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周六)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将于CCTV-1播出第十期。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将分别带领“山水小分队”前往江西省抚州市包坊村和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从南至北,探寻一颗蜜橘、一只驯鹿背后的乡村发展密码。
纵览“掩映橘林千点火”丰收景,凤凰传奇挑战橘皮踢毽子
一颗蜜橘如何吸引游客,带动乡村发展?答案就藏在包坊村的蜜橘湖景区内。包坊村所属的南丰县有“蜜橘之乡”的美誉,每到秋冬季,往来橘园的湖面上,百舸争流,一片繁忙,村子空气里都是甜甜的橘香。依托独有的南丰蜜橘资源优势,当地政府重点发展橘文化旅游产业,打造蜜橘湖景区,推动“橘园”向“游园、公园、乐园”转变,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蜜橘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产量易受低温霜冻影响。对于橘农而言,种植蜜橘是技术与耐心的双重考验,村民李群明是当地的种植能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悉心记录橘树状态,分析总结经验,撰写橘树管理笔记,与乡亲们分享心得。经过多年摸索,包坊村的蜜橘产量从全村4万斤,增长至一家10余万斤,南丰蜜橘产业成为抚州市第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李群明自豪地说:“蜜橘是我们的致富树!”
时值蜜橘的采摘季,主持人撒贝宁将携手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歌手凤凰传奇走进包坊村,跟随李群明学习如何采摘蜜橘。“作为储存的只能八成熟,如果全熟就运不出去,果皮和囊瓣就分层。”为了保证上市蜜橘的品质,李群明对果实采摘有苛刻的要求——分批采摘,只取果树外层色泽均匀的蜜橘;果皮上有伤痕的绝不能要;轻剪轻放,禁止用拽拉的方式采摘蜜橘,“这一拽,里面的果梗和经络粘住了,到时候它就烂掉了”。嘉宾们采摘的蜜橘能否顺利通过李群明的验收?又是什么让撒贝宁直呼“我有一半儿都白干了”?
近年来,走上农旅结合发展之路的包坊村,通过举办“橘王争霸赛”,丰富旅游业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期节目,“山水小分队”将作为大众评审参与“橘王争霸赛”,为心中美味的蜜橘投上宝贵一票。与村民组队参与“斗橘比赛”,挑战橘皮踢毽子、橘子叠罗汉后,杨雨感慨道:“他们其实是在享受丰收带来的甜蜜和喜悦,不仅仅是不断地劳动和创造,同时也要让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劳动和创造带来的美好!”
走进“中国冷极”,奥运冠军武大靖、高亭宇赴林海雪原找驯鹿
生活在最低温-58°C的“中国冷极”,是什么体验?内蒙古根河市年平均气温-5.3°C,气象记录最低温度为-58℃,素有“中国冷极”之称。这里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生活着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他们世代打猎为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本期节目,主持人王嘉宁将携手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宁,奥运冠军武大靖、高亭宇走进林海雪原,揭开鄂温克人山林生活的神秘面纱。
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被称为“森林之舟”,目前中国境内仅有1300余头驯鹿,主要由鄂温克人饲养。驯鹿以食原始森林中的一种苔藓为主,为了解决驯鹿的觅食问题,鄂温克人必须频繁迁徙,至今依旧如此。村民布冬霞一家居住在现代化的双层木屋里,她与丈夫常常需要往返森林,轮岗值班照顾自家的驯鹿。为了照料一只缺乏母乳的小驯鹿,布冬霞曾有三个月没有回家,搬家时,她领着小驯鹿徒步5公里,耗时3小时才到新家。回忆起与小驯鹿生活点滴,布冬霞的脸上写满了笑意与爱意,她说:“驯鹿就是自己的孩子!”在聆听布冬霞与小驯鹿的故事后,王嘉宁动容道:“布大姐在豪爽的性格之下,有一颗极其柔软的内心。从这个小故事也能看出,鄂温克族的驯鹿人他们和鹿之间亲情的关系,相互依靠,彼此爱护。”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不少鄂温克人投身旅游业,寻求转型,布冬霞便是其中之一。在政府的鼓励下,他们一家相继开设特色民宿、开办民俗家庭游、售卖驯鹿周边产品。眼下,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旅游招牌名声大噪,游客络绎不绝,步入村庄,驯鹿元素随处可见:鹿型套杆、驯鹿雪雕等,吸引游人驻足拍照。本周的山水之旅,嘉宾们将在布冬霞带领下,通过学习“叫声呼唤”“听声辨位”“寻找鹿角”等方法,在苍茫林海中找寻驯鹿、投喂豆饼。随后,“山水小分队”将参观、了解鄂温克人各个时期的游牧居所,从只能遮风挡雨的“撮罗子”到温暖宜居的帐篷,再到设施齐全的太阳能宿营车,感受当地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橘园芳香四溢,林海鹿鸣呦呦。12月17日(周六)20:00档,让我们随CCTV-1《山水间的家》,走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ent/mkshdpov.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