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zān yīng shì zú |
---|---|
成语解释: |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成语出处: |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
百度百科: | 簪缨世族(zān yīng shì zú):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出自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
成语繁体: | 簮纓丗族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成语造句: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2回:“周辉虽然出生于簪缨世族,但一生却没有做过官。”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簪缨之族 |
濯缨沧浪
被发缨冠
无路请缨
簪缨世胄
主动请缨
诗礼簪缨
簪缨门第
濯缨弹冠
长缨在手
户列簪缨
缨緌之徒
簪缨世族
遗簪绝缨
大笑绝缨
濯缨洗耳
结缨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