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娟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照片,苏明娟也感到“震撼”。
编辑:陈佳莉
“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30多年前,摄影家解海龙蹲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小学的教室门口。在一位女学生抬头的一瞬,他快速按下快门,于是有了这张经典的“大眼睛”照片。
·希望工程宣传照片。解海龙/摄
照片中,女孩手里紧握着笔,头发凌乱,嘴唇干裂,引人注目。但最抓人的,还是她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
随后,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在全国引起轰动,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照片主角苏明娟的人生就此改变。她以“大眼睛”为代号,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
30多年岁月变迁,“大眼睛女孩”如今已成为共青团中央常务委员,并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3年后才知道照片火了
解海龙一直记得那一天,1991年4月10日。
在独自乘坐硬座绿皮火车来到安徽金寨县张湾村的一个清晨,他遇到了一支小小的上学队伍。其中有个穿小红袄的女孩刚8岁,上一年级。解海龙问她名字,对方羞涩地说出“苏明娟”三个字。
他跟随着学生们来到学校。灰暗的教室里,苏明娟不断抬头看看黑板,再低头记笔记。
“我发现苏明娟的眼睛非常大,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在苏明娟抬头的一瞬间,解海龙端起了相机,“回头看这张照片,我觉得苏明娟的眼神特别能表现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解海龙此行是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委托,拍摄一组主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
此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一项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
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一经刊发,就感动了无数国人。这张照片就此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画,贴满全国各地的宣传栏。
·解海龙和苏明娟。
不过,苏明娟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成了经典照片的主人公。直到3年后,她看到报纸上印着自己的“大眼睛”,才惊喜地得知,自己的照片已经成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被传播到千家万户。
回忆起第一次看到照片的感觉,苏明娟用了两个字:震撼。
“我记得解叔叔来拍照,是在1991年春天,刚开学不久。那时从梅山镇到桃岭要先坐船到梅山水库下,再走十来里山路。我和同学一起去上学,走过码头,正遇上他从码头下船。我才一年级,长得又矮小,落在最后面,解叔叔走着走着就注意到我了,跟我到了小学。”多年后,苏明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才回忆起解海龙来拍照的经历。
·成年后的苏明娟与“大眼睛”照片合影。
“再也不担心交不起学费”
8岁之前,苏明娟的求学之路十分艰辛。
苏明娟出生于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渔、养蚕、养猪、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
1990年,苏明娟在读小学一年级,学校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校舍。她回忆道:“有窗户,但是没有玻璃,上面糊着纸,破了很多洞,冬天非常冷。”
同时,学校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是家里最大的负担。
这样的窘迫困扰着苏明娟,直到那张“大眼睛”照片的出现。
照片火了之后,她很快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助,“再也不担心交不起学费,并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顺利读完了大学”。
同时,她就读的小学也在各方资助下,被改建为希望小学,建起独栋3层小楼,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和电脑。
·苏明娟站在“大眼睛”照片前。
照片给苏明娟带来的不仅是上学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超乎她想象的关注。
每天都有媒体跟拍她的学习情况和日常生活,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写信给她,很多人还要来学校看望她,这一度成为她的困扰。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苏明娟慢慢释怀了。她开始明白“大眼睛”所肩负的责任,并意识到“大眼睛”早已超越了她本身,成为希望工程的象征。
她甚至觉得如果能够通过这双眼睛,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希望工程,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那么,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中的苏明娟。
在人们的资助下,苏明娟一路升学,并考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2005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工作。
同时,她的身份角色也在不断丰富。
1998年,苏明娟前往北京,参加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整个大会堂里最小的与会代表;2017年,她被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2018年,她当选为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如今,她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淋过雨的人,更想为他人撑伞 。
曾经接受捐助的苏明娟,成才后也开始反哺社会。
1997年,苏明娟刚上初二,便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位回族小姑娘。
2002年,苏明娟考上大学,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
参加工作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此后每月,她都会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每年,她都会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生。
·苏明娟走进希望小学,和学生们在一起。
2006年,她和解海龙拍卖了著名的“大眼睛”照片版权,所得30多万元用于援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成百上千藏族孩子自此有学可上。
2018年,她拿出3万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据她计算,到党的二十大开幕前,该基金筹集了大约490万元,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
在她的家乡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似乎每个遇见她的人都能喊出她的名字。她所供职的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多年来一直资助这里的学校,每年看望慰问学生时,她从不缺席。
她还多次走进希望小学,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青少年胸怀大志,并积极在爱心人士和贫困学生之间架起爱的桥梁。
·苏明娟(左一)和受捐助的学生合影。
“很多人因此关爱我,更多的人因此为希望工程献了爱心。”苏明娟回忆当时的情景,非常感恩。
“大眼睛”照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失学少年儿童的广泛关注,也让捐助资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自1989希望工程项目发起,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目前,希望工程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
希望工程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为大众参与援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儿童搭建了公益慈善平台。
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
曾经的“大眼睛女孩”,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苏明娟常常给孩子灌输公益的理念,“希望能够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央视网、“成都发布”公众号等。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ecubfjy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