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自冬奥后,像谷爱凌、苏翊鸣这样运动学术兼优的孩子成为“育儿模板”。然而,两者如何兼得似乎总是一道难题。本文主人公00后北京女孩张亚凝的故事就为我们展现了,为什么热爱运动的孩子更有全面发展的潜力: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她,不仅从中得到学习力、社交力、抗挫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并运用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她还将其发展为一种职业方向,拓展出人生的更多可能。
文丨柯察金 编丨Iris
今年冬奥会后,很多人因为谷爱凌、苏翊鸣这样的运动员,连带着对“体育生”也产生了很大的改观:原来运动员绝不只是“四肢发达”!
而前几天,外滩君认识的一位00后女孩张亚凝(Kitty),亦是如此。她社交账号的个性签名写着:“不被定义的女孩。”——这个“不被定义”,或许正是介绍她的最好方式:
既是运动达人,曾获多个花样滑冰队列滑及单板滑雪的全国冠军;
也是学霸,以优异的成绩被纽约大学录取;
同时也是个年轻的创业者,高中时即创立了自己的滑雪品牌并初获成功……
张亚凝(Kitty),纽约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大二在读。
前丰台区单板滑雪队队长及北京市单板滑雪队队员,共参加32场比赛,获得22个冠军,5个亚军,3个季军,并代表北京市参加二青会、全国锦标赛以及全国冠军赛;获多个花样滑冰队列滑北京市、全国冠军;滑雪品牌REV锐伍和户外品牌P2R创始人、主理人 。
和“国家队”出身的运动员不太一样,Kitty直言自己从未想过进军职业,运动对她来说,只是一种可以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只不过,这种生活方式以一种极为深刻的方式塑造了她——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心智上,她都和在雪场上表现得一样强大。
冰雪冠军,高中创业,纽大学霸……爱运动的孩子,究竟能发展得多全面?
运动的孩子,
学习也变得更容易
从功利的角度去看体育,众所周知,很多世界名校都更青睐在运动方面有所建树的孩子——但仅仅如此考虑,俗话叫“格局窄了”——从Kitty的经历我们便能看到,运动是如何多方位地塑造一个孩子的成长的。
运动达人,也是“心流”大师
运动对学习力的裨益,科学已有诸多论述。然而,听Kitty的讲述,真正算是一次近距离的观察。
Kitty从7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滑冰,15岁时接触滑雪,冰雪双修。数十枚的大小金牌背后,是大量的训练。从小时候开始,几乎全部节假日时间都在张家口的崇礼雪场度过。
然而,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一点儿也没影响到Kitty的学习,从小到大,她的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茅。中考时,分数之高可以进到北京的任何一所重点高中,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一零一中学等,都给她递来橄榄枝。
张亚凝参加青少年滑雪锦标赛夺冠
只是后来考虑进了公立学校可能会没时间训练和比赛,Kitty最后去到了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该校是冰雪示范校,为她提供了30万元的奖学金。
Kitty说,自己并不是别人更聪明或更有学习天赋——交流过程中,外滩君发现有一点特别关键,她提到,自己“把在运动中的感觉带到学习上了”。
要知道,不论是花样滑冰还是单板滑雪,都是极其考验专注力的运动——在运动场上,哪怕是非常短暂的走神,都很可能意味着摔跤和受伤。
这种在雪场上养成的超强专注力,让Kitty拥有了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她说,自己在课堂上、在学习中,也很容易能在大片的时间段里,持续地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也便是她的学习“秘诀”。
而且,她明知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运动上,到了学校的时候,就心无旁骛地抓紧时间学习,反倒在效率上非常高。
“周一到周五,我就在学校待着,纯学习;周五放学后,从学校直奔雪场。由于周日有晚课,要在当天上午完成训练,下午赶回学校。”如此作息,持续多年。
Kitty还提到,体育的另一点帮助在于,它非常能够调节人的心态,“经常运动的人,真的不容易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这使得她在学习上,很容易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在考试和面试这样的场景中,完全不会感到紧张,心态超级稳定。
运动带来超强的抗挫力
问起Kitty玩了这么多年体育,有没有受过挫、有没有想过放弃,她的回答有点让人意外:
“太多太多了,多到已经记不住——从小接触运动的一个好处,也许就在于:正因为受挫太多,也就记不住了,所以反倒不会在意这些。”
这就好像一开始吃过的苦,日积月累形成了厚厚的茧,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这些茧成了强大自我的一部分,但那些挫折却没有了实感,渐渐淡去了。
有一段经历Kitty至今还留有印象,那是她参加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的单板滑雪大赛。
虽然一开始发挥完美,但后面摔了一个严重的跤,她坚持爬起来冲到终点。而随着身体卸下劲儿、肾上腺素退去,腰部一阵剧烈的刺痛袭来,整个左腿即刻失去知觉。疼痛迫使她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下来,她见到教练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会不会以后都滑不了雪了?”
