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xūn yóu tóng qì |
---|---|
成语解释: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
成语出处: | 《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
成语例子: | 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薰莸同器之嫌。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
百度百科: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同,不能读作“tònɡ”。 |
成语易错: | 莸,不能写作“犹”。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薰莸同器之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是非不分、黑白不分 |
反义词: | 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薰莸不同器
薰莸有别
三沐三薰
铜臭薰天
摘艳薰香
薰莸异器
三浴三薰
兰质薰心
忧心如薰
三薰三沐
陌上草薰
薰莸无辨
虚美薰心
兰薰桂馥
薰莸同器
薰莸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