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zì xiāng jīng rǎo |
---|---|
成语解释: | 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成语例子: | 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
成语繁体: | 自相驚擾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相,不能读作“xiànɡ”。 |
成语用法: |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
成语造句: | 空袭警报响时,一定要镇静沉着,听从指挥,切勿自相惊扰。 |
英语翻译: | to frighten one another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惊慌失措、惊魂未定 |
反义词: | 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
争相斗妍
举手相庆
拔刀相助
犬牙相制
衣钵相承
表里相符
利害相关
宰相肚里能撑船
相切相磋
自相水火
相煎益急
相应不理
遥呼相应
互相推诿
反唇相稽
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