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三的词语

本页面整理含有三的词语大全,以及附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三关

拼音:sān guān

解释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宋徐无党注:"世宗下三关,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淤口关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阙不书。"(5)明代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在今山西太原之北;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在今河北曲阳之北。《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宁武﹑偏头……又于宣﹑大三关间,各设劲兵。"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三关者,雁武﹑宁武﹑偏头也。在太原之北,大同之南。"清冯桂芬《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在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之南,距倒马百二十里。" 3.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梁丘子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4.特指下丹田。 5.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
国语辞典
三关sān guānㄙㄢ ㄍㄨㄢ
  1. 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岘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2)​ 上党、壶口、石陉,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 )​之三关。《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也。」(3)​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唐.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 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6)​ 雁门、宁武、偏头,为山西乙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2. 身体食、视、听三要处。《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三叠

拼音:sān dié

解释
  • 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叠。
  • 三首。
  • 犹三通,三遍。
  • 犹三折。指庐山·三叠泉
  • 三百六十行

    拼音: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解释

    三百六十行 sānbǎi liùshí háng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各种行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国语辞典
    三百六十行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ㄙㄢ ㄅㄞˇ ㄌㄧㄡˋ ㄕˊ ㄏㄤˊ
    1. 各种职业的总称。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五出》:「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强盗之人。」

    英语 all walks of life (idiom)​, every trade

    三铢钱

    拼音:sān zhū qián

    解释
    汉代铜币名。铸于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铸。
    -----------------
    国语辞典
    三铢钱sān zhū qiánㄙㄢ ㄓㄨ ㄑㄧㄢˊ
    1. 一种汉代铜币。因上有「三铢」二字,故称为「三铢钱」。于武帝建元元年开始铸造,建元五年停铸。《史记.卷三○.平准书》:「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

    三原

    拼音:sān yuán

    解释
    三次原宥。

    三十六英雄

    拼音:sān shí liù yīng xióng

    解释
    1.指五代杨行密部下三十六员大将。 2.泛指南朝称名一时的豪杰,非实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拼音: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三三五五

    拼音:sān sān wǔ wǔ

    解释
  • 三个五个聚集在一起。
  • -----------------
    国语辞典
    三三五五sān sān wǔ wǔㄙㄢ ㄙㄢ ㄨˇ ㄨˇ
    1. 三个五个聚在一起。形容零散的样子。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徐庶当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谣言。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头接耳而说。」

    三摩地

    拼音:sān mó dì

    解释
  • 三昧。
  • -----------------
    国语辞典
    三摩地sān mó dìㄙㄢ ㄇㄛˊ ㄉㄧˋ
    1. 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为梵语samādhi的音译。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乱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也作「三摩帝」、「三摩提」、「三昧」。

    三小凤凰

    拼音:sān xiǎo fèng huáng

    解释
    清初之王式丹﹑唐孙华﹑顾嗣立三人,才名并着,时号"三小凤凰"。

    三步见方

    拼音:sān bù jiàn fāng

    解释
    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

    三表五饵

    拼音:sān biǎo wǔ ěr

    解释
  • 贾谊陈献的防御匈奴的办法。以立信义、爱人之状和好人之技为“三表”;以赐之盛服车乘、盛食珍味、音乐妇人、高堂邃宇府库奴婢和亲近安抚为“五饵”。见《新书•匈奴》。
  • 三保太监

    拼音:sān bǎo tài jiàn

    解释
    明成祖时大航海家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太监"。
    -----------------
    国语辞典
    三保太监sān bǎo tài jiànㄙㄢ ㄅㄠˇ ㄊㄞˋ ㄐㄧㄢˋ
    1. 明成祖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为「三保太监」。参见「郑和」条。

    三曲

    拼音:sān qǔ

    解释
    1.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 2.唐长安城北平康里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3.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

    三十六界

    拼音:sān shí liù jiè

    解释

    • 见“三十六天 ”。

    三十六天

    拼音:sān shí liù tiān

    解释

    • 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重。见《云笈七签》卷二一。
    • 亦作:三十六界

    三致意

    拼音:sān zhì yì

    解释
    1.亦作"三致志"。 2.再三表达其意。

    三笔六诗

    拼音:sān bǐ liù shī

    解释
    谓刘孝仪长于文,刘孝威工于诗。

    三二

    拼音:sān èr

    解释
    约计之词。常用于表示较少的数量。
    -----------------
    国语辞典
    三二sān èrㄙㄢ ㄦˋ
    1. 形容少量。《水浒传.第一五回》:「以定是嫌少。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

    三分鼎足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解释

    三分鼎足 sānfēn-dǐngzú

    [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

    -----------------
    国语辞典
    三分鼎足sān fēn dǐng zúㄙㄢ ㄈㄣ ㄉㄧㄥˇ ㄗㄨˊ
    1.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参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三足鼎立

    三尺雪

    拼音:sān chǐ xuě

    解释
  • 喻剑。
  • 三里雾

    拼音:sān lǐ wù

    解释
    谓浓雾。《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着五铢衣。"后亦用以借指道术。

    三鼓

    拼音:sān gǔ

    解释
    1.渭三度击鼓。 2.三更。
    -----------------
    国语辞典
    三鼓sān gǔㄙㄢ ㄍㄨˇ
    1. 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三鼓表示三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半夜

