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ng chàng
拼音:qíng kōng
◎ 晴空 qíngkōng
[clear sky] 晴朗的天空
晴空万里
晴朗的天空。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德语 heiterer, wolkenloser Himmel
法语 ciel clair, ciel serein
拼音:qíng hóng
拼音:qíng shā
拼音:qíng xū
拼音:qíng bō
拼音:qíng yǔ sǎn
◎ 晴雨伞 qíngyǔsǎn
[umbrella] 遮阳和挡雨两用的伞
拼音:qíng jià
拼音:qíng yì
拼音:qíng tú
拼音:qīng wēi
拼音:qǐng rì
拼音:qǐng kài
◎ 謦欬 qǐngkài
(1) [cough]∶咳嗽
利喉曰謦欬——《通俗文》
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2) [talk and laugh at]∶谈笑
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谈笑。《庄子.徐无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咳嗽。《列子.黄帝》:「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
拼音:qǐng tuò
拼音:qǐng tán
拼音:qǐng zì wěi shǐ
战国时燕昭王欲揽贤士,郭隗乃请先任用自己,以吸引其他优秀人才。典出《战国策.燕策一》。后以喻自告奋勇,自愿带头。唐.韩愈〈与于襄阳书〉:「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合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拼音:qǐng jià
告假,指因公、因病或因事而请求休假。《南史.卷十八.萧思话传》:「会稽太守蔡兴宗之郡,惠开自京口请假还都,相逢于曲阿。」近告假,乞假反销假
拼音:qǐng mìng
◎ 请命 qǐngmìng
(1) [plead on sb.’s behalf;beg to spare sb's life]∶代人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
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三国演义》
(2) [ask for instructions]∶旧时下级向上司请示
颐和园请命 西后。——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请求饶恕己命。《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 ,请命乞身。」
代人请求保全其性命。《书经.汤诰》:「以与尔有众请命。」《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 「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
请示。《仪礼.聘礼》:「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
旧时指请求朝廷任命官职。《新五代史.卷四十一.杂传.卢光稠传》:「求乃自立,请 命于梁。」
拼音:qǐng suì
拼音:qǐng fèng
薪给。《荡寇志.第十六回》:「如今公事要紧,只等凯旋后,赏赐外多加一分请奉,包在我身上。」也作「请受」。
拼音:qǐng shòu
领受、承受。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他见请受著皇后中宫,兼踏著寡人御榻 。」元.乔吉《金钱记.第四折》:「可知道金榜名标,谁请受五花诰?」
薪给。《水浒传.第七回》:「林冲不合吃著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喻世明言.卷三十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被刘光祖一时骗逐,平日有的请受都花消了,无可存活。」也作「请奉」、「请俸」、「请给」。
拼音:qǐng shuǐ
拼音:qǐng yàn
拼音:qǐng shì
监狱、监牢。《汉书.卷四十九.爰盎传》:「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拼音:qǐng qǐ
拼音:qǐng hái gǔ
拼音:qǐng qǔ
拼音:qǐng zhào
拼音:qǐng jué
拼音:qǐng lì
拼音:qǐng huì
拼音:qǐng chī
◎ 请吃 qǐngchī
[treat] 提供饮食款待
朋友由我请吃
拼音:qǐng fú
拼音:qǐng shì
请求指示如何处理事情。《仪礼.士昏礼》:「摈者出请事,入告。」《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
拼音:qǐng wài
拼音:qǐng yào
拼音:qǐng chéng
拼音:qǐng dǎo
拼音:qǐng jiù
拼音:qǐng zhèng
拼音:qǐng zhǔn
拼音:qǐng tuō
拼音:qǐng qiān
拼音:qǐng shí
拼音:qǐng zuì
拼音:qǐng yǐn
拼音:qǐng mài
医生对病者诊脉的敬辞。
古时指替天子把脉。
拼音:qǐng jiàn
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
拼音:qǐng huà
拼音:qǐng fèng
支取薪给。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杜祈公居官清介,每请俸必过初五。家 人尝前期误请者,公怒,即以付有司劾治。」
薪给。《董西厢.卷六》:「恁时节奉还,一年请俸。」也作「请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