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
拼音:gōng zuò liàng
解释◎ 工作量 gōngzuòliàng
(1) [work load;amount of work]
(2) 期待于雇员或分配给雇员的多少工作或工作时间
(3) 一个部门或其他集团的工人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全部工作
每周工作量
(4) [load]∶实际工作任务或可达工作任务
工人们愿意接受按计时定额方法所规定的工作量
工字梁
拼音:gōng zì liáng
解释◎ 工字梁 gōngzìliáng
[I beam] 工字形断面的轧制铁梁、钢梁或铸钢梁;亦指工字形断面的组合梁,尤其是用于钢铁结构(如钢架建筑物)中的梁
工作证
拼音:gōng zuò zhèng
解释 表示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
-----------------
国语辞典工作证
共变法
拼音:gòng biàn fǎ
解释 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在被研究的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如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其他情况都相同,只有肥料的数量增加了。由此认为多施肥是水稻增产的原因。共变法得出的结果有或然性,有时除了所发现的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之外,还有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未被发现,而后者才是被研究的现象的真正的原因。
共享税
拼音:gòng xiǎng shuì
解释 在分税制下,为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而按一定分成比例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其收入的税种。参见“分税制”(172页)。
共和国
拼音:gòng hé guó
解释 实施共和政体的国家。
-----------------
国语辞典共和国
没有君主为国家元首的任何政体的国家,其元首称总统、主席或其他类似的称号。反君主国
共点力
拼音:gòng diǎn lì
解释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几个力。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常把作平动的物体看成质点,这时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就可看成共点力。
官山海
拼音:guān shān hǎi
官样黄
拼音:guān yàng huáng
官渡柳
拼音:guān dù liǔ
解释东汉末年,曹丕在官渡植柳,以为官渡之战的纪念。后多用为感怀的典故。
官炉钱
拼音:guān lú qián
关山月
拼音:guān shān yuè
解释 1.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
国语辞典关山月
乐曲名。汉代乐府横吹曲的调名,因离别伤感而作的歌曲。如唐李白关山月诗。
关联词
拼音:guān lián cí
解释 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因为…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等。
关金券
拼音:guān jīn quàn
解释国民党中央银行于1931年5月发行的缴纳关税用的证券。全称为"海关金单位兑换券"。1942年4月,以一关金券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率投入流通,作为纸币的一种,与法币并行流通。亦简称"关金"。
-----------------
国语辞典关金券
我国旧时发行的钞券。抗战前后,政府为方便缴税而发行,当时系以海关金单位为基准,故称为「关金券」。抗战胜利后流通到市面上。简称为「关金」。
关系网
拼音:guān xì wǎng
解释◎ 关系网 guānxìwǎng
[retative network] 指由形形色色相互之间提供好处的人或单位组成的关系网络
利欲熏心的李秀兰凭借自己有“关系网”护身,又有法官的“桂冠”,便趁机敲诈勒索
关天培
拼音:guān tiān péi
解释 (1781-1841)清末爱国将领。江苏山阳人。1839年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积极备战。1841年英军进攻虎门,他坚守靖远炮台奋力抗敌,壮烈牺牲。
关棙子
拼音:guān lì zǐ
关夫子
拼音:guān fū zǐ
解释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
国语辞典 关节痛
拼音:guān jié tòng
解释◎ 关节痛 guānjiétòng
[arthralgia] 一个或多个关节的疼痛,尤指伴发于全身性感染(如猩红热)者
-----------------
国语辞典关节痛
关老爷
拼音:guān lǎo yé
观察使
拼音:guān chá shǐ
解释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
国语辞典观察使
职官名。唐代设置,为各道的最高长官,负责察访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唐中叶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后改为采访处置使,又改为观察处置使。宋代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观自在
