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fén shū kēng rú |
---|---|
成语解释: |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成语出处: |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成语例子: |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梁斌《红旗谱》四二 |
百度百科: |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焚,不能读作“fěn”。 |
成语易错: | 坑,不能写作“炕”。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成语造句: |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梁斌《红旗谱》四二) |
成语典故: |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庆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 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难过。便急忙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那个制度本来就很好。”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很是厌烦。他叫大家再议论议论,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这时已经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谬论,并建议;史官所藏的书籍,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都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其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烧掉。 秦始皇下令焚书,使得许多读书人非常反感,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他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博士,也在暗地里议论。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有的还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狠狠惩治他们。于是下令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也不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部都活埋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又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 |
英语翻译: | to burn the books and bury alive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ne of the crimes of the first Emperor in 212 BC)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 焚典坑儒 |
心如火焚
焚膏继晷
拯焚救溺
扫地焚香
焚舟破釜
焚尸扬灰
济河焚舟
焚香列鼎
玉石同焚
椒焚桂折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焚香膜拜
焚林而田
象齿焚身
心焦如焚
牧竖之焚
通书达礼
裁书叙心
鱼信雁书
善书不择纸笔
大书特书
目不识书
书通二酉
雁足留书
罄竹难书
骑牛读汉书
识礼知书
鱼笺雁书
学书学剑
白面书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黄麻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