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dà shēng jí hū |
---|---|
成语解释: | 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
成语例子: | 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成语繁体: | 大聲疾嘑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成语易错: | 疾,不能写作“急”。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引起人们注意 |
成语造句: | 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成语典故: | 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25岁中进士,到了28岁还没有官职。他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还没有音信,就又写《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信中大声疾呼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 |
英语翻译: | to make one's views known; to call loudly (idiom); to get people's attention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 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
反义词: | 默不做声 |
风尘之声
泼声浪气
阒然无声
颂声载道
赞声不绝
声名烜赫
不露声色
销声敛迹
声价十倍
寂然无声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吞声饮气
声誉大振
金声玉服
哑口无声
消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