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
成语解释: |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成语例子: |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
百度百科: | 忠心耿耿,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忠诚。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结构形式: | ABCC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耿,不能读作“dí”。 |
成语易错: | 忠,不能写作“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成语造句: |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
成语辨析: | 见“赤胆忠心”。 |
英语翻译: | loyal and devoted (idiom); faithful and true |
成语年代: |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忠贞不渝、披肝沥胆、赤胆忠心 |
反义词: | 假仁假义、忘恩负义、虚与委蛇 |
赤胆忠心
忠言谠论
忠孝两全
忠心赤胆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精忠报国
忠臣烈士
忠言嘉谟
忠贯白日
忠贯日月
矢忠不二
忠心耿耿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尽忠拂过
尽忠竭力
青山处处埋忠骨
心粗胆壮
腹热心煎
三心二意
违心之论
虚美熏心
等夷之心
忧心忡忡
使心作幸
呕心镂骨
热心快肠
鸮心鸝舌
归心如飞
锥心刺骨
二心三意
痛心拔脑
心有灵犀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