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封杀,内娱就真没能打的了

日期:2023-01-14发布:彩虹糖
位置:首页 > 娱乐影视

刚刚夸完《中国奇谭》,觉得国产动画又看到了希望,结果立马就有家长站出来持反对意见——

把一条#家长炮轰中国奇谭#送上了热搜。

图源:新浪微博

这位家长的长文写得意正言辞,首先亮出核心观点:“动画片应该是拍给儿童看的”。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他从教育意义和带来快乐两方面批判了《中国奇谭》。

“教育意义吧,有,讽刺社会,暗喻打工人的卑微。但是给小朋友看,是教育孩子从小就厌世吗?”

“画风嘛,我是认可的,但儿童看了是什么反应呢?我的孩子第一集就被乌鸦吓哭了,第二集开始一分钟又给吓哭了……”

最后家长总结到“现在的动画总在某一方面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好多了”。

感觉这位家长的情绪也是蛮矛盾的,一方面肯定了《中国奇谭》的讽刺寓意和国风画风,另一方面又心疼孩子被吓哭,认为给儿童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动画不配得到好评。

《中国奇谭》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的解决方案很简单:避开冲突。

如果你认为这部动画不适合孩子看,那你大可不给你的小孩看这部片。

可是往往家长的实际做法却是打差评、写举报信、要求有关部门下架……数数近几年,这样的新闻不要太多——

家长之忧

《中国奇谭》可以说是开年第一惊喜。

仅播出3集就吸引超10万人打分,豆瓣评分9.5,相关周边也迅速断销。

图源:豆瓣

截至目前更新单元,说它是难得一见的国产佳作,仍实至名归。

但如此优质的国漫,却引发了家长的担忧,招致了“对小孩影响不好”“吓哭了”等等批评。

又双叒叕是最常见的说辞,不讨论技艺工拙、故事良莠、审美优劣......

只揪住一个问题:

“适不适合给儿童看,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图源:新浪微博

这一套控诉很令人眼熟,也点燃了网友们的愤怒。

因为动画一旦被扣上了“对孩子影响不好”的帽子,便很可能会遭到巨大打击。

并非她姐夸大,实例可有太多了。

去年特摄片《迪迦奥特曼》遭到大规模的停播整改,疑似与“暴力打斗”场景相关,当时就有不少家长欢呼,“早该下架了”。

图源:新浪微博

如今《奥特曼》重生归来,“你相信光吗”口口相传。

但在网上随意一搜,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该片“宣扬暴力”,并且呼吁加强审核、鼓动家长们继续进行举报。

图源:新浪微博

而他们认为需要“清除”的,远不止这类战斗热血番。

2021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1026名家长中,超8成认为应当进一步把控动画尺度。

并根据家长的忧虑,在21部动画片中找到了1465处易被模仿的危险点。

图源:新浪微博

但真的有那么危险,值得举报、投诉、抵制吗?

被枚举出的例子,多少显得有些荒诞——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狼族的蒸羊、烤羊、煮羊的画面;

《熊出没》中光头强拿着斧头砍树的情节;

《芭比梦幻屋冒险旅程》中的高空滑翔尝试;

《小猪佩奇》里恐龙的喷火能力......

图源:网络

这些为了剧情服务,特定情景内的脑洞大开、夸张演绎,成了家长心中可能被孩子模仿的“隐患”。

当然,也不止身体上的危险,还关乎观念。

比如有家长抱怨,孩子模仿《小猪佩奇》的主角们踩泥坑、哼哼猪叫,变得“不干净”了。

图源:网络

有家长担忧,《熊出没》中熊大熊二偷东西吃的行为,会教坏儿童。

图源:网络

还有家长,看不惯就直接举报。

2020年,某电视台收到关于动画《菲梦少女》的举报,称其“价值导向有问题”。

图源:网络

扣了这么大的帽子,结果一看详情——

只是主角们“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在舞台上表演换装”。

图源:网络

就是这么离谱的理由,也曾让这部讲述女孩励志追梦的动画,被短暂停播。

这还算“有理有据”的。

要是只说观感,就更难以琢磨了——

有人认为《精灵梦叶罗丽》中蒙面人的普通登场,显得惊悚。

图源:网络

《小马宝莉》中的“关灯”画面太过阴暗,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图源:网络

就像批评《中国奇谭》的那位家长一样,他们总会担忧——

“暗黑风,吓到孩子怎么办?”