拼音:guān zì zài
解释观世音的别名。
-----------------
国语辞典 观世音
拼音:guān shì yīn
解释◎ 观世音 Guānshìyīn
[Avalokitesvara; Guanyin] 佛教的菩萨之一,佛教徒认为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也叫“观自在”、“观音大士”。简称“观音”
-----------------
国语辞典观世音
西方三圣之一。观察苦恼众生的音声,而循声解救,故称为「观世音」。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观音菊
拼音:guān yīn jú
解释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宋史铸《百菊集谱》有《观音菊诗》。
观察家
拼音:guān chá jiā
解释 政治评论家。通常用做报刊上重要政治评论文章作者的署名。
-----------------
国语辞典观察家
观音手
拼音:guān yīn shǒu
解释一种小贝壳。旧时浙江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观风使
拼音:guān fēng shǐ
解释 1.官名。唐初遣官巡视天下,观风察俗,谓之"观风使"。亦称"巡察使"﹑"采访使"﹑"观风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清雍正中仿唐制遣官巡省,谓之"观风整俗使"。 2.指清代的学政使。
馆阁气
拼音:guǎn gé qì
解释 1.谓文章风格庄重典雅。
-----------------
国语辞典馆阁气
文章的形式华丽典雅。多指馆阁中人的诗文风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
管城侯
拼音:guǎn chéng hòu
管乐器
拼音:guǎn yuè qì
解释指由于管中空气振动而发音的一类乐器。如笛、箫、笙等。-----------------
国语辞典管乐器
靠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其产生振动的方法有的是利用吹口,如长笛;有的是用簧片,如低音管;而铜管乐器则是靠嘴唇的振动来引起发声。而依其构成的材料,又可分为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两类。
管城君
拼音:guǎn chéng jūn
管公堂
拼音:guǎn gōng táng
解释在旧中国﹐管理祠堂﹑寺庙﹑义仓﹑学田﹑会﹑社等土地财产的行为称管公堂。地主﹑富农常借管公堂集中大量土地﹑财产﹐进行封建剥削。
斡耳朵
拼音:wò ěr duǒ
鹳骨腮
拼音:guàn gǔ sāi
发喉急
拼音:fā hóu jí
解释发怒﹐说话气粗。
-----------------
国语辞典发喉急
发脾气。《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看见老婆发喉急,便道:『奶奶有话好好商量,怎就著恼?』」
发光漆
拼音:fā guāng qī
解释 能发出荧光、磷光或反光的漆。分为反光、磷光、荧光漆三种。反光漆由玻璃细珠配在清漆中,涂刷在铝粉底漆上而成;磷光漆由磷光颜料加漆料制成;荧光漆由荧光颜料加漆料制成。常用于道路标志、安全信号、广告牌、路牌及夜光钟表等。
发生辰
拼音:fā shēng chén
发日敕
拼音:fā rì chì
解释 1.唐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
发电赤
拼音:fā diàn chì
发言人
拼音:fā yán rén
解释 代表某一政权机关或组织发表意见的人:外交部~。
-----------------
国语辞典发言人
代表某机关或团体对外发表新闻或言论的人。如:「不论做什么部门的发言人,一定得口齿清晰。」
法物库
拼音:fǎ wù kù
丰大特
拼音:fēng dà tè
凤麟胶
拼音:fèng lín jiāo
解释传说中的一种粘合剂。以凤喙及麟角合煎而成,能续弓弩已断之弦,连刀剑断折之金。
凤尾笺
拼音:fèng wěi jiān
解释 1.亦作"凤尾笺"。 2.织有细纹的丝织物。用于书写。
凤楼手
拼音:fèng lóu shǒu
解释曾慥《类说》卷五三引《谈苑》:"韩浦﹑韩洎咸有词学。洎尝轻浦,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风雨;予之为文,是造五凤楼手。'"后因用"凤楼手"指文章高手。
方面官
拼音:fāng miàn guān
解释古指执掌一方军政职权之官。明清时指地方政府长官﹐如巡抚﹑都御史等。
-----------------
国语辞典方面官
旧时道台知府皆称为「方面官」。也称为「方面大员」。
方空縠
拼音:fāng kōng hú
分歼战
拼音:fēn jiān zhàn
解释把敌军分割成零散的小股部队,分别歼灭之,叫分歼战。
分茅岭
拼音:fēn máo lǐng
解释即十万大山。在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汉马援立铜柱处,或谓唐马总所立。参阅《广东通志.山川》。
分列式
拼音:fēn liè shì
解释 军队等按照不同的兵种或编制排列成一定的队形,依次走正步、行注目礼通过检阅台,这种队形叫分列式。
-----------------
国语辞典分列式
军队校阅中,在上级长官面前、举行礼仪上之行进,以表现其训练技术与装备状况。受校部队或车辆,按次序以规定之队形,取一致之步伐与整齐之队形,通过阅兵台前,并向阅兵官致敬。如:「这时,三军将士成分列式,以整齐有力的步伐在阅兵台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