这次受伤后,尽管经过治疗并无大碍,但心理阴影让Kitty不再敢滑。后来慢慢地经过教练的开导和自我调节,她才找回了信心。
而如今再回看这件事,当时剧痛的回忆已经变得模糊了,而在冰雪中的跌倒和爬起,也让她不断地突破自己、迎接新的挑战。
“其实体育项目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有正确的认知,能学会保护自己,就不会有太严重的伤,这些伤反而会是成长的财富。”
翻过高山后,山不再高。从某种意义上,运动是最好的抗挫力导师。
在运动中培养社交力
雪场上的Kitty,在训练之外也结交到了不少朋友。她直言,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正是体育带给她的。
在运动场上遇到的人,比校园中更为多样。Kitty高中时在学校组了一个冰雪社团,甚至把中国滑雪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郭丹丹请到教室做分享,这样的人脉,便是她在运动生涯里自然而然地积累的。
在雪场上也能经常碰到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Kitty有一个以前一起滑雪的朋友,自己开了家雪具店,后来Kitty了解到以后,二人愉快地达成了商业上的合作。
对于Kitty而言,运动场也是交际场。
“其实就连我的英文水平,也是在体育中练来的”,Kitty小时候英语并不好,但因为一些教练是外国人,只说英语,“最开始的时候有翻译,但后来慢慢地,即便没有翻译也能听懂,英文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将兴趣作为目标本身
最近,“松弛感”的概念火了,而Kitty的成长过程,也许就是这个词很好的诠释。
今年年初浙江卫视的运动综艺《冰雪正当燃》中,她以高超的技术展现了她作为冰雪达人的矫健身姿。然而对于荧屏外的Kitty来说,冰雪运动只是她众多兴趣之一而已。
Kitty还曾是北京市高尔夫青少年运动员;
另外,拥有自由潜水AIDA 2星证书,水肺潜水PADI AOW证书;
同时还是飞盘、轮滑、马术、中国舞的达人;
曾经还学习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并也拿过全国冠军……
兴趣爱好达到这种程度的“开枝散叶”,实在令人惊叹。这么多兴趣难道不累么?但Kitty的回答却不是疲惫,而是充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会累呢?
