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九的词语

本页面整理含有九的词语大全,以及附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九虞

拼音:jiǔ yú

九次虞祭。古丧礼,天子九虞。 宋 王安石 《英宗山陵礼毕慰皇帝表》:“须百祀之材,已襄葬故;设九虞之主,方考祔仪。”《宋史·礼志二五》:“﹝ 真宗 崩﹞十月十三日,掩皇堂。十八日,虞主至京。十九日,群臣诣 会庆殿 行九虞祭。”

九死未悔

拼音:jiǔ sǐ wèi huǐ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秦九韶

拼音:qín jiǔ sháo

南宋数学家。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县)人。1247年写成《数书九章》十八卷,提出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发展了贾宪的增乘开方法,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九代

拼音:jiǔ dài

(一)、九个朝代。
(二)、九世。
(三)、马名。

九伐

拼音:jiǔ fá

(一)、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
(二)、泛指征伐。

九道

拼音:jiǔ dào

(1).九州的道路。《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杜预 注:“启开九州之道。”《史记·河渠书》:“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通九州之道。”(2).古人指日月运行的轨道。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日月有九道。”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望舒 弭节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黄。”(3).指九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昔 禹 脩九道,《书》録其功; 后稷 躬稼,《诗》列于雅。”(4).犹言许多道。 唐 李白 《庐山谣》:“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 李白 《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5).九门学问。《鹖冠子·学问》:“如於初问,终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

九等

拼音:jiǔ děng

(一)、九个等级。
(二)、九种类别。

九重围

拼音:jiǔ zhòng wéi

层层的包围。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之一:“躞蹀青驪马,往战城南畿。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唐 霍总 《塞下曲》:“曾当一面战,频出九重围。”

九宫格

拼音:jiǔ gōng gé

(1).用以临写碑帖的一种界格纸。在方格中划“井”字形,使成等分的九格,因九格的形位有类古代的明堂九宫,故名。相传此法创自 唐 代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 。 清 蒋骥 续创九宫新式,一方格内均分三十六格。参阅 元 陈绎曾 《翰林要诀》、 清 蒋骥 《续书法论》。 林海音 《城南旧事·兰姨娘》:“ 兰姨娘 最初还催着我写九宫格,后来她只顾得看《傀儡家庭》了,就懒得理我的功课。”(2).指诗钟的分咏格。上下两句诗意绝不相类,而字面又紧密配对,内容与形式错杂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宫,故名。 清 莫友棠 《屏麓草堂诗话》卷四引 清 孙抎 《余墨偶谈续集》:“分举不类两物,撰成二语,名九宫格。如走马灯对蟹菊云:‘投足火中犹善走,寄人篱下也横行’;压花会对乞丐婆云:‘夕阳门外探消息,寒食墦间乐倡随’之类是也。名以九宫者,盖取其错杂交互之意。”

九苍

拼音:jiǔ cāng

犹九天。

九转还丹

拼音:jiǔ zhuàn huán dān

即九转丹。《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在下此丹名为九转还丹,每九日火候一还,到九九八十一日开炉,丹物已成。”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下:“断不可移咏梅、桃、李、杏,而超然玄远,如九转还丹,仙胎自孕矣。”

九鼎大吕

拼音:jiǔ dǐng dà lǚ

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上九

拼音:shàng jiǔ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文言》释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黄节 《李氏<焚书>跋》:“ 龙谿 之学一传而为 何心隐 ,再传而为 卓吾 。故 卓吾 论 心隐 ,尊以为上九大人。”(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太平御览》卷九九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 下九 ”。

九暑

拼音:jiǔ shǔ

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管子·四时》:“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尹知章 注:“九暑,谓九夏之暑也。”

九苞

拼音:jiǔ bāo

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

九方堙

拼音:jiǔ fāng yīn

即 九方皋。

九酘

拼音:jiǔ dòu

见“九投”。

九冰

拼音:jiǔ bīng

厚积的冰。

九虫

拼音:jiǔ chóng

道教语。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种种尸虫。九,九脏。

九重天

拼音:jiǔ chóng tiān

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九重天”是数量词,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 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

四海九州

拼音:sì hǎi jiǔ zhōu

ㄙㄧˋ ㄏㄞˇ ㄐㄧㄨˇ ㄓㄡ 四海九州 指全中国。《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四海九州,必有壮士,宜设武举,以收其遗。”《天地会诗歌选·五房插草歌》:“四海九州皆兄弟,去杀 清 朝一扫空。”参见“ 四海 ”、“ 九州 ”。

九阿

拼音:jiǔ ā

(一)、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
(二)、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

九方皋

拼音:jiǔ fāng gāo

亦作“九方皐”。 春秋 时人,善相马。相传 伯乐 推荐他为 秦穆公 外出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观察马的内神,因得天下良马。 伯乐 称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说符》。后用以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宋 黄庭坚 《过平与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 九方皋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彼女子何知,而奇伟如是?若遇 九方皋 ,直牡视之矣。”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未悬双玉剑,终负 九方皋 。”

