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bù kě míng zhuàng |
---|---|
成语解释: |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成语出处: | 《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成语例子: | 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不可名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
百度百科: | 不可名状汉语成语。拼音: bù kě míng zhuàng释义::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出自 《老子》第十四章。 |
成语繁体: | 不可名狀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状,不能读作“zuànɡ”。 |
成语易错: | 状,不能写作“壮”。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
成语造句: | 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不可名状。(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
英语翻译: | beyond expression; cannot describe in words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不可思议、不可胜言、不可言宣 |
反义词: | 一语破的 |
天地不容
卓荦不群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一文不值
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利不利
侈侈不休
市不二价
响不辞声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吃力不讨好
素不相能
不忍卒读
只字不提
不堪回首
良莠不分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可操左券
方圆可施
无计可生
力可拔山
金石可开
无瑕可击
不可向迩
不可匹敌
人不可貌相
敌不可假
未可同日而语
了了可见
臭不可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不可同年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