“猎奇向,不会形成童年阴影吗?”

《中国奇谭》中陷入争议的角色

可是纵观下来,这些控诉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更重要的是——

若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可能没有哪一部作品能逃脱得掉“审判”。

经典还是阴影?

炮轰《中国奇谭》的家长称孩子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童年阴影。

同时又感叹地说:“真的庆幸我的的童年有那么多优秀健康的动画片。”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大人对动画的挑剔,几乎都能在他童年情怀中找到对应——

《舒克和贝塔》中小老鼠开飞机、开坦克,是“危险行为”;

《美少女战士》里人物有着绚丽的发色,“价值导向不好”;

《海尔兄弟》里主角裸露上身,“教坏孩子”。

图源:网络

还有暴力的孙悟空、自刎的哪吒、持枪的黑猫警长......

图源:网络

随便一个片段,都在如今家长的“雷点上”蹦迪。

而要说童年阴影,也还是看经典动画长大的这一代人,有更多发言权。

以前的动画风格,更加诡谲多变、百花齐放、高能先锋。

比如1992年的动画《太阳之子》——

主角眉心一抹诡异的红,表情僵硬中带着灵动,甚至有些邪典风味。

图源:网络

更先锋的是,反派是有着克苏鲁即视感的章鱼,打斗中也是触手、血光都来。

图源:网络

而到了主角太阳之子变身那刻,这部动画的诡异感就到达了巅峰——

光效打在他的身上,仿佛外星异形准备侵略地球。

让人害怕极了。

图源:网络

如果童年没看过《太阳之子》逃过一劫。

那么还有——

角色画风另类,甚至五官错位的《魔方大厦》。

图源:网络

人物比例“失调”,改编自《镜花缘》的动画《哈哈镜花缘》。

图源:网络

东方美学伴随着“中式恐怖”的《天书奇谭》。

图源:网络

这类没有用幼齿画风去“保护孩子”的动画,数不胜数。

剧情上,也不乏挑战孩子认知的神作。

比如,只要看过《黑猫警长》,就必定终身难忘的第四集:

《吃丈夫的螳螂》。

螳螂先生和螳螂小姐的浪漫新婚之夜变成了凶案现场,等到黑猫警长赶到,螳螂先生只剩下了皮肤碎片。

图源:网络

最后经过黑猫警长一番调查,真相浮出水面——

原来是螳螂小姐,由于繁殖特性而吃掉了主动献身的螳螂先生。

既有科普又有悬疑,故事两极反转,令年少的我们意想不到、毛骨悚然。

图源:网络

当然,除了被吓,还有被虐出的“阴影”。

白猫班长的殉职,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骗走了无数眼泪。

图源:网络

动画《十二生肖》每消灭一个妖怪,就牺牲一个动物伙伴。

短短十三集,也让不少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相似的还有《东方神娃》,由女娲创造出的龙娃、凤娃拯救村民的故事。

但过程实在是艰难凄惨,长大后看见片名仍能回想起被“刀麻了”的恐惧。

图源:网络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奇怪的是,在无数“童年阴影”和“不良影响”中成长的我们,并没有被教坏。反而,大多健康地长大,还拥有了一段珍视的快乐时光。

那些“童年阴影”,或许是一体两面的。

喜欢看《奥特曼》打打杀杀。

但在意的或许不是暴力因子,也有惩恶扬善的正义观。

《雪孩子》让无数人落泪。

但记住的可能不是“死亡”的可怕,而是“存在”的可贵。

图源:网络

既会被《名侦探柯南》的门后一只眼,电梯藏尸吓得做噩梦,也学会了防备罪犯,逻辑推理。

看《葫芦娃》不懂得背后的讽刺意味,但也不影响童年的愉悦,和有了阅历后发自内心的感悟回味

图源:网络

......