九鼎迁秦

拼音:jiǔ dǐng qiān qín

公元前255年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屏风九迭

拼音:píng fēng jiǔ dié

庐山岭名。庐山五老峰的东北有九叠云屏,也叫屏风叠,下为九叠谷。

孟买一九八年总罢工

拼音:mèng mǎi yī jiǔ bā nián zǒng bà gōng

1908年7月23日至28日,印度孟买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国大党领袖提拉克而举行的总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十万人以上,并与军警发生流血冲突。这是印度无产阶级的第一次政治性总罢工。

九重关

拼音:jiǔ chóng guān

帝王居处。指朝廷。

阳九

拼音:yáng jiǔ

解释
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2.宋洪迈《容斋续笔.百六阳九》:"史传称百六阳九为厄会,以历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阳九,次曰阴九;又有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皆谓之灾岁。大率经岁四千五百六十,而灾岁五十七。以数计之,每及八十岁,则值其一。今人但知阳九之厄,云经岁者,常岁也。"(2)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以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此外有所谓太乙数,能知运祚灾祥,刀兵水火,阴晴风雨……盖太乙数中,专考阳九,百六之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奇数也,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也,为阴数之穷。大抵岁运值之,终有厄会。洪文敏公《五笔》中,载阳九﹑百六之说,与此不同。" 3.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亏为百六。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 4.指灾荒年景和厄运。
-----------------
国语辞典
阳九yáng jiǔㄧㄤˊ ㄐㄧㄡˇ
  1. 困厄的时运。《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皇晋遘阳九,天下横雰雾。」宋.文天祥〈正气歌〉:「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九城

拼音:jiǔ chéng

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北周 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长影临双闕,高层出九城。”唐 贾至《勤政楼观乐》诗:“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臺 人号泣 秦檜 歌,九城謡谍遍网罗。”老舍《茶馆》第三幕:“老裕泰 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

九二

拼音:jiǔ èr

《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二,第二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二位。

九纛

拼音:jiǔ dào

九纛两字来自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徽旗“九斿白纛”,九斿白纛,也称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称“查干苏力德”,查干又译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苏力德又译苏勒德,是大竿的意思。

九鼎八簋

拼音:jiǔ dǐng bā guǐ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九变十化

拼音:jiǔ biàn shí huà

指变化多端。

九畹菜

拼音:jiǔ wǎn cài

泽兰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九畹菜,泽兰。”

九壁

拼音:jiǔ bì

犹九垒。《新唐书·裴矩传》:“是时,俚师 王仲宣 逼 广州 ,遣别将围 东衡州 , 矩 与将军 鹿愿 赴之,贼立九壁,屯 大庾岭 , 矩 进击,破之。”参见“ 九垒 ”。

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一)、犹九阕。乐曲终止叫成。
(二)、犹九重,言极高。
(三)、唐代宫名。
(四)、十分之九。如:这件衣服有九成新。

九齿耙

拼音:jiǔ chǐ pá

拥有九个耙钉的耙,是一种传统但现在并不常见的农业生产工具。

九仪

拼音:jiǔ yí

(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2).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

九城陌

拼音:jiǔ chéng mò

都城的大路。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

拼音: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jiǔ cì quán guó dài bi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林彪作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林彪在政治报告中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总纲”。这次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九重闺

拼音:jiǔ zhòng guī

犹深闺。 唐 乔知之 《秋闺》诗:“鸳綺裁已成,龙乡信难见,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

九点圆

拼音:jiǔ diǎn yuán

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条高的垂足,垂心与三顶点连线的中点,九点共圆。此圆称为三角形的九点圆。19世纪由法国数学家庞斯莱首先发现。

屏风九叠

拼音:píng fēng jiǔ dié

庐山 岭名。

九畴

拼音:jiǔ chóu

(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2).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魏书·高闾传》:“帝道昌则九畴敍,君德衰而彝伦斁。”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敍九畴哉。” 唐 王昌龄 《箜篌引》:“僕本 东山 为国忧, 明光殿 前论九畴。”

九丹

拼音:jiǔ dān

道教谓服后可长生或成仙的丹药,即: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塞丹。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非凡人所当见闻。” 南朝 梁 萧统 《谢勑参解讲启》:“服九丹之华,则僊徒可役。” 唐 李白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鍊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唐 吴筠 《高士咏·南华真人》:“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英文翻译1.【医】nine elixirs;nine pellets

行百里者半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

九方姓

拼音:jiǔ fāng xìng

单一渊源:源于隗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名叫皋的人,以四处砍柴卖菜为生,人们都称他为“九方皋”。

九方

拼音:jiǔ fāng

(1).中央与八方的总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诗:“情苞六合,德宣九方。” 唐 李贺 《感讽》诗:“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2). 九方皋 的省称。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走其野而无 九方 之法以相之,则赤驥緑耳与駑马草驹齐价矣。”详“ 九方皋 ”。(3).复姓。 春秋 秦穆公 时,有 九方皋 。见《列子·说符》。英文翻译1.a surname

九流人物

拼音:jiǔ liú rén wù

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九白之贡

拼音:jiǔ bái zhī gòng

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喀尔喀﹞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谢图汗,东曰车臣汗,西曰扎萨克图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