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哲】
美国中情局等间谍机构,依托使领馆开展情报工作,搜集“感兴趣”的信息,早就不是秘密了;普通人如果到使领馆办签证,个人信息自然也会为美国掌握。
有时候交出信息是没办法,但谁会乐意见到自己的信息被滥用甚至窃取?
那么,我如果既没有从事什么敏感工作,不大会被使领馆里的间谍直接盯上;又不想去美国玩,离它的使领馆远远的,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这可不一定。
如果你的邻居在美国驻华使领馆工作,那得提醒你,美国政府包括情报机构,或许已经拿到甚至将永久保存你的姓名、电话、地址和邮箱等个人信息。
美国驻华大使馆网页上刊登的工作人员招募公告
最近,媒体曝光了美国驻华使领馆的《海外背景调查问卷》(Overseas Vetting Questionnaire),可以发现,对中方雇员的背景调查,已经不只是针对雇员本人和直系亲属,甚至可能包括雇员的邻居或其他非亲属社会关系,严重侵犯了中国公民的权利。
超常规搜集中方雇员敏感个人信息,触手伸向社会
《海外背景调查问卷》声称是在“自愿”的前提下,收集中方雇员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历史住地、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社会交往、婚姻状况、亲属关系、国外旅行、被调查情况、一般性问题等10多个方面的内容。
要说教育、工作经历,一般的企业都得问,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可这“社会交往”范围就宽了,当然不可能由你中方雇员“自愿”定义,必然是使领馆说了算。
一名知情人士向笔者表示,美方在实际工作中就搜集了中方雇员的邻居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邮箱。
此外,还调查了雇员的七年以上“非亲属社会关系”。
啥是“非亲属社会关系”?又是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说不定哪天,这里面还会包括球友、钓友,或者时常重聚的老同学呢。
至于中方雇员本人,当然更是要事无巨细地全面调查,比如财务状况,包括信用卡、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的“欠账”也都要了解。
这我也能理解哈,美国情报机构特别擅长花重金招降纳叛、买情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自然会担心雇员被收买,就怕谁有财务问题。
还记得刚才说的“社会关系”吗?如果你和中方雇员有什么借贷关系,使领馆的安全人员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盯上你?如果和雇员的亲属有生意往来,又会如何呢?
中方雇员被严查的远不止这些方面,美方就连使用微信都有专门规定,要求馆内与工作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必须及时上传、存档,以后会进一步核查。脸书等社交媒体账号、个人邮箱也都要登记在册。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驻华使领馆还存在肆意突击搜查手机、恐吓胁迫等行为。突然打开相册检查,就问你怕不怕……这还有基本的隐私权吗?
要是有张几个老同学聚会的合影,你猜他们有多大的可能,把这几个人什么来历都问个一清二楚?
与境外情报机关“分享”中方雇员信息
那么调查所涉及的中国雇员和其他公民的个人信息,为什么说很可能会被送到情报机构呢?
因为调查问卷上堂而皇之地写着,雇员们提供的信息可根据美方所谓“隐私法令”,不经填表人同意而被机构公开,更可用作“其他常规用途”。
用我们普通人的眼光看,在11项“其他常规用途”中,第八项一点都不“常规”:“联邦、各州、地方机构、符合条件的实体和个人,以及通过特定联络渠道对接的外国政府,为了确保情报机构有效履行职责,依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1949年中央情报局法案》《第12333号行政命令》以及其他后续法令许可的国家安全条例、获总检察官授权的实施程序、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可使用该问卷调查内容。”
这话说得可够绕的,但三项法案、命令里,前两条一看就和中情局等情报机构有关;再去扒一下第三条,原来是1981年签署的,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可以将收集数据的范围扩大到美国以外,而且该命令只接受行政部门的监督,不受法院约束。
美国经常标榜自己的法治,其实就像这个例子所表明的,法律早就给各种灰色甚至黑色的行为开好口子啦。既然只受行政部门监督,那么只要高层一路绿灯,本就隶属于行政部门的情报机构就可能肆意利用这些信息。
除了背景调查的内容,要回传美国国内的还有所谓“接触事件”的报告。根据美国国务院《外交手册》,在2018年修订的“安全意识与咨询”条目下,当雇员报告“接触事件”后,安全官员必须判断接触人是否有情报背景。如果雇员不能确定接触的性质,安全官必须与其讨论,决定是否提交报告。
资料图
当然,去超市买个菜,和营业员结个账,不算什么“接触事件”;但如果在朋友聚会时聊点经济、外交话题,会不会被认为是有情报背景的接触人,试图“策反”使领馆雇员反对美国?
