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xǔ shī rú mò |
---|---|
成语解释: | 呴,慢慢呼气。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
成语出处: | 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百度百科: | 呴,慢慢呼气。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
成语繁体: | 濡濕濡沫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造句: | 清·钱谦益《祭姚母文夫人》:“镞砺道义,切磨文章,呴湿濡沫。”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相濡以沫 |
相呴以湿
湿肉伴干柴
湿哭干啼
久束湿薪
水过地皮湿
呴湿濡沫
煨干避湿
推燥居湿
煨干就湿
偎干就湿
推干就湿
干啼湿哭
上漏下湿
恶湿居下
回干就湿
风寒暑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