而如今家长们试图抹杀的,正是那一份曾经令他们引以为傲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梦幻般的冒险。

它或许会是“童年阴影”,但更可能成为难忘的经典。

从孩子变成大人

不该是霸权的延续

这批小孩长成了大人,再回看当年,那些形形色色、怪力乱神的动画片被冠以了“童年阴影”的滤镜,其实调侃多于控诉——

“原来80、90生人都是被吓大的呀,当年的小心脏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冲击。”

可总有人确实当了真。

很难想象看着《天书奇谭》《魔方大厦》《十二生肖》《镜花缘》长大的人,开始以“童年阴影”为由批判、拒绝、甚至举报、下架动画片。

《天书奇谭》

这不就成了当年我们讨厌的父母,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吗?

我们这代东亚长大的小孩在代际问题上有着集体伤痛,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是当年最大的组,要花一生去抵抗父母的控制欲、毫无边界感、“都是为你好”、“棍棒底下出好人”……

当我们成为父母,终究还是逃不脱这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如此呢?

也许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父母辈代际问题、教育问题的反思没有触及到根本,当年我们曾有过选择“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大讨论,但核心冲突依然存续。

问题的底层其实是权力之争。

到底应该把小孩视作“毫无行为决定能力的不完整的人”还是“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待成长为成年人的个体”,如果是前者,那势必形成权力的倾轧。

我在想那些为了孩子抵制某部作品的人一定程度上是真诚的,但却分错了主次。

如果孩子模仿动画片拿刀自残,那么首先的问题不是抵制该动画,而是为什么几岁的小孩能轻易接触到刀具?

即便不看动画他依然很容易误伤自己。

为什么小孩已经有模仿、复刻的行动力了,却没有被教导“故事和现实不一样”?

以及哪些动作是伤害自己的行为不能做,还有伤害他人的行为更加不能。

其实对孩子不进行正确引导教育和对作品批判下架,是霸权的一体两面——

你不需要知道何以为人,因为有我替你大包大揽,我来决定你的人生。

只是这种策略真的行之有效吗?

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我记得《黑镜》有一集叫《大天使》,众所周知,这部系列作品擅长以科幻的外壳讲人性。

《大天使》里的中产夫妇为了保护孩子,在自己女儿的脑内植入打码系统。

《黑镜:大天使》

不仅童年阴影动画看不了,甚至直接一步到位,现实生活中一切涉嫌黄色暴力恐怖的场景一键屏蔽,这样女儿就有了绝对安全健康积极的童年!

然而现实的打脸不要太快——孩子看不到狂吠的恶犬、看不到病倒的外公、看不清血液的样子,甚至他人流露出悲伤、痛苦等负能量,也都化作一团马赛克。

水满则溢,越压抑,越渴望。

小女孩因为想知道血长什么样,她拿铅笔疯狂刺向自己。

《黑镜:大天使》

她早恋、怀孕、吸毒、打架,用越来越过激的行为去接近自己看不见的那部分真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是活生生的人啊,人的灵魂是不能被轻易控制和压抑的,这违反人性。

而且她生活在一个暴力、伤害、负面情绪真实存在的世界。

以“保护孩子”为由遮住眼睛、捂住耳朵、闭上嘴巴,罪恶不会消失,只会是掩耳盗铃。

昆汀导演

所以必须勇敢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引导孩子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善良何为伤害。

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教给他何为尊重何为平等。

如果枉顾这些基本的家庭教育,而把它推给社会责任,“小孩吃辣伤胃而全面禁止辣椒”,一步错,步步错,就算孩子顺利成长,也只会是毫无基本判断和行为能力的巨婴。

在中国,所有教育中最讳莫如深的便是儿童性教育了,即便是正常生理课也有家长觉得“孩子太小”,可是坏人不觉得啊。

可在很多国家,做儿童性教育相关的动画作品其实是儿童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

英国有个动画短片用“喝茶”来解释性同意。

英国性教育短片

法国有个短剧叫《屁破多和他的坑爹伙伴们》更是百无禁忌,风趣大胆。

《屁破多和他的坑爹伙伴们》

日本学校不让教,但民间跟上,日本几位女大学生将性教育做出漫画印在卫生纸上。

日本女大学生做的卫生纸

我们也曾出现过优秀的范本——《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可惜学校现在不用这个教材了。

