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óu xì sān mèi
佛教称修行者达到自在无罣碍,且心念纯净无染的境界。《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后扣大寂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
形容一个人,放浪形骸,游戏人间的生活态度。《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只因他一生所遭不偶,拂乱流离,一团苦志酸心,便酿成了这等一个遯迹空山,游戏三昧的样子。」
拼音:yǔ tiān sān mèi
拼音:yù bǎn shí sān xíng
拼音:yáng chuān sān yè
拼音:yīng tiān sān jué
拼音:yuè fǎ sān zhāng
◎ 约法三章 yuēfǎ-sānzhāng
[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 a new government] 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
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三国演义》
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拼音:yǒng guàn sān jūn
英勇出众为三军之首。形容非常勇猛。《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晔传》:「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田豊、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也作「气冠三军」。
拼音: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谚语)一天不见面,就好像隔了三年一样。比喻思念殷切。参见「一日三秋」条。如:「各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的好想念你们!」
拼音:yī yǐn sān bǎi bēi
拼音:yī rì sān xǐng
拼音:yì nián sān jié
拼音:yī yú sān fǎn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
拼音:yī rì bù shí xiū,sān rì bù rěn è
拼音:yī suì sān qiān
比喻升迁迅速。《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上又数游㧑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也作「一岁九迁」。
拼音:yī rì sān,sān rì jiǔ
拼音: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拼音: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比喻曾遭受挫折,后遇类似事件就变得胆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也作「一度被蛇咬,怕见断井索」。
拼音:yī rì sān fù
拼音:yī ér èr,èr ér sān
由一点推想到其他的事,一件一件的推演下去。《红楼梦.第二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
拼音:yī jǔ sān fǎn
拼音:yī xiàn sān shòu
解释
拼音:yī xī sān qiān
拼音:yī máo sān jǐ
拼音:yī xiàn sān chóu
解释
拼音:yī rì sān fù
拼音:zhōu sān jìng yī
拼音:tiáo sān huò sì
拼音: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口舌、挑拨是非。《红楼梦.第六八回》:「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成日家调三窝四,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也作「调三斡四」、「挑三豁四」、「挑三窝四」。
拼音:tiáo sān wò sì
搬弄口舌,挑拨是非。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也作「调三窝四」、「挑三豁四」、「挑三窝四」。
拼音:zhāng sān yǐng
北宋词人张先的别名。参见「张先」条。
拼音:zhāng sān
拼音:zhāng sān lǐ sì
假设的姓名,如同说某某人。《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漳州保福从展禅师》:「有人从佛殿后过,见是张三李四,从佛殿前过,为什么不见。」也作「李四张三」。
拼音:zhāng sān zhōng
拼音:zhèng qián sān jué
拼音:zhèng guó sān liáng
拼音:zhí yán sān duàn lùn
拼音:zhí jiǎo sān jiǎo xíng
◎ 直角三角形 zhíjiǎo sānjiǎoxíng
[right triangle]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拼音:zhì zài zhì sān
语本《书经.多方》:「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指一而再,再而三。《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数月以来,奉中旨处分未当者封还,执奏至再至三。」
拼音:zuò wǔ háng sān
拼音:zǔ zōng sān dài
解释
国语辞典
泛称历代先祖。如:「你如今作恶多端,真是辱及祖宗三代!」、「如今一考就上,真是祖宗三代都在保祐啊!」
拼音:zì jīng sān xiě,wū yān chéng mǎ
拼音:dǎ shí sān
宋代杖刑中最轻者,只打十三下。后泛指打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五出》:「(末)推得没巴臂。(生)门子打十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二出》:「背起打十三,那厮不中用,只教他管文书。」
拼音:dé qí sān mèi
三昧,妙处、诀窍。得其三昧形容对某事或某物不仅洞察其精义,而且造诣深湛。《镜花缘.第一七回》:「大贤天资颖悟,自能得其三昧。」
拼音:dé yì zhì dì sān dì guó
拼音:diū sān là sì
◎ 丢三落四 diūsān-làsì
[forgetful] 形容马虎或健忘,不是丢这样,就是丢那样
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形容人因为马虎或健忘,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红楼梦.第六七回》:「俗话说的:『笨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也作「丢三忘四」。
拼音:diu sān lā sì
拼音:diu sān wàng sì
形容人因马虎或健忘,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大不像先了。」也作「丢三落四」。
拼音:diào sān cùn shé
鼓动舌头,进行游说。《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拼音:děng yāo sān jiǎo xíng
◎ 等腰三角形 děngyāo sānjiǎoxíng
[isosceles triangle] 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也称为「二等边三角形」。
英语 isosceles triangle
法语 triangle isocè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