她的“松弛感”也正来源于此:将兴趣而非成绩作为目标本身。最重要的,永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她父母亲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运动与学习之间应该是并行的,没有孰轻孰重。这一点,和谷爱凌的妈妈非常相像。
照如今的标准看,Kitty的父母无疑是偏“佛系”的,不知鸡娃为何物,只是对于女儿的兴趣爱好,倒是百分百鼓励。尤其是Kitty妈妈,在这方面更是身体力行地支持。
在高铁开通前,北京到崇礼要开车4个小时,Kitty妈妈会风雨无阻地载女儿去雪场。她自己没有运动方面的兴趣,但还是会很耐心地陪着女儿训练。每次去都会精心准备很多食物,包括提供给队里,被教练称为“后勤部部长”。
“训练场上,我的教练很严厉,但妈妈总是扮演比较温柔的角色。相比成绩,她更关心我训练时有没有受伤,会不会太累等。”
和其它所有兴趣一样,Kitty滑冰滑雪,一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只是“到后面玩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接触到比赛——因为更专业的技巧,是普通练习里面见不到的。”
张亚凝站上冠军领奖台
正因如此,Kitty不断地挑战更高难度的赛事,在比赛中获得更高级的玩法。而这种从兴趣到专业的衔接,关键就于第一步:虽然是兴趣,一开始的时候找的也是专业教练。
或者毋宁说,找专业教练是冰雪运动入门的必要条件。像是单板滑雪,已经算是轻极限运动,和一般想象中不太一样,其实没办法“随便玩玩”:
就像钢琴一样,如果一开始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后面的大小错误姿势会一发不可收拾;但钢琴最多是弹得难看一点,冰雪运动如果入门不专业,后面很容易受伤,错误的姿势对膝盖、肩颈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兴趣不意味待在舒适区里,也不意味着对专业敬而远之。
事实上,Kitty经常和国家队的运动员一起训练。也正因此,她看到了职业运动员的压力和艰辛,从未想要把比赛当作职业,对冰雪运动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如果作为运动员,只能用成绩说话,而她更希望运动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学习、运动和职业“三合一”
没有进入国家队的打算,Kitty选择了另一条路,虽然同样是把体育作为职业方向,但更加享受,更加“松弛”。
她的博客底下经常有评论问,为什么可以有人每天滑雪不工作。她回复道:可以的,那就是当一个滑雪品牌的老板——每次去雪场都是市场调研。
“在我热爱的事情里,学习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
《中国日报》报道张亚凝的版面
这里不得不介绍Kitty除开学霸和运动达人的第三个身份:创业者。纵观Kitty的成长历程,学习、运动和职业就像一个铁三角,紧密地连在一起,不可分割。
老实说,冰雪运动算是一种昂贵的兴趣——算上装备、场地、学费、交通等方面的支出,一年几十万人民币的花费并不奇怪。
Kitty进入北京丰台区后,作为队长,斩获很多大小赛事的奖项。开始滑雪的第二年,她的训练费用便全由区队承包。同时,也很快地拿到各种商业赞助,还是迪桑特中国区的首位女赞助滑手。
但Kitty的志向远不止于此。在高一时,她便与合伙人一道,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滑雪品牌“REV”。从2019年建立团队到现在,该品牌的头盔在国内已做到首屈一指。
“那时候没想到会这么成功,主要是觉得有意思。”品牌的实际生产由合伙人负责,而所有idea方面,则交给Kitty。
由于在冰雪运动方面的资深与热爱,Kitty更能理解一个好的滑雪器具是什么样的,REV产品的所有款式、材质、颜色、卖点、定价,都是由她来主理;
同时,在冰雪圈的人脉,也让她很容易找到更多合作者与赞助选手。如今,很多冰雪届的国家级运动员、世界冠军,都在使用Kitty的头盔。
“最让人兴奋的是,身边的朋友会提起这个品牌,然后当我说这是我做的,对方就会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几年下来,打造个人品牌成了Kitty学业生涯中最大的“PBL”(项目式学习)。早在中学时,她就对商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她选择了纽约大学的体育管理专业,把这种“学习-运动-职业”三位一体的模式延续了下去。
当大多数孩子把大学当作纯粹的象牙塔时,Kitty已经跟自己的老师谈起了生意——纽大的教授们,往往自己便是行业里的佼佼者、有着自己的体育公司。
张亚凝接受CGTN采访
Kitty的品牌目前已经延伸到日本、新西兰和澳洲,借着在纽约读书的天时地利,她正在跟一位做体育品牌营销推广的教授聊合作,打算进一步打开REV在北美的市场。
在纽约大学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成体系地帮助她从头搭建理论知识——“有时候,可能白天学习到的某个新的商业理论,晚上我就能套用到品牌营销的计划里。”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学到底是怎么回事,算是被Kitty给玩明白了。
她说,毕业后如果有机会,想去美国大的体育公司实习一段时间,这样可以为她以后的公司发展,提供更多的宝贵经验。
回过头来看运动对Kitty的影响,真的可以说是全方位、多层次:不仅反过来提升了学习力、社交力、抗挫力……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职业方向。而这一切的起源,并非刻意的规划和安排,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兴趣。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hotnews/y0w82mug.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