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shū
拼音:táo mǔ
拼音:táo guàn
拼音:táo sāi
拼音:táo xī
拼音:táo shēng
拼音:táo zhī
拼音:tiào tuō
逃脱。如:「他身陷重围,左右奔突,东西跳脱,终得逃逸。」
腕钏,手镯。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也作「条脱」。
由于思绪急转,事象突出,以致语路中断的修辞象现。
拼音:tiào shén
◎ 跳神 tiàoshén
(1) [sorcerer's dance in a trance]∶一种封建迷信活动,神汉或巫婆装作鬼神附体而乱舞乱说,据说能驱邪医病
(2) [Lamaist devil dance;ceremonial dance performed by the Lamaists in exorcism]∶见“跳布札”
满洲习俗。岁时祭神,由喇嘛穿上彩色神装,戴各种奇形面具,执刀跳舞进牲,并且吹奏法器、诵读经文,以驱邪祈福。
巫医或法师作法,借鬼神附身,然后乱说乱舞,替人驱邪治病。《红楼梦.第二五回》:「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什么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
拼音:tiào chū
跳跃而出。《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
离开。如:「跳出火坑」。
电脑操作上指离开某系统。如:「你先跳出中文系统再说。」
英语 to jump out, fig. to appear suddenly
法语 apparaître soudainement
拼音:táo bū
拼音:táo yáo
拼音:tǎo xǐ
旧时青年男女结婚后,亲友向新娘索取处女的证明。《野叟曝言.第九六回》:「两人分裤下床,裹扣衣服,查妈上前讨喜。」
讨人喜欢。如:「她在这出戏里的扮相很讨喜。」
拼音:tǎo shì
拼音:tǎo zé
拼音:tiǎo suō
挑拨、教唆。《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这人姓胡名福,最爱挑唆是非,说人坏话。」也作「调拨」、「调唆」、「挑拨」、「唆调」。反劝解,劝阻
英语 to incite, to stir up, to instigate
德语 aufwiegeln, aufreizen (V)
法语 provoquer, inciter, susciter, pousser
拼音:tiǎo míng
将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明了。如:「有话就请挑明了说,别拐弯抹角的。」
英语 to illuminate, to open up (a topic)
德语 ausleuchten (V)
拼音:tiāo jiǎo
◎ 挑脚 tiāojiǎo
[carry load or luggage] 为别人挑运货物或行装
挑运货物的工人。也称为「挑脚汉」。
拼音:tiáo xíng
◎ 条形 tiáoxíng
[bar] 指狭而长的两侧略平行的形状;特指此形状的叶片。也称“线形”
拼音:tǔ bō
我国唐代时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康藏高原。其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并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的主要外患。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英语 Tubo or Tufan, old name for Tibet, the Tibetan Tubo dynasty 7th-11th century AD, also pr. [Tu3 fan1]
德语 Tufan-Volk (S)
法语 Tubo (ancien nom du Tibet), dynastie Tubo
拼音:tǔ bái
拼音:tù huī
拼音:tù gōng
拼音:tiě biāo
拼音:dà gù
◎ 大故 dàgù
[funeral of parents] 重大事故;父母之死
国有大故。——《周礼·大宗伯》。注:“谓凶灾。”
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资治通鉴》
父亲或母亲去世。《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楼》:「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
死期、死亡。《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于大故。」《汉书.卷六○.杜周传》:「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
重大的错误。《论语.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充足条件。《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
大略。《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因言读书用功之难,诸公觉得大故浅近,不曾著心。」也作「大古」。
特别。也作「大古」。
拼音:dà táng
◎ 大堂 dàtáng
(1) [living room]∶客堂
