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私募推介套路深 投资务必要谨慎

日期:2022-09-22发布:www.qubaike.com

非法私募推介套路深 投资务必要谨慎

(原标题:非法私募推介套路深 投资务必要谨慎)

自2013年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6月,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86万家,已备案的私募基金达26.76万只,管理规模达39.63万亿元。在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下称“法律服务中心”)历年收到的投资者纠纷调解申请中,有近11%的案件是非法私募基金推介导致的投资者亏损。私募基金投资数额高,投资者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快速精准排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非法私募基金推介”

有哪些典型“套路”?

经法律服务中心梳理,典型的“非法私募基金推介”套路有以下几种:

1.“私”募“公”推。私募基金可公开“官宣”的内容仅有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产品的6项基本信息,部分机构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公开宣传私募产品的核心详细信息,就属于非法私募基金推介。

2.以多人集合等方式规避合格投资者的要求。这是很典型的违法行为,因为私募基金投资门槛较高,凡是号称任何金额都可以投资,帮助解决适当性问题的,都属于非法推介。

3.虚假推介。(1)庞氏骗局—如私募基金公司以销售私募基金产品为名,实际是利用资金池进行运作或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2)狐假虎威,用银行、政府和国企等身份背书:如私募基金公司通过高档豪华会所装门面,打着政府项目的旗号推销,吸引大量投资者购买其私募产品。

4.承诺收益:(1)固定收益:如“年收益18%为你实力理财”、“私募基金公司按月、季或年度向投资者支付8%至18%不等的约定收益”。(2)提供担保:如“知名担保公司向投资者提供《担保函》,本息无忧”。(3)承诺回购:如“郑重承诺一年内以回购形式还本付息”“签订回购协议承诺12%至15%的收益率”。

5.“三无”推介:(1)代销机构无资质,代销机构只有经证监会审核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质并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才可以代销。(2)代销机构或推介人员无授权,购买未经正式销售授权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难以维权。

投资者该如何防范

“非法私募基金推介”?

远离非法私募基金推介,投资者朋友们需要做到“三查”:一查产品,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查询产品是否已在中国证监会备案,自觉抵制未经备案的产品,避免陷入非法集资圈套。二查“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查询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管人员信息,查询代销机构是否有销售资质,不轻信熟人推荐、或“上面有关系”“有资源”等。三查合同,关注合同是否明确提示投资风险,核实封闭期、赎回条件等核心条款与宣传推介内容是否一致。

投资者该如何管好“钱袋子”?

法律服务中心建议投资者要做到“三不”:一是量力而行“不贪利”,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不做不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适当性承诺。二是文件签署“不走过场”,认真审阅合同条款、风险揭示书、合格投资者承诺书等。三是投资前后“不做甩手掌柜”,投资前充分了解所投产品,知道与谁签约,资金划到何处。投资后积极关注产品动态,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有与合同约定不相符的情况,可向法律服务中心申请纠纷调解;如存在违法犯罪情形,可直接向监管部门举报或公安机关报案。

【相关文章】

百亿私募大佬曾晓洁预判:2023年A股有非常明显投资机会

火币告别李林时代,新实控人百域资本能否别开生面

私募罚单频出 剑指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领域

宽松已经到来!私募乐观期待明年市场,坚定抄底时机已到

“券商一哥”遭监管责令整改

因在私募业务中存在从业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等问题 振邦基金遭监管责令改正

四季度"连锁药店"概念股受追捧,知名私募大佬捕获大牛股

A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 私募机构投资信心与仓位同步走高

百亿私募也“追星”大手笔加仓多只公募产品

“踩雷”歌尔股份:太平基金这一产品成立7年多仍亏38%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nr2xlb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