北师大教材

看到了吗,正确的引导比一刀切的禁止更有效。

著名心理学家、儿童数学认知研究专家张梅玲说过我们社会儿童教育的误区,就是迅速建立家长权威而无视人格的尊严和平等。

“其实应该以理服人,倾听孩子的道理,把他当做可以平等对话的人对待,这样的相处才能促进他的社会化的进程。”

把儿童视作低一等的人看待时,对话是无法开始的;而唯有尊重他,看见他人格的尊严,这样的讨论和交流才让孩子更有信心、更有能量。

说回到讨论的起点——动画,动画真的只是拍给孩子看的吗?

正当“家长炮轰中国奇谭”的话题在国内互联网发酵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德尔托罗凭借定格动画《匹诺曹》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动画。

德尔托罗以喜欢怪兽、擅长暗黑动画闻名,譬如隐喻了西班牙内战的《潘神的迷宫》,还有拿到了奥斯卡的《水形物语》。

但影迷都知道剥开他的怪兽外衣,“陀螺”导演内心住了一个相信童话的纯真小孩。

他在这次金球奖的获奖感言里说:

动画不是专属孩子的类型,它是电影,它是一种媒介。

制作团队用想象力赋予这个美丽的童话以生命,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失去与归属的故事。

这不是一部专属孩子的电影,但孩子可以与你一同欣赏,你可以跟他们解释一下。

是的,动画的魅力之处恰恰在于它绝不仅仅拍给孩子,好的动画应该有深邃的内核,让人可以在不同年纪、人生不同阶段不断回望,获得复杂丰富的体验。

其实《中国奇谭》的总导演陈廖宇也有回应网上的争议——

这8个故事,各有不同,但它的内核都是和当今大家的内心可以产生共鸣,同时也可以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

一定程度上观众的反馈证明门槛的存在,但我觉得作为艺术工作者不能去绕过这个门槛,或者以最低的门槛去获取最多的人,虽然即时的收获是巨大的。

但你对你热爱的专业的贡献是什么?你有责任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你的好看、好玩、有趣的作品里头,把审美的门槛提高一点点,再提高一点点。

一定程度上观众的反馈证明门槛的存在,但我觉得作为艺术工作者不能去绕过这个门槛,或者以最低的门槛去获取最多的人,虽然即时的收获是巨大的。

但你对你热爱的专业的贡献是什么?你有责任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你的好看、好玩、有趣的作品里头,把审美的门槛提高一点点,再提高一点点。”

是的,曾经我们上美厂出品的动画如何丰富、深邃,正因为它并不仅仅拍给孩子看,而是有自己很高的审美坚持,这种审美不仅在画风上、还有叙事里。

《九色鹿》运用敦煌飞天的造型和色彩

而今低幼化、即食性的动画泛滥,既是迎合更多受众的结果,同样也是创作者智识上的懒惰。

观众和创作者的审美水位应是互相促进、相互培养着提高的,创作者用真诚的作品以飨观众,而非喂之垃圾食品随意糊弄,这样唤起更多元的讨论和思考,大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姜文聊创作者自觉

说起来,其实比起小时候看的人畜无害的动画片,我更怀念那些“童年阴影”。

正因它对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冲击,我才会一遍又一遍地回味。

动画天然具有其他媒介难以超越的想象力,曾经的那些冲击都让我再次惊叹人类想象力的伟大,可以去到脚步无法企及的远方、未来和天际。

即便有的不那么喜欢,也述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不只有我的存在,世界之广袤,有无数个不同于我的存在。

而如此多不同却百纳百川,恰恰是世界的美妙之处。

作者 - even、黄瓜酸啤

【相关文章】

睡眠不好有哪些原因 睡眠不好吃什么食物

王宝强电影有哪些作品 王宝强电影作品大全

王宝强导演电影票房破10亿了吗 已经突破啦

青藏铁路迈入动车时代 只需五小时即可到达

蔡徐坤回应亲密照:不是我纯属造谣

蔡徐坤方称已起诉侵权行为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s://www.qubaike.com/ent/r1wv4jsk.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