将大堂扫得干干净净
(2) [court]
(3) 高大的厅堂。为古代帝王主持政事、宣明政教的地方
(4) 旧时指官府办事或审理案件的厅堂
官衙中的治事厅堂。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乱语。」
下属对主管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七回》:「切记先帝宏治十三年,晚生在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家扶乩。」
英语 lobby
德语 Eingangshalle (S), Empfang (S, Arch), Empfangshalle (S), Halle (S), Lobby (S)
法语 hall d'entrée, salle principale d'un yamen
拼音:dà tōng
通答事物之理。《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西元527~529)。
英语 Datong district of Huainan city 淮南市[Huai2 nan2 shi4], Anhui, Datong Hui and Tu autonomous county in Xining 西寧|西宁[Xi1 ning2], Qinghai
拼音:dà suàn
植物名。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多生于暖地原野间,叶长而有微棱,色多浅绿,气微臭,茎叶皆可食。具有健胃、整肠、趋寄虫等功效。
英语 garlic
德语 Knoblauch (S, Ess)
法语 ail
拼音:dà hào
◎ 大号 dàhào
(1) [tuba]∶军号或萨克号系的大型低音铜管乐器
(2) [your name]∶对他人字号的敬称
(3) [Emperor's Decree]∶帝王的号令
(4) [name of a dynasty]∶国号,帝号
对他人商店的敬称。
问人名、字、号的敬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这一位令姪孙一向不曾会过,多少尊庚了?大号是甚么?」
上厕所大便的俗称。反小号
大喇叭的别称。参见「大喇叭」条。
拼音:dà cān
西餐。《文明小史.第五○回》:「黄抚台要尽地主之谊,就请他在洋务局吃大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到了十二点钟,西崽送上大餐,夫人和金姨太太,对坐著吃大菜。」
丰富的餐宴。如:「这样丰盛的大餐,不禁叫人垂涎三尺。」
英语 great meal, banquet
法语 grand repas, banquet
拼音:dà jiě
◎ 大解 dàjiě
[have a bowel movement] 大便
排泄、大便。相对于小解而言。
英语 to defecate, to empty one's bowels
拼音:dà chù
拼音:dà nòng
拼音:dà jì
拼音:dà nán
成年男子,称为「大男」。《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
长子。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拼音:dà bǐ
◎ 大笔 dàbǐ
[masterpiece of well-known writer] 敬语。赞扬某人的书法造诣或文章写作水平
◎ 大笔 dàbǐ
[substantial;a large sum]∶数量或价值相当大的
在交易中赚了一大笔钱
尊称他人的书法或文字。《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得老先生大笔,小弟也可借以不朽了。」
写大字的毛笔。如:「这笔太小了,可否借只大笔给我?」
大批、大宗。如:「这是大笔钱哪,不是小数目。」
拼音:dà shén
拼音:dà zào
◎ 大灶 dàzào
(1) [big stove]∶固定的炉灶,由砖土砌成
(2) [ordinary mess]∶集体伙食标准中的一级
拼音:dà dēng
拼音:dà guān
拼音:dà cài
酒席中最后上桌,较高级、珍贵大盘菜肴。如全鸭、全鸡等。
湖南方言。指芥菜。
旧指西餐。《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吃顿大菜,你晓得要几个钱!还要什么香槟酒、啤酒去配他。」
德语 Hauptmahlzeit (S)
法语 Agar-agar
拼音:dà cāo
拼音:dà jī
拼音:dà jiù
拼音:dà què
拼音:dà nǚ
拼音:dà pī
拼音:dà qián
◎ 大钱 dàqián
(1) [bigger coin]∶旧时的一种铜钱,较普遍铜钱大,价值也比普通铜钱高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鲁迅《祝福》
(2) [high-denominated banknotes]∶面额较大的钞票
(3) [large sum of money]∶数额较大的钱款
价值较高的钱币。《国语.周语下》:「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三国吴.韦昭.注:「贾侍中曰:『大钱者,大于旧,其价重也。』」
大笔的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人家拿大钱请先生教子弟,还不肯读;像你小檀越偷钱买书念,这是极上进的事。」
拼音:dà cháng
拼音:dà 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