什么算“接触事件”,要报告多详细的内容,这标准在哪?其实都在美方安全官员手里,放大了中国公民隐私泄露的风险。
同期修订的“在岗接触报告”条款则规定,国务院外交安全反情报处(DS/ICI/CI)必须根据国务院与中情局议定的程序,将这些报告信息提交给后者。因为中情局是美国海外反情报工作的主要协调者。
资料图
可见,将雇员提供的一些信息“分享”给美国的情报机构,早已成了美国驻华使领馆的“常规操作”。而在美方的调查不断侵蚀雇员隐私的情况下,其他中国公民也很可能被卷入其中。
美国为针对中国已掉进怪圈,使领馆的调查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驻华使领馆的日常运作,离不开懂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华人,但在美国刻意营造“新冷战”氛围,处处敌视、遏制中国的背景下,掉进了“既要用华人,又不信任华人”的怪圈。
使领馆内固然有不少有价值的外交情报,可说句玩笑话,但凡美国在馆内少搞点秘密活动,值得获取的情报大概能少一大半,美国安全官员也可以少操些心不是?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如此提防中方雇员,实在有点庸人自扰的意思。
“既要用华人,又不信任华人”的事情还不少。比如中情局去年建立了“中国任务中心”(China Mission Center),公开招募会说中文的特工,要求最好能掌握粤语、沪语等方言。为了加快招揽人才,还计划把审核时间缩短到6个月。
但中情局前高级分析师帕尔(Douglas Paal)声称,“有中国经验的人不可信”,“会引进潜伏者”。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项目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前中情局官员哈丁(Emily Harding)也说,在中国生活过的人“很难澄清外国势力没有对自己施加影响力”。
因此,再要缩短审核时间,很可能意味着快速招募的人员,特别是华人,会受到更多的区别对待,影响其发挥能力。
司法部策动、下属的FBI深度参与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则已经“翻车”了。这项计划以抓间谍为名,迫害了诸多华裔科学家,连美国科学界、教育界都极力反对,最终在今年2月被迫终止。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半导体专家陈刚,是被牵涉的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尽管今年1月美司法部撤销了指控,但他明确表示:“作为吸引世界人才的‘灯塔’,美国的竞争力正在下降”,他“已受够联邦资助”,决定远离这类项目。
美国理工科迫切需要包括华人在内的人才支撑,但是“既要用华人,又不信任华人”,怎么可能成事?
再往这座“冰山”更深的地方看,美国的很多行为看似咄咄逼人,其实一直在产生反效果,自挖墙脚。
比如中情局在欧洲各国同行面前,蓄意贬低英国认为华为“没有威胁”的判断,让英国人气得不行,实际上是在败坏中情局自己的声誉,也在盟友间埋下不信任的种子。“五眼联盟”的其他成员在华为问题上也最终被迫转向,但心中的芥蒂是否完全消除?至于其他欧洲盟友,在监听德法等国领导人被曝光后,还会不提防美国吗?
没有哪个国家真会“忘”了“棱镜门”
情报部门失去本应具有的客观标准,以意识形态和种族为出发点,麦卡锡主义重燃;国会和政府内部都山头林立,争相建立与中国相关的五花八门的项目……这些现象表面看是上下齐心针对中国,实质上也是美国内政混乱、机能失调的反映,种种举措产生反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再回过头去看使领馆超常规调查中方雇员的事件,就很容易发现,这些措施只会搞得馆内离心离德、鸡犬不宁。安全部门的触手紧紧缠着中方雇员,还伸向与他们有关的普通中国人,侵犯公民权利。平时把“人权”“法治”当口号,结果一下就被戳破了。可见,那些触手其实或多或少也绕在了美方自己身上,不断侵蚀着其霸权体系的“吸引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 美股周二:热门中概股普涨,阿里涨超11%,B站涨逾26%
★ 科学家颜宁宣布回国任职 颜宁个人资产在美国一年收入多少亿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ce2y37rt.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