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
成语解释: |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
成语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成语例子: |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
百度百科: | 本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客观表现出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道理。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尊重自然规律。文章短小精练,先是用寥寥数语,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令人可叹又可笑的“揠苗者“形象,然后又加以评论,可谓画龙点睛,使人顿悟作者的用意所在,叙议结合,相得益彰。 |
成语繁体: | 揠苗助長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揠,不能读作“yǎn”;长,不能读作“chánɡ”。 |
成语易错: | 揠,不能写作“偃”。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
成语辨析: | 揠苗助长和“欲速不达”;都有“强求速成;结果不好”的意思。但揠苗助长是比喻性的;偏重在“强求速成”的行动上;“欲速不达”是陈述性的;偏重在“强求速成”的结果上。 |
成语典故: |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
英语翻译: | see 拔苗助长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欲速不达 |
反义词: | 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
穷苗苦根
欢苗爱叶
双苗爱叶
栉发耨苗
旱苗得雨
单根独苗
枯苗望雨
良苗怀新
时苗留犊
拔苗助长
见世生苗
揠苗助长
口是心苗
苗而不秀
有根有苗
秋狝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