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yǔ rén wéi shàn |
---|---|
成语解释: | 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
成语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成语例子: | 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断不肯叫我为难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
百度百科: | 与:偕同之意;为:做;善:好事。原意指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现指善意帮助人。 |
成语繁体: | 與人為善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读音正音: | 为,不能读作“wèi”。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成语造句: |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某行虽不谨,而肯与人为善;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 |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孟子给学生上课经常拿子路的例子来教育他们:“子路十分虚心听取别人指出他的毛病与不足,然后加以改正。从历史上看,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别人的优点、长处,自己来实行善事。如舜、禹等都是如此。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 |
英语翻译: | aim at helping those criticized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行善积德 |
反义词: | 居心叵测、心怀叵测 |
与时浮沉
羞与为伍
将夺固与
与虎添翼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推诚相与
音与政通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欲取姑与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丰取刻与
与人为善
与死扶伤
与草木同腐
习与性成
振奋人心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自己人
知人论世
嚼饭喂人
以人为镜
觉人觉世
人才出众
神怒人弃
暴不肖人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众人广坐
深入人心
盛气临人
人不知鬼不觉
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