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耳
拼音:sān ěr
解释 1.传说隋董慎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召常州秀才张审通掌书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怒,以方寸肉塞其耳。审通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儿擘为耳,安于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可乎?"后审通复活,觉额痒,涌出一耳,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后即以此为典,谓人聪明颖悟,异于往常。 2.谓两耳之外别有一耳,主听。为先秦名家诡辩论题之一。
三谏之义
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
解释《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三京
拼音:sān jīng
解释 1.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唐以雍州为西京,河南为东京,太原为北京。 2.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宋以大名为北京,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
三连串票
拼音:sān lián chuàn piào
三鸟
拼音:sān niǎo
解释古代神话中西王母身边的三只青鸟。亦为使者的泛称。
三时殿
拼音:sān shí diàn
解释佛经中称净饭王为太子筑暖殿以拟隆冬,凉殿以拟夏暑,中殿以拟春秋,合称“三时殿”。见《佛本行集经•捔术争婚品》。 三浴三衅
拼音:sān yù sān xìn
三陟
拼音:sān zhì
解释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2.三次升官。
三蝬
拼音:sān zōng
三相张家
拼音:sān xiāng zhāng jiā
三萧碑
拼音:sān xiāo bēi
解释南朝梁智藏法师碑。因由梁萧绎撰铭,萧几作叙,萧挹书写,故称。
三心
拼音:sān xīn
解释 1.谓心志不专一。 2.佛教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为三心。见《金刚经》。
三水部
拼音:sān shuǐ bù
解释南朝梁何逊﹑唐张籍﹑五代孟宾于三人的合称。三人均曾任水部郎,故称。
三日三夜说不了
拼音:sān rì sān yè shuō bù liǎo
三日新妇
拼音:sān rì xīn fù
解释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三品院
拼音:sān pǐn yuàn
三酒
拼音:sān jiǔ
解释事酒﹑昔酒和清酒。
-----------------
国语辞典三酒
事酒、昔酒、清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汉.郑玄.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
三謡
拼音:sān yáo
解释指唐白居易所作的《朱藤谣》﹑《蟠木谣》﹑《素屏谣》。
三卫
拼音:sān wèi
解释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三须钩
拼音:sān xū gōu
三拳二脚
拼音:sān quán èr jiǎo
三势
拼音:sān shì
解释古代军事学上的术语。《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
三独
拼音:sān dú
三害
拼音:sān hài
解释晋周处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
-----------------
国语辞典三害
晋代周处臂力过人,不修细行,纵情恣欲,众人以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三论宗
拼音:sān lùn zōng
解释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国语辞典三论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三周说法
拼音:sān zhōu shuō fǎ
三宅
拼音:sān zhái
三襄夷
拼音:sān xiāng yí
三狱
拼音:sān yù
解释 1.三宗刑狱案件。 2.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的狱案。
三面手
拼音:sān miàn shǒu
解释◎ 三面手 sānmiànshǒu
[triple-threat] 在三个不同活动领域或同一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熟练的人
三起
拼音:sān qǐ
解释 1.兴于三。 2.三次发射。 3.三度兴建。 4.指蚕三眠而起。
三邻
拼音:sān lín
三犂
拼音:sān lí
三戾
拼音:sān lì
三角髻
拼音:sān jiǎo jì
三会
拼音:sān huì
解释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
三号
拼音:sān hào
三珪
拼音:sān guī
三币
拼音:sān bì
三层大,二层小
拼音:sān céng dà,èr céng xiǎo
解释谓家庭中人口众杂,上辈之上还有上辈,下辈下面还有下辈。
-----------------
国语辞典三层大,二层小
形容旧时大家庭中,公婆、伯叔、妯娌、子侄等几代人同居,人口层次复杂的情形。《金瓶梅.第三七回》:「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两层小,知道怎样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只是狄员外乔乔的,你三层大,两层小,只怕自家主不下来。」
三种
拼音:sān zhǒng
解释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
三求四告
拼音:sān qiú sì gào
三身殿
拼音:sān shēn diàn
三十二名臣
拼音:sān shí èr míng chén
解释指汉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东汉开国名臣邓禹、吴汉、冯异、卓茂等三十二人。 三无坐处
拼音:sān wú zuò chǔ
解释唐·景龙以后,政出多门,设官冗滥,多者逾旧时十倍,宰相,御史,员外官,多至官厅无可坐之处,时人称为“三无坐处”,极言设官之冗滥。 三穴
拼音:sān xué
三讯
拼音:sān xùn
三野
拼音:sān yě
三帀
拼音:sān zā
三平
拼音:sān píng
解释明马森﹑郑晓﹑周延三人屡平疑狱,时称"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