    三请诸葛亮

    拼音:sān qǐng zhū gě liàng

    解释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

    三阙

    拼音:sān quē

    解释
    指汉何休评论《左传》﹑《公羊》﹑《谷梁》三书得失的著作。

    三色堇

    拼音:sān sè jǐn

    解释
  • 俗称蝴蝶花。通常每花有蓝、黄、白、三色,故名。现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也有双色花或纯色花的品种。常用作布置花坛。可入药,有止咳功效。
  • 三男两女

    拼音:sān nán liǎng nǚ

    解释
    形容儿女多。
    -----------------
    国语辞典
    三男两女sān nán liǎng nǚㄙㄢ ㄋㄢˊ ㄌㄧㄤˇ ㄋㄩˇ
    1. 形容儿女之多。《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折像传》:「君三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也作「三男四女」。

    三茅君

    拼音:sān máo jūn

    解释
  •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据传为汉景帝咸阳人,先后隐句曲山(后名三茅山,简称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得道成仙,太上老君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
  • 三贞五烈

    拼音:sān zhēn wǔ liè

    解释

    • 见“三贞九烈 ”。

    三寿

    拼音:sān shòu

    解释
    1.犹三老。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孔颖达疏。后泛指高寿。

    三停刀

    拼音:sān tíng dāo

    解释
  • 锋刃部分约占全长三分之一的一种长柄刀。
  • -----------------
    国语辞典
    三停刀sān tíng dāoㄙㄢ ㄊㄧㄥˊ ㄉㄠ
    1. 武器名。一种有长柄,刀刃部分占全长三分之一的大刀。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撦鼓夺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飞。」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三停刀砍不断黄桑棍,九稍砲不破迷魂阵。」

    三五门

    拼音:sān wǔ mén

    解释
  • 时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的兵役制度,南北朝时因称必须服役的人家为“三五门”。
  • 三十六郡

    拼音:sān shí liù jùn

    解释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 三年化碧

    拼音:sān nián huà bì

    解释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后以"三年化碧"谓忠心不泯。

    三礼

    拼音:sān lǐ

    解释
    1.古祭天﹑地﹑宗庙之礼。 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 3.指丧礼﹑葬礼﹑祭礼。
    -----------------
    国语辞典
    三礼sān lǐㄙㄢ ㄌㄧˇ
    1. 汉以后通称《周礼》、《仪礼》、《礼记》为「三礼」。

    2. 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之礼。《书经.舜典》:「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汉.孔安国.传:「三礼,天地人之礼。」《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

    三冗

    拼音:sān rǒng

    解释
    宋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

    三失

    拼音:sān shī

    解释
    1.谓过失多。 2.古以远游丧亲﹑臣节不遂﹑厚交离绝为三失。

    三蛇羹

    拼音:sān shé gēng

    解释
    广东名菜。以三种毒蛇肉制成的羹。

    三红秀才

    拼音:sān hóng xiù cái

    解释
    宋应子和工诗,有名句"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称为"三红秀才"。

    三贵

    拼音:sān guì

    解释
    北齐韩凤﹑高阿那肱﹑穆提婆三幸臣并据要津,号称三贵。

    三角恒等式

    拼音:sān jiǎo héng děng shì

    解释
    含有三角函数的恒等式。如sin2α+cos2α=1,tgα=sinαcosαα≠nπ+π2,n是整数。[hj][hj]

    三不欺

    拼音:sān bù qī

    解释
    谓为政以德,则下不忍欺;为政以察,则下不能欺;为政以刑,则下不敢欺。

    三卿

    拼音:sān qīng

    解释
    1.指古代的司徒﹑司马﹑司空。汉改司马为太尉。 2.指上﹑中﹑下卿。 3.指春秋晋之韩﹑魏﹑赵三大卿族。
    -----------------
    国语辞典
    三卿sān qīngㄙㄢ ㄑㄧㄥ
    1. 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唐.孔颖达.正义:「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拼音:sān shí liù zhe,zǒu wéi shàng zhe

    解释
  • 同“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三七开

    拼音:sān qī kāi

    解释

    三七开 sān-qīkāi

    (1) [a seventy-thirty ratio]∶三成七成的比例

    (2) [70 per cent achievements and 30 per cent mistakes]∶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拼音:sān rén wù dà shì,liù ěr bù tōng móu

    解释
    喻人多不易保密。

    三灾六难

    拼音:sān zāi liù nán

    解释

    • 见“三灾八难 ”。

    三语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解释
  •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
  • -----------------
    国语辞典
    三语掾sān yǔ yuànㄙㄢ ㄩˇ ㄩㄢˋ
    1.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晋太尉王衍问阮修儒家与道家的异同,阮答以「将无同」三字,语意模棱两可,但却得到太尉的赏识,被聘为幕僚,世人遂称其为「三语掾」。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多用为幕府官员的赞美词。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三旬九食

    拼音:sān xún jiǔ shí

    三雍

    拼音:sān yōng

    解释
    1.亦称"三雍宫"。 2.汉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