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词语

本页面整理三字词语,含三个字词语以及带拼音和解释,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参考书

拼音:cān kǎo shū

解释

参考书 cānkǎoshū

[reference book] 主要用于查询而不用于连续阅读的书籍(如字典、百科全书、地图册)

-----------------
国语辞典
参考书cān kǎo shūㄘㄢ ㄎㄠˇ ㄕㄨ
  1. 作为参考或援引资料的书籍。如字典、百科全书、年鉴、书目、索引等。

参差竹

拼音:cēn cī zhú

解释
洞箫。

参政党

拼音:cān zhèng dǎng

解释
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参照系

拼音:cān zhào xì

解释
又称“参照物”。为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标准的另一物体。参照系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从不同的参照系来看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系时,乘客是运动的;以列车为参照系时,乘客是静止的。

参战案

拼音:cān zhàn àn

解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嗾使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参加对德战争。段企图借参战向日本借款购械,扩充皖系实力,遭到总统黎元洪等反对。1917年4月,段指使组成“督军团”、“公民团”,胁迫黎元洪及国会通过参战案,引起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8月段拥立冯国璋为大总统,自任国务总理,对德宣战。

岑春煊

拼音:cén chūn xuān

解释
(1861-1933)广西西林人。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

倡议书

拼音:chàng yì shū

解释

倡议书 chàngyìshū

[written proposal]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菖蒲酒

拼音:chāng pú jiǔ

解释
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俗端午节饮之,谓可去疾疫。
-----------------
国语辞典
菖蒲酒chāng pú jiǔㄔㄤ ㄆㄨˊ ㄐㄧㄡˇ
  1. 用菖蒲叶浸酿而成的酒。古时多于端午节将菖蒲浸入酒中,相传喝了可以避邪及免疫。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词:「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菖蒲节

拼音:chāng pú jié

解释
指端午节。

常满杯

拼音:cháng mǎn bēi

解释
古杯名。

常山蛇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解释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首尾互相救应的蛇。后因以喻首尾相顾的阵势。
-----------------
国语辞典
常山蛇cháng shān shéㄔㄤˊ ㄕㄢ ㄕㄜˊ
  1. 神话传说中会稽常山一种首尾互相救应的蛇。这种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腰则首尾并至,名为率然。《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学家取效其反应迅捷,而演成阵势。唐.薛逢〈上前易定卢尚书启〉:「遂使常山蛇阵,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剑歌,遽变鹿鸣之奏。」

常平仓

拼音:cháng píng cāng

解释
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常十万

拼音:cháng shí wàn

解释
明名将常遇春的绰号。

常无有

拼音:cháng wú yǒu

解释
谓虚无。

常平盐

拼音:cháng píng yán

解释
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

常满灯

拼音:cháng mǎn dēng

解释
古灯笼名。

常惺惺

拼音:cháng xīng xīng

解释
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

常满仓

拼音:cháng mǎn cāng

解释
王莽所建仓名。

常明灯

拼音:cháng míng dēng

解释
即长明灯。以供在佛前昼夜不灭,故名。

常规化

拼音:cháng guī huà

解释

常规化 chángguīhuà

[routinize] 使按照普通规定或常规标准要求进行

常坚冰

拼音:cháng jiān bīng

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冰,虽盛暑,终不消。

常山阵

拼音:cháng shān zhèn

解释
首尾呼应的阵法。阵势如常山之蛇,故名。

常住奴

拼音:cháng zhù nú

解释
旧时寺院中的奴仆。

常不肯

拼音:cháng bù kěn

解释
禾苗害虫蠈的别名。

常平钱

拼音:cháng píng qián

解释
旧时官方预储供借贷的银钱。

常林欢

拼音:cháng lín huān

解释
乐府西曲歌名。

常生子

拼音:cháng shēng zǐ

解释
仙人名。

常起居

拼音:cháng qǐ jū

解释
宋时的一种朝见礼制。指重臣每日内殿的朝会。

常则是

拼音:cháng zé shì

解释
经常是,总是。

常好是

拼音:cháng hǎo shì

解释
犹言真个是。

倘或间

拼音:tǎng huò jiān

解释
  • 假如;如果。
  • 肠穿孔

    拼音:cháng chuān kǒng

    解释

    肠穿孔 chángchuānkǒng

    [intestinal perforation] 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共同并发症,肠壁组织坏死、薄弱、破溃,肠内容外溢,可有剧烈腹痛、板状腹、腹膜炎、休克等表现

