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g gǔ qǔ
拼音:gāng yín fǎ
拼音:gāng sī jù
◎ 钢丝锯 gāngsījù
[scroll saw]用于切割小半径曲线的锯,与圆锯相似,但刃条以钢丝制成,锯齿较细
一种形状像弓的锯,以有细齿的钢丝作为锯条。常用来锯出镂空的图案。
拼音:gēng lòu zǐ
拼音:gēng pú shù
拼音:gēng zuò dào
解释
国语辞典
即使、纵使、就算说是。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更做道向人处无过背说,是和非须辩别。」元.马致远〈夜行船.一岁光阴一梦蝶套.落梅风〉曲:「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也作「便做到」。
拼音:gēng gēn chē
拼音:jǐng bó zi
拼音:guāi xìng ér
别扭的意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红娘看时,有些乖性儿,只怕有情人不遂心也似此。」
拼音:guǎi zǐ zhèn
拼音:guō dǐ fàn
拼音:guò shān lóng
虹吸管的别名。参见「虹吸管」条。
茜草的别名。参见「茜草」条。
拔开酒瓶口软木塞的螺旋形工具。《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广东梳佣又拿上酒来,一个年轻侍者拿了过山龙进来开酒。」
拼音:guò yún yǔ
随云而至的阵雨,云过即停。唐.元稹〈闲〉诗二首之一:「江喧过云雨,船泊打头风。」
拼音:guò lái rén
◎ 过来人 guòláirén
[a person who has had the experience] 对某事曾经亲身经历过或体验过的人
其余学政所关,有不得不陈明办理之处,过来人定能深悉其原委也。——清· 尹会一《与王湖邨书》
尽管在座的都是过来人,但对婚姻的感受和理解却不尽相同。
对某事曾亲身经历,而有所体验的人。如:「我是个过来人,可以提供点意见。」
拼音:guò táng fēng
◎ 过堂风 guòtángfēng
[draught;wind gust coming through a narrow passageway] 通过穿堂、过道或相对的门窗的风,也叫穿堂风
从屋子或过道的一头进来又从另一头出去的风。风势通常较为强劲。《红楼梦.第一二回》:「这屋内又是过堂风,空落落的;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拼音:guò jié ér
◎ 过节儿 guòjiér
(1) 〈方〉
(2) [etiquette]∶待人接物时所重视的礼节或手续
他这个人挺重视过节儿
(3) [grudge]∶旧怨
咱俩人的过节儿,从此一笔勾消
礼节。《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无奈她此时是凝心静气,聚精会神,生怕错了过节儿。」
节日过了以后。如:「这笔帐只好过节儿再还了。」
嫌隙仇恨。如:「我是为解决你们之间的过节儿而来的。」
拼音:guò xì jū
拼音:guò dào fēng
拼音:guò shān tiào
拼音:guò rì zi
◎ 过日子 guòrìzi
[live] 生活;过活
你们小两口今后可得好好过日子
度日、过日。《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咱们地方上有了这个人,大家休想安稳过日子。」
拼音:guò tóu huà
拼音:guǒ jiǎo bù
旧时女子缠足用的布条,或男子穿布袜裹脚的布条。也称为「裹脚」。
拼音:guǒ méi huā
拼音:guǒ zhǎ tiē
拼音:guǒ tóu rén
拼音:gāo yáng tái
拼音:gāo lí zhǐ
一种坚韧粗厚的绵纸。色白如绫,坚韧如帛。如:「他家的窗户是以高丽纸糊成的,十分好看。」
拼音:gāo cái shēng
才智优异超众的学生。如:「这所大学培养了许多高材生。」也作「高才生」。反低能儿
英语 student of great ability
德语 vorbildlicher, bester Schüler, Student
法语 élève de grande capacité
拼音:gāo tiǎo ér
◎ 高挑儿 gāotiǎor
[thin and tall] 身材高体形瘦的人(他是个高挑儿)
拼音:gāo xuè yā
◎ 高血压 gāoxuèyā
[high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 动脉血压的异常升高
病名。血压偏高症。血压随著年龄而增加,但如在六十岁前,收缩压及舒张压经常超过160/95Hg,即可诊断为此症。血压开始升高时,波动性大,时高时低。在身心不舒畅时会升高,偶有疲乏、不宁、头昏、头痛、失眠及心悸的症状,也可能无任何症状。此症可加速血管硬化,及带来硬化后的许多并发症,如脑血管硬化、心冠状血管硬化、肾血管硬化、心脏肥大与衰竭等。
拼音:hóng yáng jié
拼音:hóng lóu mèng
◎ 红楼梦 Hónglóumè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中国清代初期(约 1790 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著作。其前 80 回是以作者曹雪芹(约 1715—1763)本人名义在他生前开始流传,他死后将近 30 年又出现了包括后 40 回的全书。关于后 40 回的真实作者,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说是曹雪芹的好友高鹗,有的说是曹雪芹本人,而其遗稿被高鹗发现,略加修改而成。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及其表妹林黛玉的爱情为主题,描述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以及中国上层家族成员及其众多奴仆和丫环的日常生活——豪华、淫逸、礼节、明争暗斗的细节,文字极其生动、优美
书名。清代著名的章回小说,一二○回。据近人考证,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撰,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内容描写一个巨族贾氏的兴废,而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及其他戚属侍婢的悲欢生死为纬,寓沉哀于秾丽,为近代小说的杰作。也称为「风月宝鉴」、「金玉缘」、「情僧录」、「石头记」。
拼音:hóng yīng mào
拼音:hóng mò hé
拼音:hóng wán àn
拼音:hóng sī shí
拼音:hóng niáng zǐ
拼音:hóng dēng zhào
拼音:hóng hēi mào
元、明时衙役所戴的帽子,分红黑二色,故称衙役为「红黑帽」。《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
拼音:hóng shāo ròu
◎ 红烧肉 hóngshāoròu
[pork braised in brown sauce] 利用红烧的办法烹调的猪肉
拼音:hóng yǐ zi
旧时考试榜上有名,但居末位的人。因其正当朱笔钩处,故称为「红椅子」。
拼音:hóng dǐng zǐ
清朝官服凡文武一品官的朝冠顶子都是顶红宝石,俗称「红顶子」。
拼音:hóng wèi bīng
◎ 红卫兵 hóngwèibīng
(1) [the Red Guards]∶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生的大、中学校学生群众性组织。一度参加社会上的活动
八月十八日以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其“造反行动”从学校里扩展到社会上
(2) [Red Guard]∶指参加红卫兵组织的人
大陆文化大革命时的造反组织。由西元一九二○年代苏联的少年赤卫队、三○年代苏联的无神战斗团及四○年代的苏联军中红卫兵英雄演变而来。一九六六年,毛泽东利用青少年组织红卫兵,向刘少奇和邓小平等控制的学校党委夺权。目标是清除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及一切反毛势力。
拼音:hóng sī dīng
拼音:hóng tóng zī
拼音:hóng qiāng huì
中国北部农民的自卫组织。多信奉白莲教,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因会众都用红布系在长枪之端,故称为「红枪会」。
拼音:hóng yào shuǐ
◎ 红药水 hóngyàoshuǐ
[mercurochrome] 汞溴红溶液的通称
一种红色消毒药水。参见「汞溴红」条。
拼音:gōng nǔ shǒu
◎ 弓弩手 gōngnǔshǒu
[crossbowman] 以弩弓为武器的人(如兵士或猎人)
拼音:gōng shāng lián
◎ 工商联 gōngshānglián
[Association of the industrialists and Businessmen]工商业联合会
拼音:gōng qiǎo 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