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成语解释: |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
百度百科: | 盛气凌人,亦作“ 盛气临人 ”。谓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今多用作贬义。 宋楼钥《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汪公行状》:“时户部侍郎 李公 椿年 建议行经界,选公为 龙游县 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元诗纪事·赵孟頫》引 元 杨载 《赵孟頫行状》:“ 李 ( 叶李 )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 |
成语繁体: | 盛氣凌人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盛,不能读作“chénɡ”。 |
成语易错: | 盛,不能写作“胜”。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
成语辨析: | 盛气凌人和“咄咄逼人”多形容人气势汹汹;但盛气凌人偏重于“盛气”;只表现在人的表情上;“凌”形容欺侮别人;“咄咄逼人”应用范围广;可指人的气焰、语言等方面;“逼”形容逼迫别人。 |
成语典故: | 战国时赵太后辅佐年幼的赵孝成王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赵太后不肯。大臣触龙求见,赵太后装出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触龙入情入理的开导终于使赵太后同意齐国要求。 |
英语翻译: | overbearing; arrogant bully |
成语年代: |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盛气临人、目中无人 |
反义词: |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
盛水不漏
盛衰兴废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马革盛尸
年少气盛
日增月盛
盛气凌人
盛服先生
饕餮盛宴
盛衰相乘
盛筵易散
盛筵难再
躬逢盛事
盛行于世
春秋鼎盛
盛肥丁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