    -----------------
    国语辞典
    肠穿孔cháng chuān kǒngㄔㄤˊ ㄔㄨㄢ ㄎㄨㄥˇ
    1. 病名。肠壁穿破成孔,粪便等排泄物流入腹腔,导致感染。症状包括呕吐、剧烈的腹痛、脉搏微弱等。

    肠套叠

    拼音:cháng tào dié

    解释
    指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造成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婴幼儿(原发性),也可发生于成人(继发性)。因饮食失调、腹泻等使肠蠕动紊乱,肠管环状肌持续痉挛等引起。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可排出暗红色黏冻状血便。有时腹部可摸到腊肠形肿块。若空气灌肠复位无效,须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
    国语辞典
    肠套叠cháng tào diéㄔㄤˊ ㄊㄠˋ ㄉㄧㄝˊ
    1. 机械性肠阻塞的病因之一。指一段肠管或赘生物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中,引起肠子的堵塞。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发生在三岁以下的儿童,后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症状为突发性腹痛及呕吐、出现带血粘便等。可以硫酸钡灌肠或开刀治疗。

    畅春园

    拼音:chàng chūn yuán

    解释
    园名。清康熙时,就明代李伟清华园旧址改建,为圣祖﹑高宗治事游憩之所。故址在北京市西直门外海淀。

    畅好道

    拼音:chàng hǎo dào

    解释
  • 正是。
  • 畅好是

    拼音:chàng hǎo shì

    解释
  • 真是;正是。
  • 唱双簧

    拼音:chàng shuāng huáng

    解释

    唱双簧 chàng shuānghuáng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kind of duet] 双簧,曲艺的一种。由一人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紧密配合。现在常把两人一唱一和比喻为唱双簧,有讽刺意

    大先生,别唱双簧了,你自已说吧!——古立高《隆冬》

    -----------------
    国语辞典
    唱双簧chàng shuāng huángㄔㄤˋ ㄕㄨㄤ ㄏㄨㄤˊ
    1. 比喻一搭一唱,彼此配合。如:「他俩唱双簧、扮黑白脸,想要说服张先生出马竞选。」

    唱令家

    拼音:chàng lìng jiā

    解释
    以卖唱为谋生手段的伶人。

    唱经文

    拼音:chàng jīng wén

    解释
    变文的唱词部分。

    唱工戏

    拼音:chàng gōng xì

    解释
    戏曲术语。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侧重于唱功的戏叫"唱功戏"。也写作"唱工戏"。

    唱春调

    拼音:chàng chūn diào

    解释
    民间曲调。也叫孟姜女调﹑四季调。常为十二叠,每月一叠,也可按四季分为四叠。每叠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均押平韵。清代流行至今。今被有些戏曲剧种﹑曲艺曲种收为曲牌。

    唱好是

    拼音:chàng hǎo shì

    解释
    真是;正是。

    唱龙眼

    拼音:chàng lóng yǎn

    解释
    旧时福建风俗。东家雇人摘龙眼,恐其多吃,令歌唱不止,谓之"唱龙眼"。

    唱诗班

    拼音:chàng shī bān

    解释
    基督教在教堂内举行崇拜礼仪时唱圣歌的合唱队。
    -----------------
    国语辞典
    唱诗班chàng shī bānㄔㄤˋ ㄕ ㄅㄢ
    1. 教堂里演唱诗歌的团体。由圣职人员及一般信徒组成。

    痴肉脔

    拼音:chī ròu luán

    解释
    1.犹言行尸走肉。比喻徒具形骸﹑糊涂度日的人。

    痴肉团

    拼音:chī ròu tuán

    解释
    比喻动物。

    痴瞪瞪

    拼音:chī dèng dèng

    解释
    1.亦作"痴瞪瞪"。 2.形容神情呆滞。

    痴乌龟

    拼音:chī wū guī

    解释
  • 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痴抹糊

    拼音:chī mǒ hú

    解释
    1.亦作"痴抹糊"。 2.眼屎。

    痴男子

    拼音:chī nán zǐ

    解释
    1.痴汉;笨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