩固长期财富健康。“深化对财富管理的科学认知对于实现长期财务目标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投资者审视自身的投资行为,还应兼顾家人的需求和专业的建议,做到兼听则明。”Lisa Hunt强调,“最新一期的《指数》报告显示,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投顾服务帮助投资者基于当前状况和未来目标量身定制一份契合家庭整体需求的财务规划。因此,我们期待金融机构携手优化服务,为中国投资者打造适合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其逐梦财富未来。”
以下是此次活动等问答环节:
问题1:该报告为什么把新富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吴飞:我们采用了新富人群这样的名词,指的是由于中国的民间财富增长,个人财富随之短时间积累起来的人群。但是严格来说,新富人群和其他一些报告里提到的中产阶层群体是非常重合的。我国共同富裕政策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三次分配把社会转换成为偏橄榄形的分配结构。这就意味着占到社会主导的群体就是中产群体,这和我们的新富人群是重合的。中产在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也是社会稳定、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所以这个群体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Lisa:在美国,中产阶级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也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很多国家对这类人群研究不够充分,而主要关注的是超高净值人群或者高净值人群。如果我们看中国的战略支柱驱动力,中产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所以如果金融服务机构能够更了解这个人群,就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此类人群的需求,实现发展目标。
问题2:报告中讲到房产投资热度减弱,但金融资产的投资却没有随之增加。貌似新富人群尚未找到可替代的投资方向,请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吴飞:房产投资热度减弱并不意味着新富人群会把下降的这部分资金直接投资到别的领域,因为这里面没有一个替代作用。目前除了新冠,地缘政治、各国经济政策变化等等因素都对风险偏好产生了影响。目前,居民追求风险的偏好开始下降,这对于消费和储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减少消费的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居民对于市场的信心会有所下降。该报告显示,新富人群的财富信心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减退,只是大众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可能采用更加防御性,而不是进攻性的方式。另外,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其他现象,像现金持有、银行储蓄的增加,这就体现出没有进入到房地产的资金作为储蓄进入到金融系统。金融资产没有增加那是因为投资者还处于观望状态,没有找到一个确定的方式投入到金融市场。
Lisa:目前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的热情下降了,但是替代投资渠道的缺口还没有补上,所以他们只好持币观望。这对金融服务业是一次机遇,该行业必须要加大力度,填补这个空白,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基于此,我认为投资者教育是很重要的。这种教育能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多元投资组合来更好的分散风险;如何做长期财务规划;需要设立哪些目标以及每一个财务目标需要花多少年来实现。
问题3:目前,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今年养老金融也处于启动的阶段。结合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您对这个情况有何建议?
Lisa:在美国,我们的确在近几十年来都在推动个人养老金的相关举措,我们希望更多地由个人来承担养老的责任,当然政府也会为个人养老提供一些支持。在美国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比如通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等。其实不管在什么国家,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养老金来实现这居民有质量的养老目标是非常困难。中国新富人群对生活的预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他们退休后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
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我们觉得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金融服务行业都是有益的。中国的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加大金融教育的力度使得人们有做好养老规划的能力,以确保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税收优惠和养老储蓄机制。同时,金融服务机构还应该推出更多的投资产品,满足居民不同的养老需求。另外,国家也要有明确的监管、明确的投资者保护条例帮助人们更好地推动长期规划。
编辑:小茉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相关文章】
★ 末日博士鲁比尼:“1970年大通胀+2008年危机=现在”
★ 和实控人下属公司矛盾加剧 上海沪工起诉要求撤销对方股东会决议
★ 大金融股票的十大龙头股_大金融股票有哪些_2021年十大龙头股名单一览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54uicw8z.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