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
成语解释: |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成语出处: | 《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
成语例子: | 若被黜者一一求其所以得罪之故,捕风捉影,捏造流言。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上疏》 |
百度百科: |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捕,不能读作“pǔ”。 |
成语易错: | 影,不能写作“景”。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事实根据 |
成语造句: | 对于捕风捉影的流言,我们切不可轻信。 |
成语辨析: | 捕风捉影与“道听途说”不同:捕风捉影语意较重;接近于凭空想象或捏造;“道听途说”语意较轻;还有“听”作根据;只是这根据不可靠罢了。 |
成语典故: | 谷永,字子云,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人,汉成帝时担任过光禄大夫、大司农等职。 汉成帝二十岁做皇帝,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向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很大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验。 谷永向汉成帝上书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药,寿高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说话,满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虚无缥缈,好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贤明的君王不听这些话,圣人绝对不说这种话。”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让天下诸侯来朝会,可是周王室更加衰败,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仗打败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药,结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最后,他又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去求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水说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
英语翻译: | to act on hearsay evidence; lit. chasing the wind and clutching at shadows (idiom); fig. groundless accusations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无中生有、望风捕影、道听途说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确凿不移、耳闻目睹 |
弄捕潢池
令骥捕鼠
掩目捕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系风捕景
捕风捉影
捉影捕风
捕影系风
捕影捞风
螳螂捕蝉
寻风捕影
捉风捕影
捕影拿风
望风捕影
驱骥捕鼠
螳螂捕蛇
同舟遇风
风月无边
风号雪舞
惊风雨,泣鬼神
从风而靡
风驰电赴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诗酒风流
谈吐风生
传风扇火
日炙风筛
东风马耳
春风化雨
朔风凛冽
怪雨盲风
论议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